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之主:我爹是嘉靖 » 第十九章 改稻为桑(二)

第十九章 改稻为桑(二)

    赵贞吉辞了福王,便立刻马不停疾的赶到吴县县衙,开始同王文玄清点抄没吴县三位富商的所有财物。

    随着两大箱账册被人搬进大堂,王文玄望着这些厚厚的账册,不由吃了一惊。

    他想不到,不过几位商人,家财粗略算下,足足有二十万两白银之多。要知道普通人一年花哨也不过十几两银子,而这些地主富商动辄则有上万两的家产。

    “王大人,福王殿下让本官将抄没吴县三位富商的家财全部交给你,这改稻为桑也是由吴县开始试点,之后再推广到其他诸县实行。

    王大人,就请辛苦一下,一切都是为了朝局,为了皇上。”赵贞吉正色道,一副大义凛然的模样。

    “赵大人放心,下官自当竭尽全力。”王文玄一拍胸脯,保证道。

    他心中也没谱,现在两眼一抹黑,完全不知道接下来要干什么。

    关于具体实施方案,福王殿下已经向他阐释,但他却有些听不懂。

    尽管如此,王文玄知道自己此刻只能迎难而上。他在翰林院读过几年书,现在好不容易跟着殿下,自然想要讲差事办的完美一些。

    赵贞吉欣慰的笑了笑,拍了拍王文玄的肩膀,说了几句鼓励的话,便头也不回的出了县衙。

    此刻的他已经疲惫到了几点,这几天着实有些过于劳累,他都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以至于赵贞吉感觉自己连休息时间都没有,向这位福王殿下的门人交代完一些注意事项,他也总算能够好好休息一番。

    王文玄送走赵贞吉之后,便独自坐在县衙之内,开始拿起一旁的书册学习。

    “信用经济。这是什么意思?”

    王文玄看着福王殿下交给自己的书册,这几个字他都认识,但放在一起,却不知道对方到底讲了什么。

    这些内容,他反复看了几遍,但依旧想不明白。

    为什么官府要成立一家这样的钱庄,免费替百姓保管钱财之外,每年还要付给对方差息,他有些不能理解。

    大明各地的钱庄,替人保管银两,不但要收一笔不菲的火耗费,还不提供任何利息。

    王文玄想了想,若是按照福王殿下的设想,这个新成立的钱庄每替百姓保管一两银子便要付出十个铜板的利息。如此下去,即使有万贯家财也不够挥霍。

    “我还是再去找福王殿下商讨一番,兹事体大啊!”

    王文玄只感觉大脑一片空白,自己熟读二十几年的经史子集,现在完全派不上用场,这种无助,让他不由开始怀疑自己。

    王文玄知道现在不是逞能的时候,拿起一旁的账本和几本福王殿下交给自己的书册,便立刻出了县衙,直奔府衙驻地。

    吴县县城到处躺满了灾民,几座粥棚前排满了正等着领取赈灾粮的百姓。

    一口足够躺下四五个人的巨大铁锅,倒上粟米,混上一些从四处搜集来野菜树皮,加上水,熬成一锅乱炖。

    熬出来的食物简直难以下咽,吃到嘴里有一种涩苦,但对于灾民而言,这已经是不可多得的美食。

    每人每天的救济粮都有一定数量,官府只要保证这些灾民饿不死就行了。

    至于让他们吃饱这种事是万不敢想象的事情,数万灾民聚在一起,便是一场不小的混乱,一旦被人煽动,很容易演变成一种激变。

    随行的差役此刻如临大敌,正抚着腰间的长刀,在流民之中走来走去,冷漠的眼神盯得人有些发毛。

    这些天,县衙大牢已经抓满了人犯,全是一些企图哄抢赈灾粮的狂徒。

    吴县县城外,万亩良田经由雨水冲刷,已经形成一片大大小小的泽国,原本的地界碑石此刻东倒西歪,水渠之中堵满淤泥沙石。

    百姓想要复耕,便只能花费大力气去重新开辟沟渠。稻谷若是没有水源灌溉,那是无法存活活下去的。

    每一次灾害,都会让原本脆弱的小农经济的平衡被打乱。

    一家人集体出动,忙碌几个月才能将土地平整完毕,若是接通水源,需要花费的代价更大。

    因此很大一部分的百姓碰到灾荒年,便会选择售卖土地,来年直接转换成地主家的长工,依靠租借地主的田地生活。

    佃户的佃租很高,一亩稻田,至少要上交一半收获,再除过来年留种之外,一家人所能留作口粮的粮食少的可怜,但依旧是很多无地百姓的首选。

    苏州府府衙,朱载堃看着邓九光连同几位锦衣卫收集到的消息,不由大吃吃惊。

    就拿吴县来讲,本县百姓的自耕地此刻已经不足五成,其余全部已经被地主兼并走了。吴县的那些地主富商手中,最少的也有数千顷良田,多的不下万顷。

    土地兼并一直是古代社会绕不开的魔咒,王朝建立初期,一般政治清明,能够做到耕者有其田。

    但随着时间不断发展,人口增加,田地便缓缓集中到少数人的手中,以至于富人良田万顷,而贫者无立锥之地。

    “福王殿下,此时若是在苏州府实行改稻为桑怕是异常艰难。”邓九光忧心忡忡的喊道,这几天了苏州府不少州县,看着一片片土地被人贱卖,他已经麻木了。

    “为何?”

    朱载堃轻微一笑,脸上毫无半点担忧,对他而言,这并不是一件难事。

    “苏州府现有桑田四万六千顷,即使官府以半价购得生丝,每亩桑田的收益也是农田几倍之多,百姓为何不愿。”朱载堃看着邓九光汇集的数据,疑惑道。

    “每年丝绸行情不同,生丝价格也不尽相同。价高时,桑田产出已是数倍于农田,但丝绸价贱,每亩桑田产出与农田相差无几,但粮食的价格却远远高于平常。”

    邓九光询问了不少农人,从对方口中得知,很多农户对于改种桑田意愿并不是很高,养蚕种桑的风险太大,远不如农田保险。

    “种桑一年只需忙碌半载,剩余的时间便可自由支配,岂不美哉。”

    朱载堃神秘的笑了一声,解放劳动力,只有将百姓从田地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大明才会迎来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