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85,多了一个舅舅 » 第十八章 授权和洞洞裤

第十八章 授权和洞洞裤

    “不放了,我小外甥自从给我讲了放羊娃的故事,我就放弃放羊了。”

    “这个故事,能告诉我们吗?”

    “有一个放羊娃,别人来问他,你为什么放羊呀?

    放羊娃回答,“我为了娶老婆呀”

    人家又问他,“为什么要娶老婆?”

    放羊娃说“为了生娃”。

    人又问“为啥生娃呀?”

    放羊娃生气了,斩钉截铁,外带鄙视的看着这个老是问来问去的家伙,气冲冲的说,“为了放羊啊!,没有娃,我老了,羊谁去放。”

    “我放羊,不是为了娶老婆,也不是为了生娃,我为什么一直要放羊?”高吉利补充了一句。

    “你为什么放羊?”广播员被绕晕了,也无脑的接了这么一句。

    “我为了吃肉”

    “羊够吃吗?”

    “不够,为了吃肉,我要换个打法,努力读书,羊是不能去放了。”

    “读书以后呢?”

    “用知识养出更多的羊,以后再放。”整个车厢都乐了。

    “你放羊的时候唱歌吗?”广播员回归正常了。

    “不唱”

    “为什么不唱?”

    “唱歌有蚊子,一张嘴蚊子就飞嘴里了。”

    “那你难过吗?”

    “我已经不放羊了”。

    哈哈,哈哈,听广播的听众全乐了。

    还有3分钟,广播员写了个3分的字样,高吉利点头明白。

    “为了大家再带来一点欢乐,欢迎高吉利同志,再给大家准备一个节目。”

    “好的,我给大家背诵一首塞缪尔.厄尔曼的诗《青春》,他写于1917年,Youthisnotatimeoflife,itisa.........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炙执的感情,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

    高吉利用英式英语背诵了一遍,然后又用中文翻译了一遍,看到广播员结束的手势,深吸一口气,结束了就好,太熬人了。

    走出广播室外,才知道,原来剧团刚才年轻队员有人吃坏了肚子,自己顶缸的。

    回到座位,高吉利的心平静了下来,记者邢娜的眼神里没有了刚才放光的闪亮,一个狡猾的小骗子,邢娜已经给高吉利已经贴上了小标签,这家伙的话,不能信,套路太深,能说相声的,套路都深。

    时间总能冲淡一些光环的效果加成,知识女性还是矜持、高冷一点,比较符合八十年代的整体文化氛围。

    迪斯科和喇叭裤,还有大波浪的爆炸头,那是顽主,文痞,反传统女愤青的专属,邢娜是纯粹的文艺青年,有自己骄傲的坚持。

    邢娜正式的提出了约稿,高吉利答复,有稿件了,就会支持。

    邢娜还打算给高吉利做个专访,高吉利觉得自己的水准还不够专访的层次,婉拒了。

    邢娜无奈,又提出了两首歌,能不能留给她,在《长安青年》杂志上发表。

    高吉利被折腾的实在没办法,真有点烦了,正好剧团团长完成了广播节目,正好也过来了。

    征得剧团同意,为了减少成名的麻烦,高吉利分别把曲谱作词作曲的名字,姓氏删除,全部改成了吉祥,算是艺名,分别给了剧团和记者邢娜。

    剧团考虑与高吉利这种创作人建立长期合作,有一定的好处,反正又不要编制。

    特别是《黄土歌坡》有大火的潜质,经过协商与高吉利草签了一份协议,声明歌曲使用期两年,剧团给高吉利200元和一些全国粮票做为答谢。

    自古钱帛动人心,火车上还是少不了有心人,留心到高吉利往包里装了200元和一些粮票。

    有人开始私下里关注和眼神交流起来,肥,择机下手。

    当然这些钱票,早就被高吉利送进空间里了,书包里只是几张折好的报纸,可是小偷们不知道啊。

    等过了兰城,火车上的人明显多了起来,等高吉利背着书包打水回来,才发现自己的书包早被割了个大口子。

    高吉利被对面大姐提醒,才注意到自己的书包上的口子,顿时苦笑不已。

    大姐心灵手巧,变魔法一样的找出来针线,给高吉利补起书包,还不断嘀咕:“出门在外,务必小心。”

    旁边的高胖子,也说起自己经常出差,就看到有旅客裤兜都是破的,有些人还有好多道口子,也许这就是洞洞裤的起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