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85,多了一个舅舅 » 第九十章 糖葫芦

第九十章 糖葫芦

    虫虫森林,首富个人的力量都搞不动,不要说现在的自己,只能一步步的谋划了。

    姐姐妹妹们看到沙漠,非常的惊奇,殷建设看着他们玩的欢乐,不由地想起。

    “我在小小的花园里,挖呀挖,种小小的石头,开小小的花,我在大大在的沙漠里挖呀挖,种大大的石头,盖大大的家。”

    可以在荒滩上盖一座石头城,再盖一座土城,还有盖一座民国城,将来连一片,可以搞旅游和影视基地。

    西影有些缺钱,可是不缺人啊,而且西影还出大师。

    九十年代的电影《龙门-客栈》.《大话-西游》,热播剧《武林-外传》,《青海,情》这些场景都可认用得上,包括电影《活,着》,还有大量西北题材的《秋菊,打官司》等等。

    这个影城就是专门差异化,另类化,主要的主旨就是贩卖荒凉,落后,贫穷。

    想到这里,殷建设不由的发出了喜悦的微笑。

    杨奶奶一直观注孩子们的变化,虽然她知道殷建设一直有发呆的毛病。

    他今天又是发呆的看眼前的景色,接着嘴巴里嘀咕着什么挖呀挖的,接着过了片刻,又莫名的微笑起来。

    杨奶奶凑在他的身旁,想着开导开导殷建设,看看他有没有什么心结。

    “杨奶奶,不用担心,我没事!”说着殷建设指了指黄河两岸。

    “杨奶奶,我打算承包这两岸的几千亩荒滩,在这边鹅卵石遍布的地方盖一座石头城。

    然后这边盖一座土城,沙漠里盖一栋客栈,后面石头城的后面盖一座民国城的街市。

    这样短期内,可以解决县里的富裕劳动力,长期能解决几百人的就业。

    虽然十年内,可能还是会亏本,以后规模扩大了,可以解决上千人的生计。

    殷建议把自己的设想,和杨奶奶托盘而出。

    少年意气,雄姿英发,杨奶奶看着这个稚童,在那里指点江山变化,不由的内心感叹,祖国后继有人。

    凭着这份稚子之心,殷建设将来应该会能走的更远,看的更高。

    自己要守护好他的这份稚子之心,尽可能的提供好帮助。

    杨奶奶想着回魔都了,找一下上影厂的朋友,推荐一些建影视模具和设计方面的人士,帮着把把关。

    玩了一个多小时,撒欢的几小只们一个个筋疲力尽,大家又爬上了马拉车。

    不一会儿在摇摇晃晃中,一个个都迷糊的睡着了。

    杨奶奶担心孩子们受凉,又给他们盖上了一层毯子,老马识途,马儿在吆喝声中,自奋向前,回到了高家庄。

    等殷建设醒来,已经是傍晚了,天已经擦黑。

    空气里一阵炖肉的香气,家家户户都在炖肉。

    嫁到外村的女儿们,带着孩子,女婿上门。

    现在可不是后世交通便捷的时代,女儿上门了,当天回去的可能性还是太少了。

    而且近处不通婚,古老的智慧,就在避免着近亲繁衍的问题,以及家庭矛盾的外扩性问题。

    姑儿嫁的太近,家里都要被搬空,父母还不能张扬。

    缺衣少食的时代刚过,人们都是精打细算的活着。

    步行一小时五公里,带个孩子,走路五公里一小时都可能走不到。

    乡下又没有公交车,自行车也才十五公里一小时,很多家庭自行车都还不是人手一辆。

    春节回娘家,住在娘家一两天,成了很多人的选择。

    今天的高家庄,处处荡漾着欢乐。

    女婿上门,招待的是有肉有菜有酒,那家不得,多喝几杯。

    酒多了,生意就无形中涌了出来。

    殷建设吃晚饭的时候,十舅又找上门来。

    原来高家本家的侄儿辈的一家女婿上门,家里窖藏了几千斤山里红(山楂)果,打算买点糖和竹子做糖葫芦,趁着年节和春天卖一卖增加收入。

    十舅觉得,这样的东西在北方卖不出价来,魔都可以去卖卖。

    殷建设想,什么时候都有聪明人啊,和十舅商量了一下,让他们发动侄儿辈女婿一家,近几天全力把糖葫芦全做好。

    保证卫生、质量,还有竹签上最少做好两处防假冒的标志。

    反正自己空间里还有竹子和糖,搞个联合来料加工,统一包销。

    其它处若是还有山里红果,也一并收购了,运回大城市,实现效益最大化。

    接着又聊到了影视城的事,委托十舅年后,代表村子里和个人去和县里去谈土地承包。

    最好是一次性七十年,这个项目打算请外面的人来主持和设计,本地人参与建设,也顺带着学习。

    以后高家村的改造,也能积累统一规划的经验。

    日子就这样在吃吃喝中,马上到了初五,殷建设又和杨奶奶,还有自家姐妹踏上了魔都的归途。

    去魔都的人,又增了爷爷和二叔,还有小姑妈,小姑夫。

    人多了,所以飞机票不好买了,只能托关系买了一个大包间的卧铺票。

    空间里,殷建设也收了一部分猪肉,还有就是米、面、油,几千斤的糖葫芦,还有几千斤山里红果。

    以及北方冬储的苹果、梨、柿子、板栗,其它的都是返程的汽车运回魔都了。

    大澡盆也在出门前用上了,终于舒服的泡了次热水澡。

    用过的大澡盆,只能放在外婆家里,下次再用了。

    看着窗外灰蒙蒙的黄土地,殷建议突然间,泛起了游子的思绪,家离自己越来越远了。

    爷爷、二叔、小姑妈、姑夫却是很兴奋。

    能去大城市见世面,这对农村人来说,是多么荣耀的一件事儿。

    人与人的悲欢并不相同,面对这个时代的火车,旅途又没手机、电脑。

    殷建设没事做,已经准备了四大名著和几本连环画,打算重温经典,打发时光。

    杨奶奶不用想,选择了《红楼梦》。

    二叔和小姑夫则是分着看《水浒》,小姑妈则是陪着姐姐、妹妹看连环画,爷爷看起了《三国演义》。

    殷建设只能看《西游记》,央祝已经在拍这部经典了。

    想起了以前刷过的段子和鸡汤,殷建设重读《西游记》,突然萌发了写一本《西游记里知多少》的配套读物的想法。

    比如说,谁是西游记里的最高神,谁是《西游记》里的最强战斗力,红孩儿是谁的孩子等等。

    还有有背景的妖怪被带走,和没背景的妖是全被打杀。

    女娲补天倒底漏了几块石头,唐僧身世之谜,西游要反着读等等。

    当然也加了点私货,大唐为什么之前强盛,西游取经回来了,却国力衰落,甚至被女帝夺了江山。

    还有影射一下金大师武侠小说,少林寺方丈的出轨和其危害,脑洞大开的同时,让这个时代的人来一次头脑风暴也不错,增强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