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85,多了一个舅舅 » 第九十五章 挖坑寻宝

第九十五章 挖坑寻宝

    自从上次魔都寻了宝,殷俊生就对儿子这方面的感应,非常信服。

    本来这次房子买的就不痛快,儿子小声的对自己说:

    “坑挖大点,近百年了,树还长得这么小,皱巴巴的,一看就是营养不良。

    不面绝对有不少东西,而且东西还不少。”

    费了一番力气,挖到一个大酱缸。

    殷建设趁着老爸挖累了,进屋去喝水,把缸里的部分东西,都收进了自己的静止空间。

    两个人看到缸太大,估计直接取不出来,只能把缸中的东西住外掏。

    缸中全是金银,还有油布包裹。

    可能是埋的时间久了,银子都已经发乌了。

    还好老爸有些力气,缸里东西掏干净了,把缸提了起来,殷建设帮着老爸,把缸滚进了倒座房。

    “还有力气没?”

    殷建设问自己老爸。

    “还要挖?”

    老爸问的有些底气不足了。

    “这大的坑,让别人看见了,不奇怪有鬼了。

    院子里按我的指示,换这个地方,再挖三个坑,取些土来,填这个坑里。

    对外就说要种几颗树,添点富气。”

    殷建设借口都想好了,老爸执行力不错,歇了一会,说干就干,在四和院的大院子里按位置,撬开条石,对称的挖了四个小坑,泥土全部倒进了大坑里。

    殷建设扶树,便从空间里散出些老尘土,老爸又把石榴树栽了回去。

    为了遮掩,还吧浮土扫了几遍。

    两人在门房藏好金银和油布包裹,吃水果休息。

    看了看中午的日头,出门去找个饭馆吃饭。

    现在锅灶都没有,有米无柴,饭是没办做着吃了。

    五月份天气,还不是很热,老爸去退了房,顺道买了床和凉席。

    殷建设偷偷从空间里取出条薄被子,夹在凉席里。

    晚上落脚的地方有了,反正过几天就回魔都了,也就不讲究舒适了。

    有了进项,老爸殷俊生的心情舒悦了很多,走路哼唱着小曲。

    刚走到院子门口,发现门旁停着一辆板车,板车上放着一架木梯,还有若干的工具。

    殷建设抢着去开门。

    侧墙阴影下,纳晾的一位穿着两个兜工装的壮年男子,走了过来。

    迎上了老爸,边走边说:

    “是殷同志吗?我是那爷,介绍过来的,您这房子要修是吗?”

    “你好,同志贵姓?”

    “免责姓杨,木易杨,我可以看一下,您打算怎么修,这套房子吗?”

    听到这话,殷建设心中定计

    “杨伯伯,您好,您推车进来好了。”

    殷建设推开大门,自古高门大户的门,可不是好进的,门槛很高,车也不好进。

    破旧的时候,老房子很多门槛可都是锯掉了。

    这套房子的门槛也被锯掉过,不过现在看起来,这套房子在归还之前,又简单修缮过,不过修的马虎了点。

    门槛也变成了,可折卸的,杨师傅经验丰富,工具三下二下,把门槛给拆了。

    然后二进的院门就不好拆了,杨师傅干脆,把板车停在影壁旁,扛着木梯往后走。

    一番爬上爬下,还有殷建设跟在后面的意见补充,杨师傅都掏一个小本子,记了下来。

    包括殷建设让父亲大院挖的四个坑,以打算种四棵银杏树,树下最好有几套石桌和石墩

    殷建设希望能包工包料,让师傅算一算工料钱。

    杨师傅也是一个是实在人,问:

    “主家,管饭不?”

    殷建设才意识到,现在还是票证时代,城里吃饭,还不自由。

    想了一下,回复道:

    “主家,饭可能管不了,锅灶都还没有买过,但是可以管粮。”

    说着,便引着杨师傅入了门房,指着地上堆着的米面、水果。

    “这些就是,主家现在锅没、灶没,没开火,米面、水果就算是主家对你们的答谢了,如果价格谈好,还有半扇猪肉。”

    杨师傅点点头,殷建设用袋子装了些水果,让杨师傅带着吃,水果可是稀罕物,在5月份,北有方最多只有些早桃,殷建家让杨师傅带的可是梨和苹果。

    80年代在5月份,水果普通人很少能享受到,除非是到南方,或者是有特供权限。

    杨师傅带着水果离开,殷建设让自家老爸用网兜装了些水果。

    又从空间偷偷掏出几斤肉,用油纸包了,两个人带着伴手礼,去那大爷住处,确认一下了杨师傅的情况。

    那大爷,看到殷建设父子上门很高兴。

    几天就赚了四百块,而且还送吃食,殷氏父子做人局气,那大爷也喜欢,和这样的人打交道。

    殷建设道明来意,说是杨师傅上门了,已经把要求和修缮方案和杨师傅做了交底,杨师傅还没报价,这不是心里没底,来问那大爷。

    那大爷听了这话,心里顺贴了不少,这是人家信他啊。

    直言,杨师傅是样式雷的徒孙,虽然他师傅,没有正式拜师样式雷,但是他师傅跟在雷大匠身边,学了不少手艺。

    没有当场报价,估计是有些地方价格拿不准,特别是大院子里要种银杏树,这树当前还是珍贵无比。

    寻摸可能要些日子,那大爷笑称:

    “你们家,能想着种银杏树,看来是懂点道家老礼的,银杏可是道家七贤之一啊。

    京里的四合院,不种松柏桑槐,喜种石榴,求个多子多福。

    破旧以后,现在也不讲究这些了,有些家里为了纳凉,种些葡萄啥的,在老讲究里,庭院可不种这种树的。

    关键是,银杏树不好找啊。”

    殷建没听到这话,想想就笑了,他种名贵树木,可不是为了这些。

    他就是为了看着满树金黄舒服,以后的拆迁补偿,能多赔点。

    现在赔偿标准低,估价高了,以后补偿房子时,补偿面积能多补点就行。

    想到863计划,殷建设说:

    “听说农业工程大学,或者农学院,我也说不准,可能有银杏树的培育计划,要是找不到,可以到那里去寻摸一下。”

    殷建设提议的时候还在想,等到95年后,就是国字头的农业大学了,农业领域算是专家汇聚,最多农林专家的地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