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85,多了一个舅舅 » 第五章 地头收西瓜

第五章 地头收西瓜

    殷建设转身进了卧房,从空间里掏出几个纸箱子。

    其中一箱子是自动铅笔,一箱子是铅笔笔芯。

    其它的都是电子表。

    殷建设点了点数量,自动铅笔一箱大约500多支,笔芯1000多盒。

    电子表,也不多赚大舅的钱了。

    卖了这些,去小姑妈家,买西瓜的钱都足够了。

    自家大舅吃饭很快,吃好,就进了卧房。

    看到地上的纸箱子,以及纸箱子里,花花绿绿的自动铅笔。

    大舅眼睛,都睁的老大。

    殷建设给大舅展示,自动铅笔怎么用,怎么装笔芯。

    大舅不由感叹,小本子的脑子,确实有点鬼,小孩子写字的笔,还能玩出花活。

    听自家外甥说,这样的进口笔,在魔都,高的能卖10多元钱一支,大舅直呼,买不起。

    看到,原装的小日子电子表,大舅更是连连感叹,小日子的工艺做的,确实比港货精致。

    殷建设没想到,自家大舅,都能分辨,原装电子表和港版电子表了,进步确定大。

    殷建设也不是显摆的人,直接自动铅笔2元一支,笔芯一盒5毛,原装进口电子表一块30元。

    直接批给了大舅,大舅的商行里卖多少价钱,他不管。

    反正最后,还有分红。

    交易达成,大舅去了自己房间找钱。

    殷建设用精神力感应,没想到大舅把钱,藏在了炕洞里。

    难怪晚上,还要回家。

    估计大舅藏钱的地方,不止一处,现在万元户,也都小心地过日子,不敢漏富。

    害怕被坏人,盯上了,有性命之忧。

    银行,也不敢多存钱,害怕被别人知道了。

    小地方人传人,大家都,就知道了。

    殷建设收了大舅4万多块,4万块把书包都装满了。

    余下的零头,殷建设私下里全部孝敬给了外婆。

    外婆年级大了,有点贴身钱,也好。

    而且,还不能多给。

    给多了,让大舅知道,脸上挂不住。

    而且舅妈还多心,不要闹出家庭矛盾出来。

    自家大舅把货搬走了。

    殷建设看看天色已晚,让自己大舅,帮忙给三舅的小儿子,带个纸条。

    让他明天下午,借辆拖拉机,去纸条的地址,帮着收西瓜。

    头茬西瓜,可以上市了。

    殷建设明天上午,去参加小学毕业考试。

    下午,就能坐公交车去小姑妈家,收西瓜。

    殷建设这一年多,营养好。

    比一般6到7岁的孩子,要长得高大很多。

    凑在一堆,将要小学毕业的孩子堆里,也不显得特别小。

    人成熟了,一点胆怯的想法,都没有。

    一般都是,先考语文,然后是数学。

    英语是初中,才开设的课程。

    殷建设答题很快,除了作文花了点时间,其它都是早结束。

    考试间隙,殷建设甚至去了老师办公室,还有校长室。

    送了礼物,给他们,并且留了联系电话。

    6周岁的小学毕业生,创造了学校,建校二十年的神话。

    校长和老师们询问,殷建设后期的打算。

    殷建设答复,想休学几年。

    年级太小,就是按步就班,初中毕业也才9岁,12岁高中毕业,上大学太小了。

    心里想的是,都重活一世了,看开一点,还拼了命的去挤,那座破烂的独木桥,也要淡然处之。

    再过20年,学历贬值,大学应该还是要上的。

    不过,怎么也要等到,自己花季少年的时候。

    提早抽穗的苗,结不出大谷粒。什么年龄,做什么年龄该做的事。

    西瓜收的很顺利,头茬爪数量还不够多,殷建设把临近几个村子,地里的瓜都收了。

    就这样,才收了几万斤西瓜。

    现在地头收瓜,一斤还不到一毛钱。

    运输受限制,西瓜又不能走太远的路,一般都只能自产自销。

    收这么点瓜,殷建设是有点不开心的。

    可是此时,农民们朴实,还没有提早抢上市时间的意识。

    后世就不一样了,恨不得,提早一天上市都好。

    农民不想把西瓜,提早摘下来卖掉,殷建设也没有办法,只能等着。

    小姑妈接待的很热情。

    收瓜的是自家侄子,侄子虽然小,可是个能做主的。

    小姑夫,又是村里的会计。

    殷建设把一捆捆的钱票,从书包里掏出来,当场交给自己的姑夫。

    小姑妈看着旁边,那么多人看着自己老公,拔着算盘,在算帐。

    小姑妈觉得自己有面子啊,专门杀了鸡,炖着招待财神爷小侄子。

    等众人,算好帐离去。

    小姑妈,才凑上来问殷建设,她带孩子,去京都的事。

    “农转非指标,找了关系,已经买好了,城镇户口到了京都落户,工作那头怎么办?”

    殷建设也不想做恶人,直接给了明确答复:

    “我爸打算在密云,或老房山那边,开个罐头厂和木材加工厂。

    已经在跑,手续了,到时候招工,进去就行。

    问题不大,有了工作,就是工人了,孩子的户口,也能投靠过去。

    这样,在城里读书,就没问题了!”

    小姑夫,只是在那听着。

    虽然没说,自己以后怎么办,可夫妻一场,两地分居,特别是几年前知青返城,留下那么多,倒灶抛妻弃子女的事。

    小姑夫做为村会计,也听了不少热闹。

    眼看老婆带着孩子,要去攀高枝进城。

    小姑夫心里,能痛快才见鬼了。这事,殷建设可不敢多插话。

    人家家务事,自己还是小辈,多说多错,不如不说。

    吃瓜就好,\t埋头,人就睡觉。

    谈好晚上,西瓜拉走,实际上趁着夜色,众人睡觉,装入空间。

    殷建设半夜,坐着表哥高鹏的

    拖拉机,就离开了小姑妈家。

    说好五天以后,再来拉一次西瓜。

    第二茬,田瓜应该能有不少西瓜。

    北方早桃,葡萄也都开始上市了,殷建设也安排表哥去乡下收购。

    看着钱,还有很多,又安排去收购当季上市的蔬菜。

    殷建设不用负责,具体事务。

    直接就是,先付款表哥,然后到点,到固定的仓库,把货物收入空间。

    这样一番操作,县里的果农和菜农高兴坏了,感觉今年,6月种的果子和菜,特别好卖。

    明年,继续扩大种植,钱又不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