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重生85,多了一个舅舅 » 第十四章 一本书引发的思考

第十四章 一本书引发的思考

    本来盖好章了,三舅以为可以离开了。

    可是省里的同志,手里捏着材料,就是不松手。

    然后开始始畅谈,当听说水泥厂进口设备,都堆在魔都港口。

    等着启运,这边还没落实,建不建,建在哪里?

    西北省的负责经济的同志火了,难怪西北省的经济发展慢。

    让秘书,马上通知省里其它同志开会。

    吃的都,被人家送到嘴边了,还不张口,被上面知道了,那还得了。

    已经被上面批评了,对口的主管同志们闭门开会。

    老妈高来娣的资料,传来拿去。

    有同志眼细,看到老妈还写了一本书,《妈妈写给孩子的美帝游记》。

    八十年代,书籍可是很神圣的。

    材料里面的内容,有没有对外国的歌功颂德,对国内的践踏踩低,这也要核实好。

    抓经济,思想觉悟不能松。

    是认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认可资本主义,可是大问题。

    会开在了半山腰,休会了。

    提起开会的同志,鳖了一肚子火,让秘书抓紧,去联系书的事。

    三舅听到,省里同志要看《妈妈写给孩子的美帝游记》这本书。

    紧急拔通了村里的电话,让人把村里,殷建设寄回来的十本书,全部带到省城。

    这书自费出版的,印的也不多,妈妈高来娣觉得写的不错。

    目的是给自己孩子,不在身边了,再大一点,想妈妈的时候,看的。

    殷建设私下里,替老妈审定过了,也让杨奶奶又内审了一遍。

    而且还加了点,国人要有文化自信的内容。

    对美帝的印第女人等,有色人种,也报以叹息、同情的口吻。

    加上自己,告诉老妈的余式散文,描写手法。

    用历史的笔触,希望孩子认同自身文化,不要盲目自卑,也不要盲目崇外。

    三舅之前也读了几篇,觉得书可以读给小学,中学孩子们听。

    他都打算,给高家庄小学的高年级娃子们,读一读这本书。

    西北信息闭塞,电视也没普及。

    书里那么多彩图,顺便让孩子们看看里面的照片。

    高楼大厦和外国人长得什么样子,也好的啊。

    让孩子们长点见识,以后去城市里发展,也别缩手缩脚。

    听到省里同志要看这本书,那也没办法,只能贡献出来。

    十舅接了电话,急匆匆的从村里,把书带到省城同志办公地点。

    和三舅打了招呼,十舅还在迷茫,问:“咋了?”

    三舅也说不出个缘由。

    秘书拿到书,全部带到办公室,两位同志一起开始苦读。

    本来书就是写给孩子的,语言平实,没有难异字。

    花了一晚上,读书的同志和秘书顶着熊猫眼,互相点了点头,书没问题。

    于是会继续开,书也全部又进了会议室。

    参会的同志,全部开始读书。

    西北省做为偏远省份,很多人也没有出过国。

    看到书里的纽约,高楼大厦。

    看到乞讨者,也感叹:原来资本主义国家,也有穷人。

    看到印第安人的装扮,和被屠杀的命运。

    还有得州的枪枝自由,黑人的粗鲁和被歧视,原来美帝是这样啊。

    更有华人街,很多留学生打工刷盘子,超市当服务员。

    天之娇子去外国,就这样的待遇,不满有,愤怒有,恨这些人崇洋媚外也有,五味杂陈。

    脾气暴躁的一位发言了:

    “这本书应该,让全省的同志,都读一读。

    我们辛辛苦苦,八十年代培养的大学生。

    花了那么多心血,培养的人才,宁可到国外刷盘子,厚着脸皮留在国外。

    他们都是我们派出去,学习先进技术的,就这么草草了事?

    堂堂这么大的国家,天之骄子的大学生,为了个外国人的身份,就这么轻贱自己吗!

    会后我会让秘书,联系下出版社,加印一批组织学习。

    书没有问题。”

    大家表决一下,所有人都举起了手。

    “那么开始讨论,进口水泥厂设备,引不引进,建在那里?”

    这次,用了肯定的语气。

    最后还是,认可了市里的意见。

    把水泥厂,建在高家庄村的隔壁县。

    那边有煤,有水,有劳动力。

    会议形成纪要,转各关联部门。

    三舅终于拿到了证明材料,和返还的一本书。

    其它九本,秘书没说,三舅这个村支书也不敢多问。

    抓紧给妹夫殷俊生打了电话,说明水泥厂的建设批复情况。

    妹妹高来娣的证明材料,已经批好。

    就抓紧挂号信,邮寄给了妹夫,让他注意查收。

    三舅和十舅回去的路上,就抓紧让十舅写心得体会,写汇报。

    回去要村支部表决,火速把新同志,引入组织。

    村里也要抓紧,发展组织成员,乡里和县里对村里组织成员发展的不及时,有意见了。

    上面的不满意,不做好工作,以后工作咋办。

    回去三舅,马上开组织扩大会议。

    省同志事情办完,马上带着会议纪要,和那本《妈妈写给孩子的美帝游记》这本书。

    给上级领导汇报工作,把会议过程中,个别同志对了引进外资的态度和顾虑,做了分析。

    还有思想意识上,对资本主义的不信任,也往上做了反馈。

    上级领导听到下面的同志工作推进,有些心累。

    改革开放八年了,有些同志还是对外资,还是恐惧,难怪西北省工作开展不利。

    有时间,要去这个高家庄村去看看。

    联户承包都分田到户了,又把土地收团归集体,联合起来,搞集体经济。

    这是不是,搞原来公社的那套呢?

    有没有可以借鉴的地方?

    都是疑问,大家都是摸索着前进。

    领导拿起书,闲暇时打算翻一翻,没想到读了进去。

    秘书提醒要开会了,才反应了过来。

    顺手带着书,去开会。

    领导开会,手里带了一本书。

    眼亮的同志发现了,于是大家都开始打听这本书。

    看看领导,最近的思路在哪里。

    没有想到无形之中,这本书火了。

    出版社开始加急印刷,很多同志们都看书,而且还是看《妈妈写给孩子的美帝游记》。

    这件事情也被美帝,美帝大使馆的工作人员,也注意到了。

    特别是上次,殷建设父子遇到的那位参赞先生,他可是精通中文。

    通过一本书,国人也在逐渐了解国外,国外也在了解我们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