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西游记二宋寻法 » 第二十一回 西辽:牧农和平求不得 无中生有一变万(概要)

第二十一回 西辽:牧农和平求不得 无中生有一变万(概要)

    新丰折臂翁

    唐代白居易

    新丰老翁八十八,头鬓眉须皆似雪。

    玄孙扶向店前行,左臂凭肩右臂折。

    问翁臂折来几年,兼问致折何因缘。

    翁云贯属新丰县,生逢圣代无征战。

    ------

    惯听梨园歌管声,不识旗枪与弓箭。

    无何天宝大征兵,户有三丁点一丁。

    点得驱将何处去,五月万里云南行。

    闻道云南有泸水,椒花落时瘴烟起。

    ------

    大军徒涉水如汤,未过十人二三死。

    村南村北哭声哀,儿别爷娘夫别妻。

    皆云前后征蛮者,千万人行无一回。

    是时翁年二十四,兵部牒中有名字。

    ------

    夜深不敢使人知,偷将大石捶折臂。

    张弓簸旗俱不堪,从兹始免征云南。

    骨碎筋伤非不苦,且图拣退归乡土。

    此臂折来六十年,一肢虽废一身全。

    ------

    至今风雨阴寒夜,直到天明痛不眠。

    痛不眠,终不悔,且喜老身今独在。

    不然当时泸水头,身死魂孤骨不收。

    应作云南望乡鬼,万人冢上哭呦呦。

    ------

    老人言,君听取。

    君不闻开元宰相宋开府,不赏边功防黩武。

    又不闻天宝宰相杨国忠,欲求恩幸立边功。

    边功未立生人怨,请问新丰折臂翁。

    ------------------------

    (本诗创作背景:

    白居易于唐宪宗元和四年(809年)所作的《新乐府》五十篇,明确说明是“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新乐府序》)。这首诗题下原有小序:“戒边功也。”公开声明此诗旨在谴责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的穷兵黩武。南诏是在云南大理一带建立的白族少数民族政权。开元十六年(738年),唐玄宗封南诏王阁逻凤为云南王。

    天宝九载(750年),云南太守张虔陀因侮辱阁逻凤,挑起战争。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率兵攻打南诏,大败。杨国忠当政,派剑南留后李宓继续用兵,又遭全军覆没。李唐王朝前后死伤士兵二十余万人,国力大伤。安禄山得以乘机起兵,发动叛乱。从此,一度繁荣富强的唐帝国彻底走向衰退。诗人有感于此,写下了这首沉痛激愤的《新丰折臂翁》。

    本回:

    欲写游牧文明、农耕文明与民族,万年矛盾的根源、有无解决方法,顺带写温带农耕文明、热带采摘文明的优劣纷争。偶见这首诗,擦边,但提示了安史之乱前因,所以附上。

    诗最后,还可以来句万金油: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注意:本回,有些是作者引用,有些是作者胡扯,不必当真。当然,可以留言辩论,有事要忙,不一定回复。

    )

    +++++++++++++++++++++++++++++

    (公元1158年5月),

    继续西行。

    途中,在一个牧民家借宿。

    牧民的小儿子买买提,和赵雄,争吵了起来:

    两个人年级相仿,都比较年轻气盛。

    买买提自夸游牧民族好客,赵雄却说不说之前的朝代,就现在中原宋朝,就被辽国、金国不断入侵、掠夺,怎么就好客了?

    继而大家参与进来,谈论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为什么几千年战争不断。

    宗皋还提到,中原和南蛮,其实也带有部分侵略和被侵略。

    +++++++++++++++++++++++++++++

    一、食、

    买买提说,食物是一大原因。

    赵雄提议,想个法子,看看食物起多大关系。

    猪小圣说,可以用回光术,可以看过去的牧农战争的来龙去脉。

    孙小圣说,看过去多没劲,看就看未来大战的来龙去脉。

    之后,孙小圣到处借,借了个太虚幻镜。

    +++++++++++++++++++++++++++++

    大家开始看,地仙界未来的凡人草原雄主的幼年。

    父亲被毒死,铁木真兄弟们和两个娘(父亲的妻妾)艰难度日。大娘的两个儿子,抢夺走二娘(铁木真亲娘)的两个儿子猎取的食物,铁木真兄弟对二娘说,打算杀了大娘的儿子。二娘不允,结果大娘的大儿子还是被他们射杀了,他死前,请铁木真不要杀老二,让老二投靠铁木真兄弟。

    (《新元史·卷一百五·列传第二》

    烈祖神元皇帝六子:宣懿皇后生太祖皇帝,次哈撒儿,次哈准,次帖木儿斡赤斤;太祖异母弟别克帖儿,次别勒古台。

    ······

    别克帖儿,或言为烈祖前妻子,或言其母为塔喀式。太祖幼与别克帖儿交恶,诉于宣懿皇后:“别克帖儿与别勒古台夺我鱼,又夺哈撒儿之雀,请杀之。”宣懿皇后戒之曰:“尔兄弟除影子外无安答,除马尾外无鞭,奈何相贼害?独不见呵兰可敦五子之前事乎!”太祖不听,卒与哈撒儿射杀别克帖儿。别克帖儿将死,谓太祖曰:“汝杀我则可,勿杀别勒古台,留为汝异曰效力。”后竟如其言。

    )

    +++++++++++++++++++++++++++++

    1、放牧:

    奶、牲畜肉。

    2、捕猎一般猎物。

    鱼、较大的动物。

    3、捕猎黄鼠。

    黄鼠也是重要食物来源。但鼠疫,造成好几次游牧民族、欧洲大伤亡。黑死病。黑死病涨退,是小冰期,以及一种老鼠被另一种老鼠驱逐。(印象,待核实)

    4、遭遇寒冬,如果挺不过去,就掠夺其他部落,但主要南下掠夺农耕民族。

    因为农耕民族定居(好找)、温度更暖和(容易活命)、粮食比较稳定(有余粮),

    +++++++++++++++++++++++++++++

    二、盐、

    古代制盐的技术落后,让很多内地百姓都没法摄取充足的盐分,

    很多时候在山区的平民只能在茅坑旁边,用排泄里风干出来的盐晶二次利用。(挪到牧民身上????????)

    可见,如此高昂的盐价让平常百姓都吃不起盐。间接的导致内地私盐贩子横行,贩私盐是死罪但也有敢去干这种事,由此可见当时的中国古代盐是多么珍贵高昂的东西。

    等到了游牧民族身上,那盐就跟奢侈品一样了,全部身家只有马和老婆的游牧民族没有钱向内地买盐,所以游牧民族不敢杀自己的牲畜,因为杀了就是浪费,自己不能为了几斤羊肉而浪费剩下的几十斤的肉吧。

    +++++++++++++++++++++++++++++

    三、病。

    温带农耕民族和热带采摘民族

    黄河为什么首先是母亲,而不是长江。

    南方一年四季温暖,雨水充足、阳光充足、潮湿、生物质丰富、腐殖质普遍,导致瘴气不断(细菌、病毒可以不断繁衍,疟疾)。而在北方温带,昼热夜冷,除了夏天热,其他时候都不太热,导致细菌、病毒没有丰富起来的环境。

    +++++++++++++++++++++++++++++

    热带病:

    除了影响10亿多人口的土源性蠕虫病之外,最流行的六种被忽视的热带病是:

    血吸虫病

    感染人数为两亿多人。其中约1.2亿人有症状,约2千万人病情严重。

    淋巴丝虫病

    感染人数约为1.2亿人。该病是全球第二大致残因素。

    致盲性砂眼

    感染人数约为8千万人,其中6百万人失明。该病是全世界最主要的感染致盲原因。

    盘尾丝虫病

    感染人数约为3700万人,绝大多数患者位于非洲。此病引起严重皮炎、视力障碍或失明,患者的预期寿命可能会缩短多达15岁。

    +++++++++++++++++++++++++++++

    在医药不发达的古代,未开发的南方,寿命要比北方要低。就算现在,除了几个经济条件好、医疗发达的省直辖市,就属东北寿命最长了。

    2018年中国各省人均寿命如下:

    1.上海80.26

    2.BJ80.18

    3.天津78.89

    4.浙江77.73

    5.江苏76.63

    6.广东76.49

    7.山东76.46

    8.辽宁76.38

    9.海南76.30

    10.吉林76.18

    11.HLJ75.98

    12.福建75.76

    13.重庆75.70

    14.广西75.11

    15.AH75.08

    16.河北74.97

    17.山西74.92

    18.湖北74.87

    19.四川74.75

    20.湖南74.70

    21.陕西74.68

    22.河南74.57

    23.NMG74.44

    24江西74.33

    25.宁夏73.38

    26.XJ72.35

    27.甘肃72.23

    28.贵州71.10

    29.青海69.96

    30.云南69.54

    31.XZ68.17

    综上全国平均寿命:74.83。

    +++++++++++++++++++++++++++++

    四、各族特点和互动:

    游牧民族—自由(相对)、冷灾(雪,食物匮乏)。

    温带农耕民族—稳定(粮食产量)、人灾(赋税重)。

    热带采摘民族---闲逸(物产丰富)、热灾(洪水、严重传染病))。

    (东亚大陆绝大部分处于北温带)

    1、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互动关系:

    按照第一次社会化大分工的初衷(分出游牧、农耕),专业化更能提高生产效率。一个民族,一个山谷,分成游牧部和农耕部,游牧部提供肉类、奶类、战马,农耕部提供铁器、盐、粮食。猪从散养到圈养化,降低了游牧部的重要性。有时,中原动荡,北方农耕可能跑去当游牧,南方农耕可能跑去热带当农耕或采摘。有时,大雪冻毙牲畜,游牧部羡慕农耕部,就可能转为农耕部(可能有掠夺、土地纷争)。

    (轩辕黄帝大战炎帝,是同一个部落的牧部又回到农部的过程,也可以算作游牧民族统一中原的第一次。轩辕黄帝与炎帝为堂兄弟,轩辕黄帝被派去负责游牧,炎帝负责农耕,可能后来轩辕黄帝觉得游牧太苦,不如农耕产出多、安逸,率兵南下。)

    或者农耕部人口扩张,把游牧部的草场变为耕地(可能有掠夺、土地纷争),本民族没了优质的战马,只能和小的游牧民族联合成更大的部落,或者冶炼兵器、修筑城墙长城等,来防御更大的游牧民族。

    (同槽养猪,分槽养马为什么?

    猪同槽喂食,只会抢着吃,吃完就相安无事了,所以一起喂上膘快。

    马若同槽喂食,只会又踢又咬,谁都吃不好,所以得隔开喂。

    从这一现象看是动物的本性所致,但又被人们引申为:不能让两个能人做同一件事;

    而正在成长的却需要在同一个平台竞争(以便激发进取之心)。

    )

    +++++++++++++++++++++++++++++

    2、农耕民族与热带采摘民族的互动关系:

    农耕民族带来战争,也带来先进的农耕技术、文化、医药等。而热带采摘民族,对于热带动植物、医药,也有自己的理解与经验。相互碰撞、促进。

    +++++++++++++++++++++++++++++

    五、环境的承载力、人口增长、东亚万年总体趋势:

    +++++++++++++++++++++++++++++

    温度带、主要分布地区、生长期(月)、作物熟制

    寒温带、HLJ和NMG的最北部、3、一年一熟

    中温带、长城以北,东北平原、NMG高原、准噶尔盆地、4~7、一年一熟

    暖温带、长城以南,秦岭-淮河以北,塔里木盆地、华北平原、黄土高原、5~8、两年三熟为主

    亚热带、秦岭-淮河以南大部分地区、8~12、一年两熟为主

    热带、云南的XSBN、广东的雷州半岛、海南岛和台湾岛的南部、全年、一年两~三熟

    青藏高寒区、青、藏、川西、0~7、一年一熟

    +++++++++++++++++++++++++++++

    不同的环境,其承载能力是不同的,而人口是不断繁衍的:

    多余的人口,要么死,要么向承载能力强的地区迁移。

    不断有新的北方游牧民族出现、掠夺、迁移、同化到中原农耕民族,

    不断有中原农耕民族,受到北方游牧民族死亡的威胁、自身人口繁衍导致的饥饿威胁,向南迁移更热、更富产的地区。

    游牧民族的闪亮的屠刀更现实、威胁性更大,而疾病、传染病的威胁,威胁性要小些、是可以克服的。中原更先进的农耕技术、医药技术,克服了疾病。而且,就算暂时克服不了,中原更先进的政体,导致可以集举国之力,迅速攻克疾病,或找到规律,切断传播途径。

    对此,有些深有体会的游牧民族,对外族和附庸,实行减丁法,在入主中原后,除了照搬这一有效政策,还运用佛教、喇嘛教等宗教武器,享今世、忘下代与来生,鼓励多些喇嘛、让贫民奉养,一增一减,草原无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