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杀之妾许祭酒 » 第三十三章:相邀

第三十三章:相邀

    你的血,可做药引。

    要想帮他,需每日取血作药。

    直至他彻底恢复……

    晚间我躺在榻上,琢磨着华佗所说之言,陷入了幽深的遐想。

    我的血真的可以治病。

    那我是不是一辈子都和他分不开了,他会愿意吗?

    我究竟能否扭转历史?

    想着想着,面对未知的未来,我真的有些害怕,害怕那些不确定的结果,害怕这些事不能如我所愿。

    我疲惫的闭上眼,反复告诫自己不要想太多,无论结果如何,坚持去做即可。

    沉沉睡去。

    漆黑的夜,漆黑的梦。

    直到满目黑色中破晓一片白光——

    架上药炉沸腾,水蒸气顶着陶盖,发出水泡裂开的闷闷声响,九月秋风寂寥,疾风伴着细雨,更增添几分冷意。

    屋外,彼岸花开,院中一片殷红,风起时,涌来缥缈暗香。

    房内,女郎一手端着青瓷药盏,一手伸出纤细修长的玉指,将灰蓝帐纱挂入铜钩。

    雾白的药香,熏暖了她如春水秋波般的眉目,荡起清澈的涟漪。

    “戏郎,服下药,早些休息吧。”

    她于床边坐下,手捧药盏,轻轻吹了吹升腾的热气。

    他倚在榻上,展开了最后一卷竹简,明晃晃的烛火摇曳,将字迹覆盖上一层金色的华光。

    “还剩最后一卷,看完我就服下。”

    他手不释卷,耳畔可闻之声,唯有风摇树叶,竹节相碰。

    她在一旁安静等待,青铜小炉吞吐淡淡烟香,浮荡在轻纱垂帷之中,将他温润如玉的

    眉目,更添三分柔和。

    终于,最后一列字毕,他接过药,缓缓饮尽。

    风声簌簌,有叶时而从枝头零落,抖碎一地乱响。

    “戏郎,我该走了,夜间若有不适,就唤你的小童,青枝。”

    女郎收去空盏,用凉水浸湿布巾,盖于他的额头。

    秋风瑟瑟,室内寂静。就在她起身时,突然,他用手轻轻抓住了她的袖角。

    她怔了怔,回眸,有些诧异。

    “阿鹓……”

    他的目光带着疲惫扫向她,神色划过一丝不舍。

    “咳咳……今日辛……”

    他欲将手撤回,话音未落,却被她的手盖住了手背。

    女郎的眼眸如春水,注视着他的双眼。

    “戏郎是希望……阿鹓留在这吗?”

    秋风又烈,拂起竹帘,飘入些许殷红的彼岸花瓣。

    她复又坐下,陪在他身边。

    她用水蓝的衣袖环珑上他的身体,扶他躺下。

    “那我便不走了。”

    虽然她知道,对于未过门的她来说,这样似有些不妥。

    他眼底泛起了浅淡笑意。

    暮色苍茫,烛影摇红。

    不知不觉间,病中散漫的神智,被她身上的桃花香萦绕包裹,安然沉眠……

    时间一晃已是五月,我平日除了在府上教下人们弹琴,就是去找姐姐讲故事,我强迫自己别老围着郭嘉转,倒是也找到了不少乐趣可做。

    从那天以来,我日日取血从未停歇,我对疼痛感已经麻木,除了旧伤未复又添新伤外,倒也没什么不适。

    我那日临走时请求过神医替我保守秘密,所以并不担心他会对郭嘉走漏风声,我仍然每天伺候郭嘉沐浴,郭嘉的反馈也依旧不错。

    一切都在按照计划稳步进行。

    听说曹操成功解下白马之围,已前往官渡坚守。

    而这些时日,郭嘉常让我随他出门,一同到荀彧府上拜访。

    每每进入荀府,我都要非常享受地深吸好几口气,因为——香,真香,实在是太香了!

    花妒谢家枝,兰偷荀令香。

    古人诚不欺我,荀府处处,皆萦香浮动,所至所往,皆衣袖留芳。

    我并非大叔控,但每见到荀彧,还是要着实为之惊叹。这大叔太美了,简直就是俊美无双,虽说我喜欢的是郭嘉,可美男谁不爱看,能欣赏自然是多多益善咯!

    “奉孝,澄鹓姑娘为何总看着我笑呢?”

    荀彧放下官渡之战,突然把话锋转向了跪坐在郭嘉身后的我。

    我瞬间脸红,他们可是在议事诶!我得笑得有多花痴,才能引起荀令君的注意!

    擦擦哈喇子吧澄鹓,真是丢脸!

    郭嘉回首看了看我,唇角轻挑,调笑说:

    “定是被文若兄的风姿所折服。”

    额,不得不说,郭嘉真是什么都能看出来啊……

    听到这个解释,荀彧亦是微微一笑:

    “莫要戏言。”

    “澄鹓姑娘,郭某说的可对?”

    他复又扭头,摆出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丝毫不在乎这样问会不会导致我尴尬。

    好气,这分明就是要看我笑话。

    我嘟嘴,用圆溜溜的眼珠瞪了郭嘉一眼,随后看向荀彧,不好意思的解释:

    “令君见谅……其实是因为令君府上太香了,奴婢感到心情愉悦才笑的……”

    确实想不出啥好理由,只得随便找了个借口。

    “哈哈,多谢。”

    荀彧听后,礼貌的冲我轻轻点头,看着这个俊大叔,我再次感叹自己来此一遭是何其幸运。

    目光又扫到郭嘉身上,他此时正拿着酒樽,侧着脑袋笑盈盈的看着我。

    不想理他,我气鼓鼓的收回了视线。

    就在这时,不知为何,荀彧突然开口,谈论起了郭嘉私事:

    “奉孝,你也该娶妻了。”

    心中一怔,我默默低下头,没有勇气再继续听下去。

    “嗯?”

    郭嘉正身,脸上笑意不改:

    “文若兄此言何故。”

    “我只是想,人活在世总要有一人相伴,像奉孝这般年岁,子女都应当有了。”

    “诶,文若兄。”

    他无奈摇头:

    “莫要谈及此事,我这一头疼,手上的美酒都变得无味矣。”

    荀彧淡淡地笑着,同样无奈的摇头,接着举樽一敬,饮尽了从谈话到现在的头一盏酒。

    “报!”

    屋外,下人持信急报。

    “令君,司空有信来传!”

    荀彧取过书信,速速打开与郭嘉一观。

    二人看罢,彼此一视,默契的点了点头。

    随即荀彧马上提笔,回复了一纸书信遣人送与曹公。

    而我则坐在一旁心神飘忽,时而叹服于他们二人的默契,时而回想着方才娶亲的言论。

    “澄鹓姑娘可有好奇?”

    郭嘉再次看向我,眉眼笑意萦绕。

    我刚拉回的心神,瞬间又遗失在了他清逸悠然的笑影间。

    尽管他头发半散着,却有好好打理过,清亮眼眸里,那双瞳孔黑的深邃,于其中熠熠生辉。已经是第无数次了,第无数次体会到这种如沐春风的感觉,他的笑很暖,很温柔,如同春日细雨,润人心田。

    可惜,为何如此美好之人,却偏偏无法长久……

    心,又开始隐隐作痛。

    不想露出难过的神情,于是埋下头,强行收起思绪。

    “你可知主公于信中所言何事?”

    郭嘉的声音离我好近,弄得我刚平复的心境又开始小鹿乱撞起来。

    我努力克制了片刻,稍作沉吟思考,待情绪稳定后才与他目光相接:

    “可是由于官渡坚守时间过久,曹公对是否还要继续举棋不定,因而为退守许都一事征询你们的意见?”

    思来想去,关于官渡一战我也只能猜到这个,本也只是不确定的说来试试,没想到还真就被我基本言中。

    “依你之见,应当如何?”

    “必须守,我先前就曾说官渡之战必胜,时间上也就再坚守几个月吧!”

    话说转眼间又到五月,时间过得好快,就算再珍惜,也终将不可能停滞不前,千年,也不过是浩瀚穹宇的弹指一挥而已!

    真是——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只见郭嘉听闻对我点了点头,面上笑意渐深,回头对荀彧说:

    “文若兄,这便是我留住她的真正原因。”

    荀彧微微一愣,然后也笑着轻轻点头。

    下午,我随郭嘉辞别荀彧,离开了荀府。

    我在后面跟着他,正巧能欣赏到他的背影。他今日身着一袭素雅的浅灰色长衫,看着倒有些书生之气。

    脑中还在琢磨他娶妻的事,但又不好意思直白的问。

    我还能说什么?总不能直接求他娶我吧!

    我有自知之明,明白他也就是把我当个赏心悦目的花瓶罢了,离爱我还差的远呢,况且他这种风流浪子或许根本就没有真爱,我要是问了那就是搬石砸脚,自取其辱。

    可叹是神女有梦,襄王无心。

    “今晚应是月圆,可愿与郭某月下对酌?”

    郭嘉清越的声音传来。

    “谁?”

    我不可置信的顿了下:

    “我吗?”

    “正是。”

    面前那浅灰长衫肯定的应道。

    “真的……真的吗?”

    幸福来得太快,就像一阵风。

    虽然他也不是没约过我,但平日也只是让我给他弹琴唱曲,泼墨怡情,对饮倒还真是头一次。

    而且他若想有人喝酒作陪,杨修什么的酒友也不在少数,我从不饮酒,他这次怎么会想到跟我一起?

    “花前月下,把盏小酌,不知澄鹓姑娘意下如何?”

    他在一棵树下停住,转身低头与我对视,斑驳的叶影里,他的神色无比认真。

    心中百般开心兴奋激动喜悦,不过考虑到我长这么大从未喝过酒,只好面带歉意的对他坦白:

    “非常愿意!虽然我一直滴酒不沾,但我愿舍命陪君子,不过……可能我酒量不太行哦。”

    “无妨,我准你喝茶,神医昨日赠了我一壶奇茶,你喝正巧合适。”

    这妥妥的暖男啊!

    “谢谢啦,你真好!”

    我像只小麻雀一样欢喜得蹦蹦跳跳,丝毫没怀疑那茶为什么被称为奇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