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杀之妾许祭酒 » 第四十一章:先知

第四十一章:先知

    然后我就回了营帐,结果一直都没见到郭嘉,更别说有和他交谈的机会,直至晚上。

    我乖乖将晚膳带回屋吃,吃完又去找老医师换药,并问了问郭嘉是否来过,医师说没有,我开始担心起来,包扎好之后还在此等了许久,却仍不见他的影子。

    出到帐外,我并不知该去哪里找他,只能漫无目的的瞎逛,这次我穿着兵服,倒也没有吸引太多人的注意。

    走着走着,脑海里突然蹦出他白天那番言论:

    “想暂且留住关羽,好说,仅用二字便可。”

    “哦?是何二字。”

    “貂蝉。”

    只需姐姐的名字,便能留下吕布、留下关羽……何时,我澄鹓二字,亦能让他为之停留……

    郭嘉啊……哈哈……我知有太多红粉,甘愿为你留下……而我,又算得了什么呢?

    “若想投河,这水可不够深。”

    耳边骤然传来他的声音。

    思绪回到现实,才发觉自己正要将脚探进来时这条小河。

    慌忙收回脚往身旁看去,声音的来源还真就是郭嘉。

    见是他,我马上不高兴道:

    “你找没找军医换药,我在那等了好久都不曾见你。”

    郭嘉盯着我,神色冷淡:

    “你担心的样子,倒不像是假。”

    “诶,为何这么说?必须真呀,我真的很担心你!”

    “是啊,恐怕不止是我。任何人都能来分一杯羹,对么,澄鹓姑娘。”

    总觉得他在故意怼我,这两日他的情绪愈发莫名其妙了。

    “明明伤得是腰背,怎么坏得却是脑袋?”

    我更加不高兴地回怼。

    “呵,澄鹓姑娘所言极是,郭某的确坏了脑袋。”

    “你……你又搞什么名堂!”

    他并未言语,沉默半晌,才悠悠开口:

    “到此为止吧,今夜星辰璀璨,你抬头。”

    感受到他的气息突然平静下来。我便未再说出到嘴边的“没心情”三字。

    抬起头,繁星确实璀璨,犹如漆黑绸布上的颗颗钻石,对我们展露着夺目的笑颜。与此同时,那五分圆的半弯月轮,亦泛出温柔澄净的清辉。

    如此动人心房之际,在这建安年间的星辰笼罩中,我与他随意聊着,既不论天下,也未谈千古。

    “不瞒你说,其实在刚来之时,我曾尝试过很多方法回到我的时代,因为那时,我很害怕,也很孤独……那种孤独……”

    “心无依靠的孤独,我懂。”

    他看向我,俊逸的容颜触手可及,一袭蓝衣于夜风中飘忽,月色雕琢着他那清极、雅极的眉目。

    此刻的他,让我情动万分。

    “嗯……”

    我轻轻出声:

    “不过被你收留之后,我竟慢慢发现,我好像,不那么想回家了。在这里,有你的地方便是家……我喜欢这里……”

    我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竟鬼使神差地说出了那句:

    “奉孝,我能……抱抱你吗?”

    我从未与他真正相拥过,此时却鼓起勇气,对他吐露了这份折磨我许久的贪心。

    尽管此情此景万般浪漫,我脱口后,整颗心还是不由得紧张加速。后悔已来不及了,干脆不管他是否同意,伸出手轻轻搂了他一下。

    我的心思很简单,眼下夜色温柔,并无旁人,两心相惜,此番天时地利人和,机不可失。不如借机实现下自己那贪婪的心愿。

    怎料,就当我飞快完成了这个蜻蜓点水的动作,正要放手时,身前那恍若神明的男子居然也伸出了手。他轻轻环过我的腰,把我紧紧拥进了他的怀中。

    耳畔,他声音柔和,掷地有声:

    “这般,才是抱。”

    后来,我们相拥了很久很久。四周一切无言,唯能感受到彼此的心跳。直至我感受到他那昭然的男性欲望,才尴尬地从他怀里挣脱而出。

    风流郎君,受着伤还这么荒唐。

    我白了他一眼,他却只当是没看见。

    不过于我来说,这一抱,已在我心镌刻下了永不磨灭的印痕。

    拥抱结束,我抬眸瞅着他,瞅着他那面向繁星不知在思索什么的俊颜,开始好奇他刚才的举动与言辞到底作何缘故,我不好意思问,亦不敢问,所以只好告诫自己不要揣测太多。

    半月时光转瞬即逝,曹营对军师祭酒一月之内必可止战的预言争议四起。特别是在情报传来袁军一方又补充了大量辎重粮草过后,军心仿佛更加动摇不振。

    就连关羽也神情低沉,常常望着远处伫立。没错,刘备已辞别袁绍前往汝南。

    郭嘉听说了此事,也不禁感叹刘玄德实乃不凡,他二弟关羽斩颜良诛文丑,让袁绍痛失两员大将,他还能自在前往汝南,可见其大才。随即郭嘉看着我问:

    “就算拼尽全力,也改变不了天下三分的结局么?”

    我没说话,因为,我也在拼尽全力,也有想改变的历史。

    “可天下,只有一个!”

    他起身,神色凝重。

    相处到现在,我还是头一次见到他这般愁眉不展的样子。

    真希望自己能帮上忙,如果能替他分担一些忧虑就好了……

    如今,由于敌方运了粮,曹操心中也开始打鼓,着急地将郭嘉唤去商量对策。而我这花瓶也被带着一同去面见曹公。

    “奉孝怎还把美娇娘带来了?”

    曹操看见我,语气中似有些疑惑,而郭嘉却搁置了曹操的问话,他直奔主题,娓娓道来:

    “主公不必心急,袁军可未必用得上这堆粮草。”

    他说的不紧不慢:

    “主公如若信我,仅一字即可。”

    “如何?”

    “等。”

    听见郭嘉此言,我的智商终于在线一回,知道这时差不多也到了许攸背袁投曹之际,正是许攸带来了关键情报,并设偷袭计策助曹操焚粮乌巢,因此确定了官渡之战的成败。

    不得不说郭嘉真是洞彻人心未卜先知,好似早已预料到此事一般。

    曹操一向最信奉孝之言,但如今严峻的形势摆在眼前,他实在太过焦虑,最终转身长叹一声,背对过去。

    换成他的角度,如此忐忑,其实也不难理解。

    就在他背过身时,我小声开了口,虽然声音压得很低,但还是被曹操听见了。

    我偷偷拽拽郭嘉的袖角,小声问道:

    “哎,你怎么这样确定许攸会来?”

    曹操猛的转身看向我,而郭嘉也扭头笑问:

    “哦?我可有说过在等什么,亦或是,等来谁?”

    我先是一愣,随后低头沉默了。

    帐内只我们三人,曹操满腹狐疑地盯着我看,弄得我有些害怕,不由又往郭嘉身后挪了挪。

    “奉孝,澄鹓姑娘方才所言何物?”

    可能看出我的惊慌,曹操没有直接问我。

    “回主公,她说许攸会来。”

    郭嘉清悦的声音透着令我琢磨不透的笑意:

    “具体,还请澄鹓姑娘明示。”

    我躲在他身后,大脑飞速运转,想要组织好语言。我把脸埋得很低,所以并未看见曹操脸上露出的惊诧。

    但听得郭嘉正了颜色,对曹操一本正经地解释说:

    “这便是奉孝当初劝主公留她之由,亦是那日收她入府的真正原因。”

    既然郭嘉都这么发了话,我不能在主公面前打他脸啊,光速梳理了一下三国历史,行不行都得上了!

    “澄鹓姑娘,此话怎讲?”

    曹操再次看向我,徐徐询问。

    我只好硬着头皮简单点明了历史:

    “奴婢以为,军师祭酒所言在理,明公礼贤下士,天下皆知,而袁绍帐下有一谋士名曰许攸,其家人因犯法被捕,是以将会来此投奔,所带情报可助明公一举得胜。”

    过程真的如同郭嘉所说,结局也亦是如我所言,曹操只需等待,未过几日,许攸果然前来,他把袁绍屯粮乌巢的情报悉数道出,并出奇袭乌巢之策。曹操大喜,派郭嘉、曹洪等人据守营寨,亲率兵力五千夜袭乌巢,大败袁军,成功剿灭七八万人,获得大量财宝辎重,最终官渡之战以袁绍袁谭率八百兵败走黄河而得胜结束。

    返程路上,史料记载的不错,曹操对郭嘉礼遇备至,行则同车,坐则同席。他俩共乘一辆马车回去,自然就没了我的位置。

    打算找张辽问问还有没有马车,可张辽也护送着主公的车马离开,而除了他,我在营中谈不上有认识的人了,于是,我只好自己瞎转悠了半天,却没发现还有其他马车,本还想着求哪位大人通融下搭我一载,现在也只得自己靠脚力赶路了。

    正当我发愁时,迎面骑马走来一位面容俊朗的将军,我之前在帐内见过他,他身后,还有几匹没被骑乘的马,应该也是此战缴获之物。

    脑中突然灵光一闪。

    “将军,我能借匹马么?”

    见他已到面前,我也没考虑自己的身份地位,想都没想便脱口而出。

    “你是……澄鹓姑娘?”

    见是我,将军勒马停了下来。

    “怎么,想骑马而归?”

    他看出了我的想法。虽然我不认识他,但他认出了我。即便,我已尽力打扮成男儿的姿容。

    “嗯嗯!”

    我使劲点头。

    “想不到姑娘你还会骑马?”

    他有些惊讶。

    我慌忙摆摆手:

    “谈不上会……就是想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