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东汉末年往事录 » 第七章 董贼篡权

第七章 董贼篡权

    陷阵营击溃乌桓铁骑立了大功。回城以后董仲颖为这几个自己欣赏的年轻人开设了庆功宴。赵子龙虽然战斗力深不可测,但对张文远和小桥都手下留了情,他俩的伤势并没有很严重,加上大桥的月光治疗,基本恢复得七七八八了。董仲颖携四大上将和两大军师为他们接风洗尘。宴席上,高顺把与赵子龙对战过程以及对话分享了出来,吕奉先听后摩拳擦掌,恨不得即时就去找赵子龙打一架。董仲颖和华雄听完都陷入沉思。

    “对于这件事,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战场上刀剑无眼生死攸关,对别人的怜悯有时对自己可能是致命的。”董仲颖的声音依旧那么的雄厚平和,让人很有安全感。“只要能换来天下太平,有些事情和罪恶,我愿意去背负。不过于你们,也许那些过于沉重,你们如果有自己的选择我也会尊重。”

    “哈哈哈哈哈,走上战场的时候就要做好随时赴死的觉悟,不管是敌人还是你们。”华雄永远能把一件复杂的事变得直接简单。

    “不过,我以后还是会尽量减少发动战争吧,有些事情,也许可以通过其他手段解决。”董仲颖想了想,又说道。“最近,我有一个想法,也许到了去推进的时候了。”

    与董仲颖和华雄在一起的时候,高顺总能感受到来自长者的智慧和力量,仿佛很多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在他们口中可以很轻松地迎刃而解。但是高顺还是想做出自己的选择,如果一将成名必要万骨枯,那么自己宁可不成名。如果终结乱世之路一定要血流成河……那么他一定会开辟另一条道路!

    接下来的日子里,西凉军迎来了短暂的安宁与平静。高顺继续每天跟华雄学习刀法和“气”的运用,听董仲颖讲解兵法谈天下大势,跟陷阵营的伙伴们研究如何继续开发好各自的“天赐”特点进行配合。除此之外,他利用闲暇时间花了三天的时间刻了一把宽厚无仞的木刀来替代被赵子龙击碎的那把玄铁长刀,并取名为“不杀”。他自己还不知道,长期使用这为了不再杀人而打造的木刀,为他日后在刀法境界中的突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每天最让高顺兴奋的事情就是围观吕奉先和华雄比武,只可惜只打了三天,都不分胜负,而两人的破坏力实在太大,导致多个城墙和城楼崩塌损坏。由因为害怕两位绝世战神不慎受伤,第四天开始董仲颖就禁止他俩再比武了。(也有小道消息说是修复城楼的费用爆单了。)

    华雄生性洒脱,虽然好不容易遇到一个旗鼓相当的对手,不能继续切磋实在可惜,但也没影响他喝酒的心情。但是吕奉先年少气盛,不能与华雄比武,只能每天拉着高顺和张文远陪他切磋。两位少年此时也都已经跻身当世高手行列,但在奉先手下基本都过不去十招。打了几天,吕奉先觉得无趣,也就不再折磨他俩,自己喝闷酒去了。

    大桥和小桥在这期间也没闲着,一方面在高顺的建议下不断地开发自己的天赐技能,另一方面,作为西凉军团仅有的两名女将,性格可爱面容姣好,竟还要一直忙着应付来自团里各种单身汉的示好。

    张文远除了被奉先没事儿拉过去吊打之外,自己也开始了非常艰苦的修行。他曾经被高顺打败过一次,在跟赵子龙对战的时候同样是挨了一枪,高顺仍能继续作战,而自己却丧失了战斗能力,这也是输了一筹。他不想永远输给高顺,于是咬着牙加倍苦练,把训练速度提到了四倍速。

    晚饭后,陷阵营四人也总是聚在一起,听大桥分享她读过的稀世古籍,看小桥捣蛋卖乖,张文远还会展露一手自己精湛的烤肉技术。四人总是欢笑不断。

    几年后,已经是世间顶尖高手的高顺回忆,这段日子,是他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生逢乱世,这安静又平和的日子,总是不会太长久的。

    一个月后,帝都传来噩耗,御前大将军何遂高被十大宦官高手“十长弑”联手杀害。帝王实权陷入宦官手中,天下震动。董仲颖听闻后立刻召集众将,准备提前施行思忖已久的计划。

    “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即使西凉军实力再强大,终归也只是一个地方军阀,我们能做的事情还是有限的,只有真正得到帝国的认可,获得中央的集权,才能光明正大的终结乱世。”董仲颖的表情第一次如此严肃,给人一种坚定不可动摇的感觉。“但是随着我们的实力越来越强大,我又不想冒然侵犯帝王的权力。也许命运使然,我们终归还是要走上这条道路。少帝不理朝政,何大将军被十长弑联手击杀,帝国已经被宦官完全掌控。终于,到了我们不得不去帝都杀敌勤王的时候了!”

    董仲颖往前走了两步,下达了那个改变了天下走势的指令:

    “明日凌晨,校场点兵,进军帝都!”

    天乱七年十二月,大将军遂高暴毙,十长弑掌权,乱朝纲。西凉军董仲颖举勤王令,西进。七日,破六关,至帝都城下。-------------

    十长弑是十个人,准确的说是十个不完整的人。他们失去了实现人生最大的乐趣之一的能力,便开始从杀人中寻找刺激。他们的刀法并不强大,但是阴狠毒辣,他们个人的实力并达不到当世一流高手的行列,但是联合起来却练成了一套无人能破的杀人阵法。死在他们手下的忠臣良将不尽其数,人们早已忘记的他们的名字,只记住了那个死神一般的外号:十长弑。

    这时,十长弑站在帝都城下,面对来势汹汹的西凉勤王军,摆出了那套天下无敌的杀人密阵,那个刚刚杀掉了天下战力榜第三位何大将军的密阵。身后,是坚固的城墙和几千守城士兵。他们打算先杀掉几个敌军的将领,挫掉传说中不可一世的西凉军的锐气,然后……然后怎么样他们并没有想过,毕竟他们只是十个目光短浅嗜血如命的太监,他们现在只想把刀插进天下第一战将华雄和天下第一军团首领董仲颖的身体里,然后听着他们的哀嚎再割下他们的首级,享受杀戮的快感。他们有绝对的自信,任何人走进他们的杀人密阵里都不可能完整地走出来。

    本以为西凉军出马的会是华雄或者李稚然、阿汜那样战力榜赫赫有名的大将,他们就可以为这个无所不破的杀人阵法再添战绩。但对出乎意料,西凉军前列走出了一个十七八岁的无名小辈,这个少年骑着一匹鲜红色的骏马,手持方天画戟,一脸嚣张不可一世的样子,他一言不发,拍马冲了过来。十长弑有些失落,杀鸡焉用牛刀,但是杀人密阵已经发动,这个威力无穷的阵法,一旦发动,必见死伤。

    不多时,杀人密阵停止,死伤已见:十长弑的十个脑袋一一落地。

    少年战神吕奉先,单人匹马,一招破十长弑!自此,一战封神!

    谁也没有想到,在帝都横行十几年的十长弑,把天下兵马大统领击杀的杀人密阵,在这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面前竟是如此的不堪一击。吕奉先这个名字从此响彻九州大地,少年战神开始了他在历史舞台上光芒万丈的表演。人们意识到,在真正的力量面前,一切反抗都是无意义的,很快,全城守军投降,西凉军团接管帝都!

    进入帝都后,安顿好将领们,布置好城防,董仲颖第一时间沐浴更衣进宫面见少帝。从来长醉不起、不理朝政的少帝这次破天荒地清醒着,他接受了董仲颖的觐见,两人进行了一次持续了三个时辰的促膝长谈。关于此次谈话的内容,后人不得而知,史书上也没有记载。人们只知道,董仲颖出来之后闭关三日,然后就仿佛变了一个人,从此,那个世人仰慕的大英雄大豪杰逐渐沦落为一个罄竹难书的乱世奸贼。

    董仲颖出关之后,做了一个所有人都无法理解的决定:废除少帝,拥立新帝。

    新帝是少帝的弟弟,这时只有九岁。所有人听到这个决定之后都大吃一惊,华雄对董仲颖绝对的信任,知道他这么做一定有他的苦衷,在一旁并不发话。高顺文远大桥小桥年龄还小,不通政务,并不知道废帝立新意味着什么,所以也不便多说。吕奉先一副谁当皇帝跟老子什么关系的样子,自然也不在乎。但是冰神李稚然、火神阿汜、军事李文优和其余众人却开始极力反对。

    “首领,这是有违天命的事情,必遭天谴!”

    “这样其他几大军团就有借口联合起来讨伐我们了!”

    “首领,一定要三思呀!”

    ……

    反而是平时最有主意的“奇谋”贾文和在这一次的会议上一言不发。他大概明白这之间的因果,但是也许一切都很难用对错来形容。

    众人劝谏许久,董仲颖一直保持沉默。

    最终,出乎所有人的意料,董仲颖一反平日和蔼民主的样子,无比坚定地说:

    “你们不要说了,明日举行新帝登基大典!”

    “孤是一个应运的帝王,应的是社稷崩塌、朝代更迭的命运。”

    董仲颖一个人伫立在帝城的至高处,寒风凌烈,他的衣襟却如他的心事一样沉重,纹丝不动。那日面见少帝时的对话又重新浮现脑海。

    “孤这双眼,能看透一切。孤知你是一个胸怀天下,想终结乱世的忠义之人,是当世第一的大英雄,大豪杰。”

    “世人都说孤昏庸无能,但孤只是无力对抗命运!”

    “既然天命使然孤必是亡国之君,现在帝国仍在,你废掉孤!另立新帝!强行逆天改运,终结这个乱世!让这四百年的帝国不要终结在孤的手中!”

    “这一切未必可行,但也许是唯一有机会的方法。”

    “仲颖啊,你可愿背负这一切?”

    天乱八年一月,西凉军团执掌朝政,团首董仲颖废少帝辨,立新帝协,后世称献帝。时人皆惊,称之董贼。-------------

    “呵呵,这个董仲颖真的是傻的可以,竟然想强行逆天改运。”荆州主城大营里,一个长臂大耳的中年男子淡淡地说道,他面目慈祥,声音雄厚,但是说出来的话却让人不寒而栗:“只是不懂人心和权谋啊。白白葬送了西凉军的大好局势!天下骂名,也敢背负,真是傻得可以啊。”

    “既然他愿意背负骂名,我们就再帮他一把,让他永世不得翻身!”长臂大耳的中年男子阴森森笑了一下。“除掉西凉军,让世道乱起来!这样我们才更有机会。”

    “哥哥英明!”一个身长九尺,面容雄武的长髯大汉在旁附和。

    “二弟,你和三弟明日陪我出趟远门,我们要让董仲颖……”

    “彻底,万劫不复。”

    -----------------------------------------------------------------

    番外之大桥往事:

    我有一个妹妹,叫小桥。

    她每天都很快乐,我也希望她能一直快乐下去。

    她不喜欢读书,那我就去读很多很多书,在她需要知识的时候帮助她。

    她想学射箭,爹爹不同意,我就背着她跟爹爹软磨硬泡,还帮她找到了皖城最好的弓箭手来教她。

    她想出门闯荡,不爱远行的我也陪着她,在她犯傻的时候拉她一把。

    我每天都会骂她傻,说她没心没肺。但我心里清楚,我的妹妹才不傻呢,她敢爱敢恨、只做让自己快乐的事情。这比那些每天算来算去患得患失的“大人物”们不知道要强度多少倍呢。

    我也做不到这样纯粹和勇敢,所以我愿意一直守护着她。

    让她的快乐,也成为我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