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什么?我竟然穿越成了国贼? » 第37章 和谈

第37章 和谈

    皇城

    月色清幽而苍白,照射在皇城城墙上反射出清冷的微光。

    慕容安矗立在城头上,旁边只有一个太监提着一盏灯。

    如果没有那噼啪作响的火光,这幅画面不禁会让看到他的人以为时间静止了。

    “陛下,吴先生已经走了。”

    慕容安闻言转过身:“朕知道了,你有看清他是如何出这皇城的吗?”

    “奴才当时只觉得眼前一花,再回过头,吴先生就不见了。”

    慕容安喃喃道:“果然如此嘛。”

    他想起了许多年前的某个晚上,他在王府的阁楼上看着月亮发呆之际,那个男人也是这样悄无声息的出现在了自己身后。

    王府的守卫虽然比不上皇家,但也绝对不是那样一个文弱书生模样的人可以随意出入的。

    更何况自己是文帝的重点关注对象,王府内必然有着一些暗子。

    至今,他仍然记得吴言微笑着对自己说出的第一句话。

    “就这样看一辈子月亮,你甘心吗?”

    他说话时的眼神平静,但仿佛能看透人心。

    不甘心,当然不甘心,否则,自己今天也不会披着龙袍站在这皇城之上了。

    只是今天,那个男人终于走了,就像他来的时候一样悄无声息。

    “陛下,兴侯求见。”

    “兴侯...”

    慕容安沉默,似乎是在回忆着什么,片刻后开口道:“喊他过来吧。”

    “是。”

    不多时,一个男人在太监的带领下快步登上了皇城。

    “微臣上官卫良拜见陛下。”

    慕容安摆了摆手,没有回头看他,开口道:“平身吧,你来见朕,是有什么话要对朕说吗?”

    “陛下,我们觉得吴先生此去赵国为使,恐有不妥。”

    “你们?是你们所有人讨论的结果吗?”慕容安说话时语气平静。

    “算是吧。”

    “你继续说。”

    “陛下,眼下皇城中我们各大世家在先前的行动中损失惨重,刚刚经过统计,这次带来的府兵加上皇城的禁卫军人数合计不到五千。

    而根据先前城防军败兵的战报,离军在前一战并没有损失多少兵力,加之收降的城防军,人数应该不下两万。

    倘若,董蛟不顾伤亡强攻皇城,靠我们这些人即便能胜,也是惨胜。

    到时候赵王大军进京,未免不会成为下一个董蛟。”

    上官卫良说着,突然跪了下去:“陛下!如果董蛟是狼,那么赵王就是虎,引虎吞狼实在不智啊!”

    慕容安闻言,缓缓转过身,目光炯炯的看着跪在地上的上官卫良。

    “你知道吴先生在临走之前跟朕说了什么吗?”

    上官卫良听到他的话,心中陡然一惊,他惶恐的抬起头。

    临走之前说了什么?为什么皇上会突然在这个时候问这个问题?

    慕容安原本没有任何表情的脸上突然挂起了一抹微笑。

    “他说你们这些世家啊,肯定会在他离开之后就联合起来劝朕和谈。

    你们这些世家看似是站在朕这边的,实际各自都有各自的算盘。

    甚至,倘若不是朕提前让你们这些家主带着府兵来到这里,或许你们此刻已经有不少人倒戈向了董蛟。”

    上官卫良听到慕容安的话心中一颤,大声道:“陛下,臣对陛下忠心耿耿,天地可鉴呐!”

    慕容安似乎是没有听到他的话,自顾自的继续道:“吴先生说,你们虽然人在这皇城里,心却在外头。

    因为,你们能有今天的身份和地位,并不是皇帝给的,而是你们家族给的。

    你们每个家族经过这几百年的开枝散叶,已经变成了一颗颗参天大树。

    你们这些家主,不过只是树冠最上方的那一片叶子而已。

    在那你们虽然能看到最好的风景、享受最好的资源,但倘若哪一天你们没了,树依然是那棵树。

    朕现在把你们从树上摘了下来,你们会惊慌,会害怕,会怕下面的树叶顶替掉你们的位置,就像你们出卖你们的父辈一样。

    所以,你们一定会用冠冕堂皇的理由竭尽全力的劝说朕,让朕同意和谈。”

    “陛下!陛下!”

    上官卫良心中剧颤,吴言说对了,眼下他之所以会来到这里,就是因为所有家主都在惶恐和不安。

    一旦外面的世家决定抛弃他们,完全可以重新选择一个家主出来。

    这对于他们而言并没有任何负担,他们眼下所谓的家主地位也不过是慕容安谋权篡位后第一时间册封的。

    他不知道怎么反驳,他激动的跪着行径到慕容安脚边:“陛下,臣愿意为陛下上刀山下火海!忠心可鉴日月啊!”

    慕容安缓缓蹲下,将上官卫良扶起,笑意温和的开口:“我都忘了,上官芊是你姐姐还是你的妹妹?”

    “是臣的姐姐。”上官卫良虽然不知道他为什么会突然开口这么问,但依然恭敬的回答。

    慕容安转身看向皇城之外,悠悠开口。

    “朕依稀记得当年武帝让上官芊在朕和文帝之间挑选一个人作为夫婿的画面。

    倘若她当年选的是朕,或许,朕也不用闹这么一出了。

    去吧,你代表朕,也代表你们世家,代表这满朝公卿去找你的姐姐谈一谈。”

    听到慕容安的话,上官卫良一时之间愣住了,他怀疑自己的耳朵是不是听错了,怎么刚刚还在说自己这些世家劝他和谈是为了一己之私,突然之间就同意了。

    “朕愿意表达出朕的诚意,在祖宗太庙立誓,立慕容松为太子,即便将来朕有了自己的儿子也不会更改。

    并且,等到慕容松成年大典之后,朕就主动退位。

    至于离王,朕愿意敕封他为一字并肩王,将封地调为燕、赵、楚三国,是否出京全凭他心情。”

    上官卫良傻了,彻底傻了,他没想到慕容松竟然会给出那么大的让步。

    如果说立慕容松为太子还可以看成是缓兵之计的话,那么将离王的封地调整为燕、赵、楚三国,意味着只要董蛟心情不好,随时可以领兵威胁天启。

    上官卫良激动的说道:“臣一定不辱使命!”

    慕容安看到他脸上高兴的表情,却立刻泼了一盆冷水。

    “别高兴的太早,他不会同意的,这也是吴先生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