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轶闻 » 第十七章:联络

第十七章:联络

    在家数月,终于听到我师父回来的消息了,我便早早领着张宁上山拜见,听小丫头念叨,师父如今大部分时间都在巨鹿城,一年只回来两三次。见面后他特意单独带我到书房,一本正经的与我对坐,俨然已经把我当作大人......

    师父开口:“难得见你一面,听说你在宛城一带有所作为,为师很为你高兴。”

    我回道:“师父......我本不想落草为匪,可如今这世道,正途实在难走......我初到洛阳城就失手杀了人,逃亡路上遇山匪,辛亏是您和我二位师叔传授我这一身功夫才保住性命,您可千万别和我爹娘说这事!”

    师父拍拍我肩膀说道:“我不会说,你杀人的事、逃跑的事为师也略微知道些,那蹇家之人惑乱朝纲,欺压百姓,死有余辜。你落草只要不欺压百姓,就没有什么好自责的,还有那个邹氏,她的确是个好姑娘......”

    “师父......”我听他提湘姐感到很难为情。

    师父继续严肃的说:“为师要和你谈的是另一件事,世道不平,大汉皇权岌岌可危,该是变天的时候了,如今太平教众发展已逾几十万众,如能联合各地区首领,揽义旗,聚义兵,攻王地,分予百姓,你觉得如何?”

    “我觉得甚好!”我毫不犹豫回答。

    “你真觉得好?这可是掉脑袋的事。”师父肯定是觉得我年纪尚小,意志不坚定才这么问。

    我直起腰来郑重的说:“其实我也不懂什么是正道,我只知道师父是为了百姓苍生,您觉得对那肯定没错。但是在这条正道上我能做些什么呢?”

    师父似欲言又止后嘱咐我说:“你持我九节杖去召集各地首领,以太平道的名义,约定义举之日,将我们的起事方略传达给各地首领。”

    我点点头道:“徒儿记下了。”

    后面的几天,在师父与教中众长老的反复推演讨论下,终于制定出了举事方略:“第一步马元义在洛阳城内召集教众,与城外波才形成里应外合之势,如成事,则大局可定一半。如未成,则失先机,太平教暴露,各地义兵须齐举,张曼成、我和赵弘一众合力攻打南阳,波才攻打洛阳,管亥攻打北平,师父领众堂主合理攻打邺城。举事时间定于184年。”

    师父站在台上高声说:“举事方略非常简单,但是为了这一天,我们足足筹化了十年,这十年我以精血供奉《太平要术》,如今自知时日无多矣,但以我一人生命,以我们这几十余万义军的共同信念,将头顶上这灰暗的阴云吹散,还黎民百姓千秋万世太平生活,又有什么可遗憾的?”师父说罢,众人热血沸腾,呐喊声如雷。

    我记下了师父安排的任务,还有半年时间我就要开启联军之路。走之前我去见了刘备、公孙瓒等人。

    公孙瓒如今是涿郡太守,并且是幽州刺史刘虞的心腹,其权势在幽州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了。王勉四年前也回来了,就在我从洛阳逃走后不久,他说他不喜欢京城那种争名夺利、尔虞我诈的生活,他感觉在我和刘备身边时的自己才最真实。李茂听了他家长辈的话,跟随了曹操,仕途生涯也不像我们先前想象中那般顺利,听说曹操以他刚正不阿的作风得罪了不少权臣,也是经历了三起三落,如今任济南国相,王勉任济南国长史。刘备离开学馆后和公孙瓒也逐渐疏远了,刘备外公去世了,母亲生计再无所依靠,只靠织席贩履为生,所幸刘备在广阳县名望较好,在亲友的帮衬下谋得一口饭吃,我问他是否愿意加入太平军,但被他断然拒绝,他说大汉天下不能为国尽忠平乱已属不伦,又岂能助乱为猖!

    那次他差点与我翻脸,当时我还很不解,后来王勉告诉我,刘备乃汉皇后裔,祖上是中山靖王刘景,我见如此缘故,便从此打消了拉他入伍的念头。

    我托王勉执笔给李茂写了封信,讲述了我这些年的经历以及对挚友的挂念,并约定五年后三人在涿州卢老的学馆相聚。虽然学馆如今早已败落,但它始终承载着是我们内心深处共同的美好回忆。卢老师后来被朝廷招去了洛阳,因其潜心学术,无意为政,故而皇帝授予他尚书郎一职,专为朝廷修书。

    与王勉作别后,我踏上了联络起事的征程,管亥本就在幽州,师父前些日子动员会时他就在席间,另有张牛角、张燕、周仓、廖化等众堂主。此番主要拜访波才、张曼才及马元义三位首领。师父提前已遣书信送达,将三人共召于宛城。

    三位长辈与我见面后表现的非常随和,我与他们详细讲述了师父此番起事的时辰和安排。当然还有最主要的,依照师父的嘱托,我与众人讲述了太平教义的深层内涵,众首领、头目必须清楚我们的起义宗旨和行动纲领,并且坚定认同我们共同的愿景。何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何为“庶民的胜利。”

    此次联络从起初宛城与几位首领汇合,到后面的周边山寨义军誓师,一直持续了两个多月。师父说过,誓要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官为民选,选则为民,百姓不再受压迫,让耕者有田,商者有路,工者有薪。使人人活得有尊严,使百姓安居乐业,使国家泰达、四方景仰。要实现这样一个盛世,就必须推翻如今这个腐朽的政权,要废公除爵,禁止一切特权,实现人人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