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万历 » 第二十七章 不当软柿子

第二十七章 不当软柿子

    酒足饭饱,美色也享用了之后,在座的几位开始了这顿宴席的正事。

    “这次京察不公啊!”

    得到胡应嘉暗示的李贞元突然痛斥道。

    他的话一出,让原本酒席上热闹的气氛突然凝滞起来。

    尹校克制住想要下意识的看向座首的胡应嘉,眼中闪过一丝若有所思。

    胡维新则是有些喝醉了,醉眼朦胧的看着李贞元,没有反应过来。

    “是不公啊!”

    原本倚在美人肩上的欧阳一敬坐直了身体,突然一拍酒桌应和道。

    “两位贤兄,慎言呐。”

    胡应嘉抬起手挥了几下,陪客人的几名美人低下头,轻步离去,在一旁伺候的刘园下人们也悄然出了花厅。

    顿时人影憧憧的花厅,只剩下五人。

    “哼,只许别人做,就不许我们说么!”

    李贞元闻声而知雅意,一把拉住他身旁胡维新的宽大衣袖,将脑袋凑了过去。

    “文化兄,小弟我为你不值啊。

    文化兄的才干众人皆知,御史一任,兢兢业业不说,为了保存文种,还特意花巨资搜集古籍,自费刊印。

    这是何等文化盛事,若非小弟囊中羞涩,也是要赠钱相助的啊。

    文化兄这等贤才,在京察中居然评级下等,真是有眼无珠。”

    “李兄,你……你喝醉了吧。”

    闻着扑面而来的口臭,胡维新眨了眨眼睛,挣扎着想要将衣袖抽回来。

    可惜从小锦衣玉食的他,力气实在不如农家出身的李贞元。

    “文化兄,小弟没喝醉,你看小弟的眼睛,哪里有喝醉的样子?小弟是为文化兄你不服啊。”

    李贞元睁大双眼,满脸通红一身酒气的他,只有眼睛分外清明,不见酒意。

    “李兄,这……。”

    胡维新有些受不了眼前这位同僚嘴里喷出的味道,可世家子弟的风范让他做不到摔袖离席的事情来。

    就在他犹犹豫豫,不知道说些什么的时候,他的肩膀被身旁另一人给挽住。

    “文化兄,你无心官场,小弟是知道的。

    但是文化兄,你可知道,正是因为兄长你行事随心,淡泊名利,才会让人认为是软柿子随意拿捏啊。”

    右手搭在胡维新肩膀上的欧阳一敬,脸上满是对胡维新的敬佩,又充满了对他遭遇的不满。

    “欧阳兄,你的意思是这次京察并非出自公心?”

    胡维新闻言一愣,询问道。

    没有上进心是一回事,但让人随意拿捏又是一回事了。

    想他余姚胡家,虽然家中长辈无人任高官,可这不代表他胡维新是没有背景的小御史。

    他的父祖皆是进士,祖孙三代的同年故交不知凡几,更别说胡维新的母族谢家更是出过阁老的显第。

    如果他受到不公,有的是人为他做主!

    “文化兄你双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怎么会注意到这次京察评级下等,遭到贬斥的人大都是江浙籍的官员,山西籍的官员可是一个都没有!”

    欧阳一敬和胡维新眼对眼,肩膀碰肩膀,交深言深的说道。

    主持这次京察的吏部尚书杨博,正是山西人,被誉为晋党执魁首者。

    “啪!”

    现在轮到好脾气的胡维新愤怒的拍桌子了。

    只见他拍了桌子后,立刻亲切的左手拉着欧阳一敬,右手拉住李贞元,一脸感激的说道。

    “若非两位兄长点醒,我都不知自己成了软柿子了。”

    可随后他脸上闪过一丝无奈,“可京察结果已出,小弟我还能怎么办呢?”

    虽然拿定主意酒席结束回去之后,就写信给家中长辈。

    可这一南一北路途遥远,只怕等长辈为他报仇时,他胡维新已经早早贬谪至外地了。

    “文化兄难道忘了么,克柔兄可是吏科都给事中啊!”

    李贞元立刻扯了扯胡维新的手,用眼神示意那坐在上首的人。

    吏科给事中,掌司言责,纠劾百官,可稽察吏部之事。

    吏科都给事中,则是吏科之主官,掌吏科科事。

    胡维新眼睛一亮,立刻起身走到胡应嘉跟前,深深一揖。“此次京察,小弟受到不公,还请克柔兄帮小弟一把。”

    “文化兄,你我同姓,我向来将你视为同族兄长。

    如今文化兄你遭受不公,小弟我也感同身受。

    试问,如果文化兄遭到不公待遇,却无人愤恨出声,那么人人都将小看我等江浙籍的人。

    那下一个遭到贬谪的可能就是我自己了。

    文化兄放心,小弟我回去就写奏折,弹劾杨博主持京察不公。

    这奏折递上去,华亭公和兴化公见了,定会为文化兄你主持公道。”

    胡应嘉急忙将胡维新扶起,双手握住他的手,义正言辞道。

    李贞元见此一幕,颇有些自得,有了胡维新这意料之中的行为,也不枉他表演一番。

    如此想着,便看向欧阳一敬,只是欧阳一敬并未自得,反而陷入了沉思,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欧阳一敬想的比李贞元要远,此时的他已经开始推导胡应嘉那准备好的弹劾奏折上疏之后,朝中各方可能会产生的反响,他也好分析利弊,火中取栗。

    不然他欧阳一敬也是一科给事中,和胡应嘉乃是平级,凭什么要拉下脸为胡应嘉的谋划做筏子。

    是图他胡应嘉有钱么,还是图他长得帅?

    都是为了名声,都是为了官场进步罢了。

    在一旁观望的尹校,在心中拍手称赞。

    他祖籍虽然是南直隶徽州府,可寄籍京城,自小在顺天府长大。

    父祖有着世袭武略将军封号,兄长尹相承袭了锦衣卫千户的世职。

    参加这次酒席,也不过是应同年的邀请,并不代表他和在场的其他人是一个圈子的。

    依他猜测,这个饭局是胡应嘉倡议,李贞元和欧阳一敬指点迷津,让作为苦主的胡维新开口请求帮助,最后由胡应嘉顺势应下。

    真是好计谋,既有了面子又有了里子。

    胡应嘉承诺要上疏之后,再次开口朝众人说道,“诸位,我等都是科道言官,对朝中不公都有权上书弹劾。

    克柔不过微末小官,怕奏章递上去没人重视,还希望在座的几位兄长看好时机,施一施援手。”

    “还请几位兄弟倒时也帮小弟一把。”

    胡维新也立刻朝几人一圈拱手。

    不提欧阳一敬和李贞元的郑重承诺,尹校虽然答应了,可心中对胡应嘉的行为颇为不屑。

    微末小官以弹劾博名,也不知道成了谁手中的刀,何时会被那持刀的人随手丢弃。

    不过不屑归不屑,身为科道言官一员的尹校,还是会在该出手时就出手,他做不成那出头的锥子,随大流还是会的。

    想必这也是胡应嘉请他过来的原因,需要他联系中立的言官好趁势添油加火。

    尹校没想过要告诉胡维新这是一场针对他的局,大家又不熟,为什么要做好人。

    说不定人家已经猜到了这是个局,而甘愿成为棋子呢。

    能在官场混的蠢人并不多,真的蠢材也活该被人当枪使。

    知道自己蠢也不老老实实在家呆着,还跑出来丢人现眼,真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