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明朝当崇祯 » 第二十章 推诿

第二十章 推诿

    着户部拨付款20万两,10万两疏通河道漕运,10万两交付沈大匠整顿龙江船厂。清江漕船厂大匠确定后,再拨付10万两。

    核查扬州卫、苏州卫,调往龙江船厂,负责戍卫。核查杭州前卫、杭州后卫,调往清江漕船厂,负责戍卫。

    吩咐完王承恩,崇祯对着沈海说:“朕再派两个锦衣卫百户、内监王永祚与你,圣旨到后,户部拨银卿可以自行去户部领取。船厂造船之后,但凡有所需皆可通过王傍傍告知,朕当无不应允。”沈海没想到崇祯这次会如此的重视造船,早已是满脸泪水,谁能想到一个家族坚持了百年的梦想,中间有多少心酸。又是跪下重重的给崇祯磕头说:“草民替沈家,替曾祖谢主隆恩。太爷爷,皇上重新看到我沈家了。今后草民这条命就是皇上的,是船厂的。”

    看着跌跌撞撞出了奉天殿的深海,朱政心里十分感慨,祖上的一句可以让几代人不屑努力,这便是中华儿女留在骨子里的传承。

    十几天后王永祚来到崇祯面前递了份册子。崇祯还觉得奇怪,按照时间来算他们应该早就出发了才对。看了呈递上来的册子,崇祯总算是明白了。

    沈海到了户部之后,户部说虽然皇帝下旨了,但是毕竟船厂属于工部管辖,按照规定需要工部的批文才能拨款。到了工部,工部又说造的是战船,需要兵部配合。兵部倒是爽快答应,表示这本就是兵部分内的事情,但是没有内阁的命令兵部没法私自调兵。内阁又是一个推一个,直到王永祚找到周延儒,在周延儒的支持下才给出条子。结果到了户部,户部又说之前冯梦龙要走了2万两,其他都已经有了定数。告诉沈海陕西积欠户部税收50多万两,当即批了10万两的条子,让沈海去陕西找巡抚衙门催缴欠款。

    一圈下来,搞得沈海手足无措,手里只有10万两的欠条,整日满面愁容。直到王永祚过来催促才知道了事情始末,有了今日的面圣上呈。

    崇祯一顿无语,把六部尚书都招来,结果都是手下办事不利,自己完全不知情。崇祯以御下不严,把六个部堂批了个狗血淋头。离去之前户部下了承诺,虽然没钱,但是砸锅卖铁也会凑齐。

    处理完之后,崇祯把工部尚书曹珖单独留了下来。自从上次微服私访的事情发生之后,崇祯就让锦衣卫调查各个地方物价,造价,风土人情。其中辽东兵器作坊打造一副铠甲只需3两,工部却是花费了11.7两。再算上运输等费用,价格想差了3倍以上。而工部造出的火铳、火炮之类的火器,辽东士兵也不敢用——太容易炸膛了。

    崇祯单独把这两件事拎出来,递给曹珖,曹珖看完吓得跪地连连告罪。现在犯事可不是以前,有人说清一下只是单纯的革职,还会把所犯的事情公之于众。要是让那些大头兵知道了,保不准会把辽东失利全怪在自己头上。

    作为21世纪有良知青年,看着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家跪在自己面前,一边流泪一边磕头,朱政心里别提有多别扭。让太监把他扶起,给他搬了张凳子过来。看着曹珖稍微平复之后,崇祯才开口安慰道:“朕知道卿素有清名,手底下那些官员欺上瞒下,尸餐素位。国朝正值用人之际,念爱卿自为官以来,为朝廷矜矜业业,特许卿戴罪立功:亲自督造一批火器、兵器、铠甲,不可再出现粗制滥造,以次充好。卿回工部之后可告知众人,一个月之内,将朕登基以来所贪墨款项尽数归还。以后尽心尽力办事,朕可以既往不咎。国朝值此多难之际,望卿好好约束部众,好自为之。”

    曹珖想不到崇祯会种种举起,轻轻放下,只是敲打一番,赶紧磕头谢恩:“臣罪当诛,谢皇上不杀之恩。臣必当恪尽职守为皇上分忧。”

    曹珖退下之后,朱政满脸的疑惑,冯梦龙去户部领取2万两,户部当时就批了,沈海为何会有这么多的曲折。一旁的王承恩看出崇祯的疑惑,一语道出天机:“冯梦龙好歹是贡生,封个七品奉銮在情理之中。沈海只不过是区区匠户,皇上封了三品大员,又执掌龙江船厂用人,士林心里恐怕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