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明朝当崇祯 » 第三十八章 封锁边贸

第三十八章 封锁边贸

    既然代王、晋王主动站出来,干脆借着机会,崇祯重提封锁边贸的事情。下面文武百官、各国使节都是面面相觑,好好的怎么又提起这茬,到底还让不让过节。上次提出之时,文官反对的最为激烈,此次却是并不那么积极。他们都知道,蒙古诸部使节也在,最该着急的应该是他们才对。

    果然,崇祯说完,乌兰察、伊克昭、阿拉善厄鲁特等等蒙古诸部纷纷表示反对,表示一旦关闭互市,他们缺少过冬的衣物粮食,部下为了生存指不定会干出啥事。届时就算大明朝重开边贸,增加扶赏费也无法平息众人怒火。武官已经被文官压制一百多年,面对蒙古诸部的硬气,竟然一个个低头沉默不语。反倒是文官里头还有几个硬骨头,兵部左侍郎范景文更是起身对蒙古诸部说道:“我大明朝向来对蒙古诸部恩赏有佳,每岁扶赏费从未短缺。区区女真人口不过数十万,兵卒不超两万。然而去年女真领十万甲胄入关肆虐,一面当抚臣,一面与贼寇勾连,真当欺我大明无人呼!”

    扶赏费名义上是恩赏,实际是土木堡之后明朝已经无力再对蒙古发动战争,出钱安抚。抚赏费包括,互市时,大明向鞑虏买马,除了给予马匹的价格以外,还需给予抚赏费。还得定期另外上交一定的抚赏费,以作拉拢北虏,换取和平之用。崇祯二年初,发给京边各项年例共计45万两,其中仅鞑虏的抚赏费就占了近26万两,有些年份一年甚至高达360万。

    而后转身对着崇祯躬身说道:“臣在通州所练兵士已有所成。臣愿领兵守边,倘若贼兵来袭,臣即便战死亦不让我大明受辱。”

    崇祯明显漏出欣慰之色,不管能不能最后结果如何,至少这话听着提气。兴许是捕捉到皇帝情绪,英国公张之极也站了出来愿意为大明守边,而后武将勋贵众人开始纷纷响应表示效死。

    崇祯满意的点了点头,而后开口道:“我大明向诸部开放互市,诸位又将粮、盐、茶等贩卖给女真,更是为晋商私通女真提供便利。既然诸位如此贪得无厌,不顾君臣之义,朕便在此宣布往后不再有扶赏费。如若不服大可一战,朕岂会怕了尔等,朕不信我偌大的疆域找不出一位冠军侯。若有心向大明,大可依据部落人数上表落实互市数量。大明采购的战马亦可根据诸部所需,以物易物。诸部但凡有志报效大明,皆可入我大明军镇,因公升迁如我汉家儿郎一般无二。”

    崇祯说完,大多数蒙古部落都是不服,当场撂下狠话气愤离去。也有少部分在草原规则下苟延残喘的小部落,或者跟明军比较亲密的还留在当场。殿内的大臣也是面面相觑,在所有使臣面前宣布,话都说出去了即便是想反对也反对不了。自古这些读书人最在乎的就是脸面,特别是在那些被轻视的蛮夷面前。哪怕是宋朝,皇帝在外放了狠话,只要还没威胁到汴京都没人反对。

    崇祯当场便询问太仆卿涂国鼎今年扶赏费是多少,而后将今年的扶赏费全部拿出给八边的守军补发一年军饷。令范景文从中书科、翰林院遴选百人,负责此事。从蓟州镇开始到甘肃镇依次派发,所有饷银都必须士卒本人领取,并登记在册,避免空饷或者被上官贪污。至于辽东镇,如果按照往年惯例,两百多万两的银子根本不够,崇祯只能另行安排。

    一切安排妥当之后,崇祯也没兴致在后坤宁宫接受妃嫔朝贺,让太监通知周皇后,诏谕取消。九边封锁之后对大明影响也是非常大,不仅让建奴获取物资更难,自己往后想要大量购买战马也是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