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穿越明朝当崇祯 » 第三十七章 过元旦

第三十七章 过元旦

    考虑到小冰河时期至少还要十年才能有所缓解,崇祯当即下令年后户部下拨两百万石粮食。由定国公许允祯领五军营马步军三千人运送二十万石,通过陆路往山西赈灾,太监徐本正负责三十万石通过漕运前往陕西。

    魏国公徐文爵是金陵守将,黔国公沐天波在云南,定国公许允祯故意被崇祯支走,京师说的上话的就英国公张之极一家独大。整顿京营在勋贵方面已经具备条件,阻力被无限减小,余下的就看张之极能做到何程度。

    正旦这天,崇祯一大早先到祖庙祭祀祖先。这一环节对朱政来说心里压力还是蛮大的,如果老朱家的这些皇帝知道如今的崇祯不是“崇祯”,会不会从凤阳跳出来。然后从乾清门动身,途经谨身殿、华盖殿,直抵奉天殿,期间会有专人击鼓,王公大臣根据鼓声抵达相应位置,三通鼓响,皇帝已经就位,开始接受臣子朝拜,接下会命人朗读表目,大臣们再致辞。接受文武百官与外国使节祝颂、呈现礼物,皇后则是在坤宁宫接受各家夫人朝贺。

    皇帝接受朝贺之后就是赏赐各种礼物,肯定各部官员在去年的工作。崇祯在大朝会上大肆褒奖温体仁,实现当初的诺言,由礼部右侍郎升为南京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跻身内阁,成为次辅。等赏赐结束,接着是赐宴百官。宴会由礼部负责总体筹划,由光禄寺负责具体事务的执行。根据官职的大小,宴桌分为上桌、上中桌、中桌、下桌四等,当然每桌的饭菜也不尽相同。按照明朝礼制,大宴要行酒九次,期间还要有音乐和舞蹈。比如饮第一爵酒时,要演奏《炎精开运之曲》、《上万寿之曲》,同时还要有平定天下之舞。无论是行酒,还是举箸,都必须由皇帝开头。

    整个宴请足有一千两百多桌,中间还不能离席。过程极其繁琐,与其说是在吃饭,不如说是在折磨人。等这一切快结束之时,王承恩却是从旁递过来一封奏疏。崇祯之前有过交代,不管是何时,九边或是破虏军有关的都必须第一时间呈上来。崇祯看完之后让王承恩把奏疏递给礼部,让其在殿内大声诵读奏疏内容。接到奏疏的礼部一脸懵逼,往年并无这种惯例,无奈只能结果奏疏大声诵读起来。

    刚开始还好好的,无非是陕西围剿取得大胜,基本肃清叛军。结果越念到后面脸色越是难看,直至奏疏念完,整个殿内一片哗然。甚至不少官员已是掩面痛哭,不顾礼仪大骂张献忠。众人义愤填膺,纷纷躬身上奏必须派大军围剿,生擒张献忠凌迟,为天下百姓讨一个公道。

    崇祯当即宣布礼部派遣官员,在受害百姓处建立专属陵园,并亲自题字“忠烈”二字,往后每年清明时节当地官员必须前往祭拜。幸存的百来遗孤由破虏军把总护送回京,安置在十王府内,内廷宫人负责照顾起居饮食。不论男女,国子监安排教书先生统一教授识字。

    崇祯说完,还没等众臣表态,代王、晋王先是不干了,两个人齐齐站出来反对:自己贵为藩王怎么能跟贱民生活在一起。自从宣府晋商被查之后,崇祯暂时还不想处理这两货,一直圈禁在十王府,不想弄的各地藩王人人自危。这些脑子无药可救的藩王,你跟他们讲什么“百姓生养父母”之类的大道理完全没用。他们既然不想住在十王府,那就换个地方,今日之后圈禁在宗人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