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重建罗马 » 第27章 土伦战役

第27章 土伦战役

    法国大革命后,1793年2月,普鲁士、奥地利、西班牙、荷兰、萨丁尼亚、汉诺威、英国成立反法同盟,对法国进行武装干涉。

    而法国内部则是起义不断,巴黎人民推翻了一届又一届政府,虽说每一届政府都有自己的特点,都有自己的学派,但是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都不会打仗。

    1793年夏天,法国国内的保王党在国外反革命势力的支持下,策划了一系列反革命叛乱,企图推翻革命政权,以恢复波旁王朝。

    叛乱迅速蔓延至整个法国,当时法国的八十三省中,就有六十个省发生叛乱。革命政权的威胁,不仅来自政治和军事方面,也来自经济方面:纸币贬值,物价飞涨。这种现象在战争爆发前就已出现,随着战争爆发,情况也更加严重。

    英、荷干涉军从北包围法国北部的重要港口敦刻尔克;普、奥干涉军越过北部,攻占美因兹,并包围瓦楞西恩;撒丁王国干涉军从东逼近格勒诺布尔;西班牙干涉军从南越过东比利牛斯山,成立不久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已经是四面楚歌。

    土伦是一座位于法国瓦尔省南部地中海海岸的城市,在当时是一个小城市,居民仅十几万人。这里地方虽小,战略地位却极为重要;它不仅是个重要港口,还是个良好的海军基地,所以土伦是兵家必争之地。

    1793年8月下旬,盘踞城内的保皇党人为防政府军占领土伦,并换取英军的庇护,竟将土伦要塞和拥有三十余艘战舰的法国地中海舰队拱手交给了英国人和西班牙人,使他们不费一枪一弹就占领了土伦。

    不久,那不勒斯、皮埃蒙特和直布罗陀的军队也相继抵达此地。至九月底为止,土伦的外国军队已达14000人,其中包含:英军3000人、西班牙军5000人、那不勒斯的4000人以及皮埃蒙特的2000人。

    1793年9月上旬,国民公会任命卡尔托将军为土伦前线部队指挥官,负责收复土伦。

    1793年9月8日,法军开始进攻土伦。

    土伦的地形是三面环山一面是海,港口内有英军军舰,周边山头上驻扎着反法联军,地势易守难攻。法军初期的进攻毫无章法,攻了几天,进展有限,法军炮兵指挥官马尔田少校却不幸负伤致残。

    这时候的拿破仑正在前往另一处海防城市报到的路上,恰巧路过土伦的法军阵地,又恰巧碰到了他的同乡兼老朋友萨利希蒂,又恰巧法军炮兵指挥官马尔田少校刚刚残了,又恰巧部队缺少优秀的炮兵指挥官,又恰巧拿破仑是炮兵专业毕业,又恰巧他的老乡萨利希蒂在司令部能说得上话。

    就这样,经历了无数的恰巧,拿破仑登场了。

    9月中旬,拿破仑到达了土伦前线。他很快就发现情况实在令人担忧,这里的炮兵形同虚设,既无足够的火炮,也无足够的弹药,仅有几门破烂的野炮及臼炮。士兵没有最基本的军事素养,既不会使用火炮,更不懂得修理。更不可置信的是,他的上司卡尔托将军也缺乏炮兵知识,卡尔托甚至连那寥寥几门大炮的射程都一无所知。

    作为一名炮兵指挥官,手下竟然没有炮,这让拿破仑很尴尬,但是他没有怨天尤人,开始了他的搜罗计划。

    拿破仑真的要感谢罗伯斯庇尔,此刻的法国正处在罗伯斯庇尔的恐怖统治下,全国上下正在齐心搞革命法庭,军械库、兵工厂基本处在没人管的状态。

    拿破仑派人到里昂和格勒诺布尔等地,搜集一切有用的军械器材,并在奥利乌尔建立了一个拥有八十名工人的军械工厂。另外他还征用了从尼斯到瓦朗斯和蒙彼利埃一带的马匹,在马赛组织生产柳条筐,以解决炮兵的机动性和工事修筑问题。

    弄完大炮,就开始讨论作战方案。

    巴黎政府的方案是:集中一支六万人的军队,不管敌人正面火力如何,都从土伦港的两个侧翼,东、西两方同时发动进攻,先占领反法联军的周边防线,进占法隆山地、法隆、鲁日等炮台;尔后再在土伦要塞附近挖堑壕、筑工事,伺机攻占土伦。

    拿破仑反对这个方案,他认为战役的目的并不是强攻占领土伦,只要能够迫使港口内的英军舰队出港,切断英军与岸上军队的联系,使岸上反法联军失去火力支援,土伦港迟早可以拿下。

    要实现这个计划,只要派出一支人数足够的军队绕道土伦西侧,攻占马尔格雷夫堡(位于土伦港锚地的南侧小直布罗陀高地),在这里构筑炮兵阵地,轰击锚地内的英国军舰,切断英国舰队和土伦守敌之间的联系,迫使英舰撤出港口。

    英国军舰撤出后,土伦港守军就缺少足够的炮火支持,然后将马尔格雷夫堡的炮兵阵地掉头,轰击土伦守军。如果土伦守军攻击马尔格雷夫堡,外围的革命党军队就可以发动攻击。

    怎么样,是不是跟旅顺攻坚战惊人的相似。

    拿破仑极力向卡尔托推销自己的方案,但是此时的他既无名气也无实力,卡尔托始终不同意。后来可能是被说烦了,就大笔一挥,好,你按你的方案办吧,但是前提是我这儿兵力不足,只能拨给你有限的军队,具体人数是四百人,而当时在外围的法国革命军超过2万人

    拿破仑没嫌少,带着这四百人就执行他的计划了,虽然一开始很顺利,但是不久就被打了回来,这是明面儿上的事儿,四百人深入几万人的敌后,想要站稳脚跟是很难的。

    局势依然不乐观,土伦依然打不下来。

    危急时刻,拿破仑的好友萨利希蒂和另外一位政府特派员向巴黎写了一份材料,打了卡尔托的小报告。

    应当说萨利希蒂的话还是很好用的,不久之后的11月上旬,卡尔托便被调往阿尔卑斯军团,接替他的是拉波普将军

    拉波普将军仍然是不听拿破仑的建议,接着命令军队正面冲击。但是跟前任不同,他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胆儿小。

    具体情况是这样的,法国军队正面冲锋,然后被叛军和外国干涉军一批批射杀,为了给法军一点震撼,西班牙军队将被俘的法国士兵脱光,一片片割肉。恰巧这个场景被拉波普将军看到了,恰巧他的副官又在身边阵亡。仁慈的他内心受到了强烈的冲击,不就是打个仗嘛,干嘛这样惨烈呢?

    于是他决定,不打了,下令全线撤军。而此时拿破仑正在率军从侧后方攻击马尔格雷夫堡,等他接到撤退命令时,外围攻击的法军早就撤光了,他差点成了俘虏。

    怒不可遏的拿破仑回来后直接跟拉波普将军干了一仗,。这一事件发生以后,法军士兵中间也滋长了强烈的不满情绪,他们纷纷向巴黎来的特派员提出要求,恳请撤换指挥无能的司令官。

    由于前线官兵的强烈要求,拉波普将军便被调往比利牛斯军团。深受士兵爱戴的杜戈梅将军则接替攻城部队司令职务。

    杜戈梅到来后,便立即和拿破仑等人一起精心做收复土伦的准备。拿破仑为出敌不意、攻敌不备,在反法联军的阵地北面秘密修筑一个炮兵阵地,并用橄榄枝进行巧妙的伪装,准备在法军正面冲击时来个出其不意。

    但是意外发生了。

    11月29日下午,人民代表前来视察拿破仑修筑的堡垒。视察过程,有一位人民代表可能从来没打过炮,很想体验一下打炮的感觉,于是乎,他自命令士兵开炮,让他听听炮声。要知道,这个阵地是拿破仑费尽心血悄么声建立的,而这一炮将阵地彻底暴露。

    第二天拂晓,土伦城内的反法联军总司令奥哈腊将军便率七千人马渡过勒拉斯河,向法军修筑的一系列隐蔽阵地出击,迫使法军从这些堡垒撤退。

    一般情况下,自己修筑的阵地被暴露,敌人打到眼前,指挥官的情绪通常是愤怒、沮丧。但是不好意思,拿破仑不属于这些一般情况。

    在得知反法联军打过来的消息后,拿破仑一边沉着指挥炮兵掩护部队有秩序撤退,并阻止敌人向奥利乌尔方向前进;另一边跟杜戈梅商量,让杜戈梅带领法军的主力军队向敌人侧翼迂回。道理很简单,敌人倾巢而出,侧翼就容易暴露。

    还有更出奇的一招是,拿破仑亲率一支小股部队找到了一条隐密的通道,在反法联军攻击的路线上。等到反法联军路过时,他们就在那猫着,等到反法联军开始发动总攻,他们插入敌人战斗阵形的侧后方,造成混乱。

    拿破仑的初衷仅仅是为了制造一些混乱,迟滞反法联军的攻击步伐,但是他自己都没想到的是,还有更大的意外收获。

    打仗这种事情,中外古今有很大的区别,但是有一点是大致一致的,那就是指挥官通常都呆在队伍的后方,指挥全军作战,他们是不冲锋的,而这次反法联军的指挥官奥哈腊也不例外。

    当拿破仑军队从侧后方出现时,奥哈腊正在他的队伍的后方指挥,正好撞到了冲锋的拿破仑,被生擒。

    与此同时,法军主力在杜戈梅的率领下迂回到敌人右翼,严重威胁敌人退路。反法联军害怕被歼,纷纷溃逃回土伦要塞,让法军一举夺回全部被占阵地。

    这一系列的神操作让拿破仑名声大噪,也推动了反法联军解体的多米诺骨牌。

    土伦的战况很快传遍了各国,糟糕的形势让奥地利不敢冒昧行事,拒绝履行几个月前做出派五千名正规军来援助的承诺。

    另一方面,法军则士气高昂,援军也源源而来。12月上旬,法军总数超过三万八千人,为敌军的一倍以上,而此时他们所认同的战时指挥官只有一个,波拿巴·拿破仑。

    其实拿破仑的战术并不复杂,他军事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火力压制,正面佯攻,包抄侧翼。

    这一思想流毒深远,它的优秀实践者包括但不限于毛奇、施里曼、曼施坦因、古德里安、隆美尔、二战日本陆军。

    其实所谓的闪击战,用的还是拿破仑的这种理论,只不过火力压制由大炮变成了俯冲轰炸机,迂回绕后的任务由骑兵变成了坦克。

    抗日战争时期鬼子打仗也都用这一套,用重炮轰击国军阵地,一部分人在阵地前佯攻,主力部队绕到阵地侧后方发动攻击。你所听到历史课本上众多的十几万日军攻打几十万国军守卫的阵地,国军全线崩溃等案例,都是受制于这种打法。

    解放战争时期我们的运动战,也是这么打的。包括朝鲜战争时期的长津湖战役,都是正面牵制,绕到侧后方发起攻击,分割包围。

    而这一系列打法的老祖宗,就是拿破仑。

    12月14日,对土伦的总攻正式开始。法军使用45门大口径的火炮,集中向小直布罗陀高地猛烈轰击,轰击持续了两天两夜。

    12月17日凌晨1:00,6000名法军分成四个纵队,在杜戈梅的指挥下从南北两翼发动攻击,直扑小直布罗陀高地。第一、二纵队严密监视巴拉去耶和埃吉利耶特敌军去向;第三纵队是主力,由拉博尔德指挥,主攻小直布罗陀;第四纵队是预备队,由拿破仑指挥,准备随时应付紧急状况。

    但战斗刚开始时并不顺利,先是天黑雨大,以及敌人依托复杂地形和残余防御工事负隅顽抗,激烈还击,使得法军伤亡很大。此外,还有整连的法军在黑暗及混乱中迷失方向。尽管如此,法军仍能突破敌军第一道防线,攻占小直布罗陀堡。可是就在进攻第二道防线时,法军遭受来自小直布罗陀炮台炮火的猛烈反击,一次次的进攻,换来一批批的士兵倒卧血泊中。许多官兵开始惊慌失措,有些甚至绝望了。

    就在这危机时刻,拿破仑率领预备队冲了上来,并命令炮兵大尉米尔隆率领一个营进行迂回进攻,出其不意地从棱堡后门进攻小直布罗陀。凌晨三点多左右,该营突入了小直布罗陀炮台,为后续部队开了个缺口,进而使法军夺取了整个小直布罗陀。敌人也深知此地之重要性,所以又进行了几次疯狂反扑,法军都英勇狙击敌军。拿破仑以敌之炮攻敌之阵,并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发挥榜样作用。当天色大亮时,敌人感到大势已去,便放弃抵抗。

    12月17日上午10:00,法军调整部署后,再次发动进攻。经过数小时的激斗后,收复克尔海角。

    在这次的战斗中,法军伤亡1000人,拿破仑也两处负伤;而反法联军则伤亡25000人。但更重要的是,法军仅用十多个小时,便实现拿破仑收复土伦计划的关键一步:攻占小直布罗陀及克尔海角。

    法军在占领小直布罗陀和克尔海角后,便着手改造工事,并迅速调集火炮,将英国舰队完全置于法军火力控制之下,在当天就开始轰击土伦港内的英国舰队。英国海军上将胡德公爵被迫命令舰队张帆起锚,不顾强烈的东南风,在当晚逃离土伦港。

    英国舰队的逃离使土伦守军和保王党分子惊恐万分。就在这漆黑的夜晚,保王党分子成群地挤在码头,大声地向英国、西班牙和那不勒斯的船只发出哀嚎,请求帮助他们逃离这座马上就要陷落的城市,而联军也失去负隅顽抗的信心。

    17日下午,反法联军召开军事会议,决定放弃土伦。当晚联军撤出了法隆炮台和马尔博斯克炮台,并放弃了鲁日等一些多面堡。

    18日白天,法军收复了土伦城外所有的炮台与阵地。是日晚上,法军先头部队冲入土伦城。19日上午,法国大军开入土伦。这座法国南部重要的港口城市,再次收回法国人手中。这大大地鼓舞了法国人民的斗志,打击了保王党分子的叛乱及反法联军的侵略气焰。

    12月25日,国民公会在全国各地举行盛大集会,隆重庆祝法军收复土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