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四大名著合订本之道荣无双 » 第19章:路途遇宋江,文远猜义士

第19章:路途遇宋江,文远猜义士

    最令邢道荣感兴趣的不是他仗义疏财救急困于危难,也不是他伸张正义救弱小于水火。

    最令他感兴趣的是与那个与之同行的张文远在经历了这件事的始末之后居然波澜不惊,既没有对刁蛮吏卒的痛斥,也没有对邢道荣仗义出手的赞许。

    他就好像看了一场司空见惯表演的观众般无所谓。

    对张文远来说,所发生的一切似乎只在他的眼中随意溜达了一圈后便消匿而去了。

    这事并未叩击到他心扉大门,又或者是他并未对这叩击开门?

    “能看出来什么吗?”

    稍稍与张文远拉开些距离之后,邢道荣与颜如玉打开了意识世界的队友语音。

    “一无所获!”

    颜如玉的语气严肃。

    “真的?”

    邢道荣见这书中之仙居然都看不透此人,略有些吃惊。

    “真的!”

    邢道荣恍然:

    “哦?那这不是代表发现了嘛!”

    颜如玉不解:

    “??何出此言?”

    “若是寻常书生,何至于此?此子隐匿志向只如勾践、王莽之类矣!”

    “只不知此子所图是那“复仇吞吴”还是“宏图灭汉”了”

    没想到这邢道荣居然在面前如此掉书袋,学富五车的颜如玉便不屑的撇撇嘴问道:

    “那么请问这二者有何区别呢?”

    邢道荣暗叹口气说道:

    “向来有大志者必行大事,只是当此徽宗朝纲昏庸不堪,以至境内义民四起。确需此类非凡之人收拾朝纲,可也正是此类超凡之人祸患也最为甚,当朝蔡京便是之!”

    “特别,他还是个文士。”

    “刚才挺身而出之前,我亦查观其脸色便见其不为所动。及至面对吏卒卑躬屈漆,其亦毫无波澜。唯其见那押运太监坐轿役使众吏卒之际,我独见其瞳孔有缩放之状,而今思知才觉此兴奋所至也。”

    颜如玉听后默然,不知道邢道荣这个一向粗鄙之人怎会变得如此精细了,竟不像他了。

    “既然人家不愿在我等面前展露自己,便自然无与我等相交之意,待至郓城后便各走一边就是。”

    邢道荣只一味地嘀嘀咕咕,不想却引起了张文远的注意。

    猛然感觉意识中的颜如玉断开了联系,邢道荣发觉张文远已靠着自己身旁而走了。

    “虽说多嘴,只是小可觉得好汉刚才之举有些不妥。”

    没想到张文远如此之说,邢道荣立刻感觉有些不快,但自制的说道:

    “但请文远说说,何处不妥?”

    “好汉自是救助便是,何须多此一举谎称叔侄及欠银一说。乡野之民向来少恩义,好汉如此费心顾虑他们接受与否,不但换不来感激,反而此十数两银子只怕是打了水漂。”

    不得不说,邢道荣这小把戏全被张文远给看了个通透,而且所言亦有几分道理。

    这个人吃人的时代里,顾虑“自尊心”这么个莫名之词,确实有春秋里的宋襄公之迂腐状了。

    可是邢道荣煮熟的鸭子嘴硬啊,他怎能就此认过?

    虽点头称是,但在心中已暗暗斟酌狡辩之词了。

    “文远之知其一,而不知其二也!”

    张文远听此一愣,便道:

    “愿闻其详。”

    “这感激事小,俺行此事却有另一个紧要的目的,那就是……”

    然而,尚未待邢道荣开口说出下句,便被迎面而来的一名骑马奔驰者吸引住了目光。

    要知道,虽这说空中飞舞的风雪虽说已经消散,可路上那融化后又重新冻到邦硬的路面可是极适合骑马的,否则从梁山出来之时,他邢道荣何尝不想带两匹马作为脚力。

    更不用说那来者骑马的速度甚是不慢,其翻马的可能性不言而喻。

    只几息之间,那御者便骑马从三人身边呼啸而过。

    张文远抬眼往那骑马者望去,心下略惊,“宋押司!”

    而邢道荣拿眼去追那人,心中更是愕然。

    “看此人身上泥雪斑斑,原来骑乘技术并不高明。”

    转而这邢道荣心下却又疑惑此人如此水平,又怎敢如此高速骑乘,当真不怕人仰马翻吗?

    然而那骑乘者并未留意三人,就那么呼啸着奔腾而去了。

    见邢道荣的目光一直抓着那人不放,张文远便开口向其介绍道:

    “好汉,此人正是郓城宋江。”

    听说此人名姓,邢道荣更是吃了一惊,在他那由听说所组成的印象中,那宋江可不是会豪迈到在雪地里玩命飙马的啊!

    但眺望那宋江完全顺着他们刚才的来路而去时,邢道荣心中便大概猜到了些什么。

    “原来此人便是宋江,不愧是个急公好义的宋公明!”

    邢道荣伸出大拇指,冲着他的远去的背影大大的点了一个赞。

    见邢道荣的样子,张文远语气平淡的反问道:

    “好汉初次相见,何以得知宋押司急公好义?”

    那邢道荣干脆在路边找了个略能落脚的地方,准备招呼玉君停下歇息歇息。

    放下身上的背包,并未正面回复张文远的问题,邢道荣反而一副神秘莫测的说道:

    “如不出我所料,那宋公明不久便当返回。”

    听到这没头没脑的一句,张文远开始还没有什么反应,甚至还有些不明所以。

    可同样望了望那宋江远去的背影,加上刚才因为他的出现而打断的自己与邢道荣的话题,张文远的瞳孔猛然放大,想到了什么让他震惊的结论。

    “宋公明此去莫非是赶着去解救那些村民的?”

    见张文远一副恍然的表情,邢道荣便知道此人已经明白了自己所说的意思。

    跟聪明人说话还真是省口舌。

    “我们且歇着等他一等,若宋公明稍后返回,我们拦着一问便可知之了!”

    说完,也不再理会那站在路旁胡思乱想的张文远了,邢道荣只招呼玉君,两人开始喝热水嚼肉干去了。

    张文远是个读书人,他读过很多书中大人物急公好义、为民做主的英雄,可现实中他却从未亲眼见过。

    他听说过同为郓城的及时雨宋江的名号,但他以为那更多的是一种对走奸犯科的包庇。

    因为他的经历告诉他,他们草芥向来任人宰割而无人留意。

    更不用说,还有人愿意主动挺身而出了。

    所以张文远不信邢道荣的猜测,不信真有人会为了他们草芥挺身而出!

    遥望着那早已无了人影的远方,张文远闭上了因长时间圆睁而变得干涩的眼睛。

    闭上眼,他似乎看到了逝去妹妹活泼的身影,心中仍在矛盾着宋江来与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