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壹年 » 第十二章 平平常常的日子罢了

第十二章 平平常常的日子罢了

    年前几天,网络上欣起了一股舆论风波。

    C市突然爆发了大规模群体感染事件,年轻人居多,现已造成多人死亡。相关人士称这是由一些野生动物所携带的一种病毒,大家众说纷纭,网络上的各种发言扩散开来,但官方暂时还未发布相关通知。然地方早就采取了措施,全国各地的专家、精英部队都被派往前线,希望可以尽快解决此次事件,但是这次的病毒它不一样。不仅毒性强,传染性也是如洪水猛兽般的扩散到了全国各地,甚至无时无刻都在发生着变异,这一次真的犹如世界末日般了。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去年秋季就有发现这种病例,学者们一直在寻求破解之道,可就是找不到方法,最后只能隔离相关地区和人群。可是这又谈何容易,正值春节,每个人还在喜气洋洋地过着年,现在突然发布一则这样的通告,必定引起不小的轰动。如何在这其中取得最佳的解决方案,眼前的问题实在太多了,他们齐聚一堂,从日出到日落,为了未来的发展,为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他们选择了人民!

    很快C市被封锁的消息就传遍了全国,人们议论纷纷,同时还指出广大群众不要外出聚集,待在家里防止病毒的扩散,这个年最好不要回家了,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就地过年。各地也迅速拉起了横幅,鼓励就地过年,减少传播和扩散,待在家里就是抗击疫情。而随之而来的,网络上也形成了两股势力:有支持的,也有反对认为这是限制人身自由的,挖苦和嘲讽也是不少。

    那一天无数人抬起头望向那片未曾看过的星空,每个人思绪万千,想起了远方的亲人和恋人,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似乎和从前还是一样的。朋友们打着视频电话,互相鼓励,相互道好,仿佛彼此就在身边。

    这一年的春节,天空它暗淡了,没有烟花了,也没有笑声了。

    在我们看不见的暗处,一场无烟的战争已经开始。

    你可以看见医护工作者们奔赴前线,大年三十他们离开了温馨的家,没有对亲人透露任何消息,一个人来到C市,没有人知道这场战役会持续多久,甚至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一去可能就再也回不来了。可是他们是明白的,只要能为人民的幸福而斗争,任何牺牲和付出都是值得的;你也可以看见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卡车载着各地募捐而来的物资,网上人们的加油打气,文艺工作者们为抗疫创作歌曲,全国人民大团结,相信这场无声的战争很快便会离去。这一刻他们俨然都是披上战甲的斗士,感谢你们,逆风而行的人们!

    胡凡和哥哥也是很快了解到了事件的发展,幺姑家里的氛围也变得沉闷起来。如果现在不马上离开,那就要等上非常一段时间,主要是胡凡在外边上学,兄弟俩决定明天就出发。父母也是打来电话,询问情况如何,催促赶紧回来,不然到时候胡凡的开学就赶不上了。问到他们有没有给外公留下一笔钱,答到外公不肯收就走了,两个人听后很是气愤:“他要一(你)莫给一就不给啊,一是真里哈皮哦(傻乎乎的),真里是傻批那类似!”

    哥哥听后也是怒了:“啦(那)我有哈子办法吗,撒子都来怪我!”

    “当时就不要叫一们回记(去),真里(的)是哈子事都做不成!”

    “要得,要得哎,我们马上回来,全是我里错,要得吧!”

    说完就断了电话。父母似乎还没骂够,铃声又一次响了起来,他看都没看直接挂掉。胡凡在旁边目睹了全程,心里也是为哥哥愤愤不平,难道说谁还能预料这场疫情的爆发似的,这能怪谁啊!简直是蛮不讲理,胡凡是越想越烦,越想越生气,可是又有什么用呢?当务之急二人只能是赶紧返回J市了,很快哥哥也是查起了票来,现在很多交通系统都停运了,只有飞机还在运行着,正处非常时期,价格也很优惠。

    两周的时光,如梦如幻似的。

    清晨,手机亮了,哥俩收拾好行李,幺姑早已贴心的备好早餐,其他人都还在睡觉,客厅里三个人对坐,却没有任何交谈。她静静侯着,等待他们用餐,随后把俩人送至楼下,才发现天空一片漆黑。

    附近的公车站距离不小,因此才这么早起来,三个人面面相觑。

    幺姑望着二人,开始嘱咐起来:

    “胡凡,勒里(这里)有俩百块钱,你拿记(去)路上买些七(吃)里。”

    俩人连忙招手拒绝,却被幺姑一眼瞪了回去,也不再多说收在兜里,随后她又转向胡凡的哥哥:

    “一身为家里里长子,莫要和一妈老汉儿吵架,我也晓得一们屋头里氛围不啷个好,但是一还是要让起他们撒,毕竟他们是一妈老汉儿啦吗!还有一,胡凡,也是一样,晓得不,一们俩个?”

    俩个人听得一愣一愣的,点头表示知道了。道别之后哥俩才慢悠悠地向公交站走去,幺姑则在后面不停地挥手和嚷着:

    “路上好森点儿(小心点儿),到咯给我们打个电话,晓得不?”

    幺姑一直以来对胡凡他们都很照顾,以前父亲出车祸住院时,那时候他就一直寄住在幺姑家,所以也对她很是感激。

    俩个人也是热情地回答道:“晓得啦!”

    黑呼的天呢,下着飘飘细雨,雾气朦胧,地上满是积水,兄弟俩缓缓地行走在路上,融入了雾气之中,他们的背影渐渐的,渐渐的,消失了,直到什么也看不见了,女人的脸上却露出了担心的神色。

    然后,街上什么也没有了,只剩下街边的路灯独自散发着微光,或许还会有流浪狗在垃圾桶里翻找着残羹剩饭,或许有人也醒了。

    在这样的季节里。

    坐上公车,闭上眼酆都就到了,哥俩还是先去车站前吃了碗抄手,第五次了,也许会是最后一回,好好珍惜吧。

    买好票,二人在动车站等侯着,大厅没什么人,显得格外冷清,冰冷的铁凳,坐在上边胡凡只感觉异常寒冷。车来了,却也又是个把小时的旅途,历尽千辛万苦,明早出发,二人就在机场附近找了家旅馆安顿下来。由于这些天一直在赶路,两个人身心俱疲,洗了个热水澡才感觉又活了过来。

    全部都是第一次,第一次不和父母回老家,第一次住旅店,第一次坐飞机,所有的第一回都让这个高一的孩子异常的兴奋和激动。哥俩打开电视,各自泡了桶面,享受着这仅剩的惬意的时光。

    第二天,俩人早早地前往机场,那里的一切对于胡凡来讲全部都是那么的新鲜,宽敞的候机大厅,尽管是在这样特殊的时期人群却也不少。哥哥耐心地为他介绍着登机的流程和一些知识,可以看出他对这些是很熟悉的,当然也很骄傲,给自己的弟弟炫耀自然是件很酷的事啊!

    胡凡的哥哥其实头脑不差,但是初中就辍学了,15岁那年随父母来到外地,早早地进厂上班,可是现如今过去了将近10年,他却是一分钱也没有存下来。一直以来胡凡的哥哥就大手大脚的,对他而言能活着就行,绝不会去想明天或者是将来的事情,有时候甚至得向父母借钱,所以胡凡的父母一直看不起他,认为他就是一个废物罢了,对他可以说是厌恶至极。曾经胡凡的哥哥沉迷于网络游戏就一直被他们教育,已经打了好多次,可是他仍然没有任何悔过之心,后来索性就不再管他任其自生自灭,他们眼里胡凡的哥哥就是一个不成器一事无成的家伙。可尽管父母也常常在他面前羞辱自己的哥哥,坏话说尽了,让他不要学习他,可这也只是加深了胡凡对自己父母的厌恶,他讨厌动不动就随意胡乱评价别人的人,更讨厌当面说那种话的人,胡凡的眼里哥哥一直是哥哥,以前他也常常带着自己四处玩耍,那些宝贵的回忆是不会欺骗自己的,他一直相信哥哥终有一天会改变的,而不是在一旁说些什么。

    眼看时间差不多了,二人便过安检准备登机,机场的面积特别大,他们是坐着专属的车来到飞机旁的。不过说到底,这乘机过程并不有趣,首先就是宣布一些乘机注意事项,后面就是几个小时的漫长等待了,由于第一次坐飞机,胡凡还有些不习惯,抵达终点下来后耳朵疼得紧。拿上行李,坐上出租,没多久他们又回到了那个熟悉的地方。

    站在门口就有种说不上来的压抑感,推开门来,父母正坐在床上聊着天,对于二人的回家并没有表现出多大的惊讶,表情甚至没有任何变化。四个人只是简单的问候了一下,拿起手机,一家人陷入了沉默,就是这种氛围,它压得胡凡喘不过气来。

    讨厌它。

    非常时期,很快啊,相关部门就找上门来了。哥俩的乘机记录早已备入后台,根据现行政策从外地返回的人群要进行隔离排查,少说有一个星期,似乎还是一个人一间房的样子。这让胡凡挺兴奋的,可以独自一人独处,少去父母的唠叨和争吵,正是他所期待着的,哥俩去村委会填完表后就在家等候即可。但最终的结果却是让胡凡大失所望:临时通知不是从高风险地区来的人居家隔离每日上传自测体温即可。

    不得不又一次忍受了,只希望这场疫情可以赶快消失。可现实是哪有这么容易就结束呢?纵观人类发展史上的那些流行性疾病,试问哪个是很快就消失的,无一例外都是迫害人类许久之后才慢慢淡出我们的视线,这次的疫情将会是一场持久的战役,这对群众和国家都是一次巨大的考验。为避免疫情的扩散,村委会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每家每户上门送菜蔬,厂里的食堂也每日准备三餐送至宿舍,大家每天除了睡就是吃,什么都做不了,虽然很想出门,但是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现在是真正意义上的躺着就是为国家做贡献呢。可尽管如此,还是有些冥玩不顾的家伙不听劝阻,大街乱串,聚集用餐娱乐,导致了一系列的大规模感染事件,对社会造成了许多负面的影响,那段时间里,如果你有关注本地的公众号,相信相关部门每天都会公布一些消息的,当然大部分人能够做的就是待在家里,这就够了。

    眼看离开学也不剩多少时间,学校也终于发出通知,课本直接寄到学生家里,至此,网课的时代拉开帷幕。

    一个星期后,胡凡开始了网课之旅。每天早晨都可以看见班主任在群里@所有人,一样还是七点就早读,大家不得不打开摄像头,对着手机电脑,手拿书本忘我的背诵着,语文,还是英语?亦或是其他的什么。而后则是一天疲惫的课程,上课时大家想来是对着屏幕瞌睡,听着任课老师的声音真的很有睡觉的感觉啊,虽然胡凡大部分时间还是认真听课的,但也总会有精力疲乏的时刻,有些无感的课:什么生物,地理啦,也是倒头就睡。有办法吗?没办法啊!这便是网课时代学生的样子,即使老师偶会有点名抽查,问问题,不过这也阻止不了孩子们的梦乡。

    这样的日子一复一日,似乎是没有尽头的,大家也开始盼着开学了,胡凡比任何人都要渴望着。这才过了几天他就已经受不了了,胡凡的家可不是本地人那种拥有属于自己的房间的,那只是工厂里提供的宿舍罢了。一日三餐和父母待在一块儿,他们的脸色都一清二楚,他们吵他也只能忍着,有什么办法呢?父母似乎根本不在乎他的学业似地,自己在那里上课,两个人在旁边叽叽咋咋,要不就是手机外放大到吓人,这么喧闹的氛围下,试问谁能学的下去,他只希望他们能赶紧去上班,待在家里只让他心烦。有时候实在忍不了了,吼他们几句才安静下来。一段时间后,疫情减轻,大家又可以出门了,父母就在楼下厨房烧菜,下去吃饭,看到两个人又在吵架,肚子没得到缓解,只有一股怒火。

    两个人在那边拳脚相踢,打得不可开交,父亲抡起拳头砸向母亲的脸庞,重重地踢倒在地,又抓起她的头发,力气一大,母亲额头上的发丝一瞬间滑了下来,这样的场景胡凡从小到大不知道已经见了多少回,他想把这习惯,但是他不能,内心泛起了巨大的涟漪,只觉得世界崩塌,看着怒目相斥的俩人,只觉得可笑,他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反正迟早他们会停下来的,他这么认为着,因为以前也不过如此罢了。一个人,被子捂住头假装已经睡着,听着两个人愤怒的言语,只能独自落泪。那个时候他就很羡慕哥哥,早早地离开了这个地狱般的地方,不像他,还要天天忍受这种痛苦,心情不好就向自己发脾气,想反驳骂他们,身体却忍不住颤抖起来,他害怕了,惧于父母的威压,能做的只是顺从,这已经成为本能了。但是今年哥哥在厂里上班,身为长子的他自然不可能放任不管的,回来看到这样的场景后也是赶紧去劝阻俩人,在邻居的帮助下两个人得以分开,母亲却仍然不罢休,嘴巴里口吐些不堪入耳的话悻悻离去,父亲也被激怒了,像头发狂的狮子般拼命怒吼着,眼看就要挣脱人群,大家赶紧拉住,这场闹剧才得以停息。

    胡凡跑过去劝导母亲,得到的却是辱骂和一个疯癫的人。

    “你过来干些什么,我刚才在那边被打的时候怎么不过来,真白养你们了,全是群白眼狼,要你们有什么用,老子今天就搬出去了,离婚!看看你们将来是个什么屁样子,迟早饿死你们,那个老家伙也不是个好东西,我死也要咒死你们!”

    胡凡一时间也是没有反应过来,稀里糊涂的就被乱骂一通,明明自己就是想过来谈一谈,说说话的,他也想帮帮她,自己做错了什么事?凭什么我要被这么羞辱,我日一马(骂人的脏话),谁TM的想管你们,爱咋样你们咋样吧,老子不管了,我招谁惹谁了,滚吧,全TM的给我滚蛋最好,赶紧离婚,别天天像是我欠谁几千万似的,谁想看你那副面孔似的。走哇,全都走哇,越远越好,最好是就我一个人,我TM宁愿自己是个孤儿!

    回家,回个屁的家,呵呵,什么家是温暖的避风港,骗人的,全是骗人的!这一刻,胡凡崩溃了,他倒在地上,什么也做不了,只能看着眼前的人们,我到底要怎么做才行呐,如果真的有神的话,你可不可以来帮帮我啊!可是说到底,自己能做些什么,去幻想吗?他只能继续着这样的生活,每天在桌前听课,但是一个字也学不进去,现在的自己就是一副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每天吃饭还得看着他们难看的脸色,饭桌上大家都沉默不语,已经压抑到底,他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有多久,也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哪天想不开做些蠢事。他想过很多很多,爬到高楼,闭上眼一头栽下去,世界清净了;也可以买些安眠药一睡不醒;割腕放血,离家出走,饿死自己,他想得多,可是却不敢做,在死亡面前,他,胆怯了。

    可尽管这个世界就是这么让人伤,时间却还是会抹平一切的。一个月后,父母和好了,和以前一样,似乎这件事从未发生过一样。可是你知道这对孩子的内心造成了多大的伤害吗?从小到大多少次了?有谁考虑过自己的感受过吗?如果有机会的话,哪一天可以去见见心理医生的话,我想,胡凡,他,已经疯了。

    一个看似健康实则心理扭曲的人,他也渴望着一个美满的家庭啊,他也是渴望被爱的啊!

    课也还在继续着,毕竟也过去一个多月,胡凡的心境也慢慢平静了下来,指针又转起来了。上午语文课,学习白居易的长篇文章《琵琶行》,出于好奇胡凡上网搜索,不想却发现一首同名歌曲,前奏一响起,便被吸引了,老师又正好要求背诵,欣赏完之后,胡凡觉得自己从音乐中获得了一丝救赎。做完作业,基于他天生的对于音乐的敏感,很快便掌握了这首歌,急于展现实力的他立刻上K歌软件进行了录制,反反复复好多遍直到自己满意才上传,也是得到不少人的点赞,内心成就感十足,少年笑了。

    第二天感觉还不过瘾,于是便在网上和人互相K歌,过了好久他才心满意足的退出软件。这只是一件小事,却从此改变了胡凡的生活轨迹。晚上晚自习,胡凡发现手机亮了起来,登录K歌房发现白天一个和他比赛的女孩儿请求添加好友,这个年纪的他自然是想都没想就同意了,于是俩人便在上面聊起了天,了解了彼此的爱好兴趣,就连家庭环境都是如此的重合,他感觉找到了知己,于是便提议互加对方的QQ,这样更加方便。备注好名字,就这样成了朋友。

    女孩儿是个胆小孤僻的人,在学校几乎就是一个透明人,但是她又害怕一个人独处,害怕一个人回家、吃饭,胡凡听后也是很担心她。自己虽然内心脆弱,但是表面上还是个很乐观开朗的人,交朋友这一方面还是很擅长的。通过胡凡的积极开导,一段时间后,女孩儿也变得乐观起来,朋友也多了,人也自信起来,她很感激胡凡的帮助,二人的关系自然也是更加好了。

    两个孩子报团取暖,可是这火光也是很旺的呀,不是吗?

    至此,胡凡生活的天空也放晴了,因为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真命天女,俩人约定将来一定要走到一起,等高考的时候他们选择报考同一所大学,那时便是二人见面的日子,为了美好的未来,俩人就这样互相打着气,为他们共有的未来努力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