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亡朝 » 第九章 变革的第二天,应当以变革者的死去结束

第九章 变革的第二天,应当以变革者的死去结束

    这些起义的纺织工绝对不是第一次这么干了。

    卓后人在被两名家奴警惕着的同时,安静的听着从门外传来的声音,如此想到。

    徐二最终还是没有对抗到底,这让卓后人有些可惜。而当徐二打开大门后,那伙纺织工也并没有冲进府邸里,也许是什么规矩,也许是他们害怕府邸里有埋伏。

    卓后人觉得是后一种可能,但他希望是第一种可能。

    一名纺织工们派来的代表和他身旁的两名负责保护他的人站在了门外,没有踏入府邸一步,只是注视着府邸内部的情况,然后大声宣读了关于《扬州临时管制条例》的内容。

    大概内容就是,由于街面上仍然存在着部分暴力冲突及残存的抵抗力量——听听这说法,不知道的还以为那些官兵才是反贼,纺织工们才是官兵呢!——,可能会对无辜民众造成安全威胁,因此,他们希望民众们能够在家居住三天,不要出门走动。

    之后纺织工们会安排人挨家挨户调查情况,希望各家能够自己提前准备好信息收集,包括各家人口数量,身份,工作和存粮。

    纺织工们会在这三天内给予各家一定的补偿和粮食给予,防止一些惨剧的发生。同时,也希望各家能够给予他们谅解和配合。

    然后是一些具体的交接安排和新规则的内容,比如如果家中有人生病该怎么办,家中此时仍有家人不知去向该怎么办的......纺织工们会尽力协助,总之就是他们也不想毁了扬州城,这件事情结束后,大家还是要过自己的生活的,因此,大家互相帮帮忙,你有困难找我们,我们也希望你能安静待在家里别闹事,和平相处过了这几天就好了。

    最后,这名纺织工使者还特意警告了一下徐二,说扬州知府和大多高层官员都已经跑路了,议会也放弃了同他们武力对抗的打算,现在扬州城内已经没有成体系的反抗力量了,希望徐家不要做出一些鲁莽的行动,害了全家。

    “......还有,天朝法律,是禁止奴隶的,注意点。咱们可不是那扬州知府,收了你们的钱就不管不顾了。让咱们抓到把柄,少不了会把你们抓去公审的。”

    “在下知晓,这些人都是我家家人和雇工,这兵荒马乱也不好出去,我家收留庇护这些人,也是我家兄长的一时善心。”

    “你们徐家的名声,咱也是听说过的,善心,狗屁,你们给我注意点吧,就算是你们家人,让咱发现了你们有虐待的情况,也保准你们徐家完蛋。”

    现在是我们在统治这座城市了。

    纺织工们如此宣告。

    真是一出好戏。

    卓后人想笑,但他暂时还没有向那些纺织工们寻求帮助的想法。

    虽然他看出来了,那几名纺织工正是知道徐府里面有些问题,以及想要拉他一把才故意说的这些。

    但是嘛......

    他好歹是个穿越者,偶尔也是会有些傲慢的想法的。

    兵荒马乱,扬州城的旧制度已经崩溃,新的制度还没有得到如徐家这样的旧制度既得利益者的认同。

    这不挺好的吗?

    反正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叫做乱世出什么来着?

    总之不是什么好词。

    ......

    “里面那小子一看就是被挟持了吧,要不要想个法子给救出来,然后让他指认徐家?我们顺手给徐家办了?”

    “别多生事,我们大部分的劳工兄弟只是希望日子能好过一些,他们不是真的想要管理扬州的。还是等一等吧,我听说李先生已经过了山东,最多半个月就会到扬州,到时候我们请李先生替扬州做主,更方便一些。”

    “也是,还是等李先生来吧。”

    几名工联出身的民兵如此交流这,身旁走过了一队从纺织工中挑选组织的民兵。

    他们的人手其实很少,包括了工联出身的成员总计不到两百人,还有由工联发动的两千五百名纺织工,在江都起义成功后,又有大约四百名纺织工加入了他们,组成了大约三千人左右的民兵队伍。

    这就是如此这伙占领了扬州城的纺织工,全部的兵力。

    在扬州城入手后,一千人被重新调回了江都,开始着手改造江都纺织产业,并恢复生产秩序。而两千名民兵则需要留在扬州维护秩序,这很麻烦,民兵们的数量不足以守卫每一个重要地点和封锁每一条街道。所幸扬州城里,工联联系了不少支持他们的市民,通过市民的情报网,加上民兵们分为十余个小组,交替巡逻,勉强保证了扬州城的秩序。

    就如卓后人所猜测的一样,纺织工们的确没有试图毁灭什么的意识,甚至在绝大部分纺织工的意识里,他们的行为也绝对称不上是造反。

    他们只是想要得到社会公允,但有些人在他们希望得到社会公允的道路上阻止了他们,于是他们用了一些暴力手段冲破了障碍而已。

    他们这是在武装上诉。

    因此,抱着这样想法的纺织工民兵们,多半都被严格的约束了起来,他们也自然的接受了约束。抢劫,猥亵等恶性事件不能说完全没有发生,在至少都在民兵们的互相监督和工联成员的压制下,往往起了一个头就被按下去了。

    至少可以这么说,现在的民兵们,在纪律性上大概比野战军的士兵都好。

    纺织工们认为自己只需要坚持半个月,那位李先生就会来到扬州,带着天子的圣旨,好好的教训一顿那些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然后自己等人就会把扬州城交还出去,自己回到工坊做工,工钱会上涨,工时会下降,可恶的工坊主也不能再欺负人了,一切都会变得更好。

    这样的想法,连工联成员们也不觉得有问题。

    工联成员们虽然对扬州劳工的处境感到同情,也认为如今的劳工待遇很差,但他们从不认为这是天子的问题,这肯定都是天子下面的官员们蒙蔽天子,私下做出的恶事!

    说到底,天子不是还设置了他们这样一群人,替受压迫的劳工们做主吗?这就说明,天子是好的,是下面的官员有问题。

    他们要做的,就是打倒那些有问题的官员,让天子为他们做主,让曾经的盛世继续延续下去。

    “......话说,不是有报纸在说吗?陛下好像现在身体很不好的样子......”

    “阿大!你说什么呢!陛下是真龙天子!陛下不会......”

    “我知道,我当然知道!我也不希望陛下,那个什么,但这不是报纸都说了吗?陛下已经很久没有露面了,万一呢。”

    “没有万一!再说了,就算陛下真的归天,也有李先生在,李先生会为我们做主的!”

    “可李先生不姓朱,也不是太子啊,如果以后的皇帝对咱们不好怎么办?”

    “李先生也可以姓朱,而且......文春,你怎么看?”

    “我觉得吧。”

    被称之为文春的青年抬起了头,一路上都沉默寡语的他,对于这个问题思考了一会儿,却并没有采取回避的选择,而且认真的说到:

    “不管是陛下还是李先生,就算他们不在了,我想,他们都不会希望我们往后就不打倒贪官污吏,在受到压迫的时候不去再一次占领扬州的。

    我觉得,他们应该是希望我们能够继续做下去的。

    不管皇帝是谁。”

    绝大部分纺织工们仍然寄希望于他们的皇帝,他们的李先生能够为他们做主。过去的历史告诉了他们,这样做是行得通的。因为这个国度的统治者,是永远会站在他们一边的。

    可是,以后呢?

    仍然有着一些人,一小部分的人,他们尝试着抬起头看向了未来。他们的思考并不完善也不一定正确,但他们正试图,虽然困难,艰巨,但仍然希望向前走一走。

    毕竟,他们总不能永远跟在前人的身后。

    毕竟,他们不能永远的顶着一个皇帝向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