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亡朝 » 第九章 年轻的人们意气风发

第九章 年轻的人们意气风发

    “哇!金瓶梅!”

    “怎么了。”

    “这在我们时代可是本名书,可惜我回不去了,不然我至少可以跟人吹,说《金瓶梅》是在......呃,现在是公元几几年来着?”

    “西历一五六六年,正德元年是西历一五零六年,你把正德纪年加上一千五百零五就是西历纪年了。”

    “哦,一五六六年,反正我可以说《金瓶梅》是一五六六年写出来的了。”

    “你那个世界的历史可不一定是一五六六年写出来的。”

    “......好像也对。”

    卓后人颇有兴趣的看着书铺里的书籍。

    作为天朝最繁荣的城市,苏州书铺里的书,自然也是最齐全和最时新的。李贶生来这里是想要收集近几年苏州本地报纸,只不过书铺一般也就保留一年份的报纸,再往前的就得去找一找了,所以倒是给了卓后人到处看看的空闲。

    卓后人之前也去买过报纸和书,只不过那个时候为了避免被徐举人看出问题来,他是很谨慎的确定了有自己要的书后,直接去书铺买了就走,也没有多待。

    所以,卓后人还真不知道这个时代都卖什么书。

    他看见苏州的书铺将书籍分了两个大类,是按照文法分了,一类引经据典,不少用语相当的复杂,有种文言文的感觉,反正卓后人是看不懂的。

    另一类则比较接近于卓后人印象里的白话文了,只不过很多用语习惯仍然不同。

    其实大部分书在卓后人看来,除了图个新奇以外,也没太大的意识。毕竟受认知所限,很多人写的东西对于出身于信息时代的卓后人来说都太过低级了。甚至有本写海外的,基本上也是作者完完全全的臆想,和马可波罗的游记差不多,对西方的描述都是乱七八糟且与现实完全不符的。

    比如卓后人看到有一本书,就直接将东周时期生套在了此时的欧洲上面,作者在里面写教宗就是天子,那些欧洲的国家都被作者套到了什么楚国,秦国的身上。

    嗯,很明显能看出来的是,作者大约和尼德兰人关系不错,把尼德兰写成了春秋霸主齐国一样的国家......不过卓后人记得他听李贶生说,好像现在尼德兰已经被西班牙征服了来着?

    “你们这几年的报纸怎么对海外的事情怎么上心啊,军队跟日本打了五年,我连一个战争结束的报道都没看到,怎么这满篇都是泰西怎么怎么了的报道。”

    “哎呀,这不是大家都在想着去泰西赚钱吗?听说又有家商会组建了船队,跑去泰西卖东西了呢,拉了两船瓷器,卖了好几十万两呢,回来后又说要发债了,这次发债的返利有足足三成多呢!我都买了五十两的债,把棺材本给砸进去了。再说了,和倭国打仗......大明哪年不打仗,跟倭国打仗有什么好说的,反正又不会输。”

    “......不,打输了哦。而且,万一亏了怎么办?”

    “输了吗?唉,也无所谓,反正之后也能打赢......还有,怎么会亏呢,就算真的亏了,反正商会承诺过要把本金还给我们的,大不了他们多跑几次,总能赚回来的嘛......”

    啊,怪不得会有这种介绍泰西的小说。

    卓后人听着李贶生和书铺老板的交流,突然想到。

    如果连一个书铺老板都忍不住掏出了足足五十两想要参与到这种事情里去了的话,那可就真的和那个大萧条的著名笑话一样了。

    当一个街边给你擦皮鞋的小孩都在向你介绍股市的大繁荣时,你就应该明白,该跑路了。

    这个时代还不是大萧条的时代呢,没有电报,没有相机,没有蒸汽轮船和成熟的环球航线。老式的风帆船和浆帆船的极限航行能力极度不稳定,运气好的可能从斯德哥尔摩一路跑到广州,运气不好,刚出港口就沉了。

    天气,海况,沿途国家和地区的稳定,这些都影响了这些时代的商业贸易和信息的流通,导致了人们对于外界的信息获取极度困难,基本上全靠想象力构建。

    于是,也导致了欺骗是如此的简单。

    只需要简单的说,泰西有很多人,有市场,那些落后野蛮的泰西人占据着肥沃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手上空有大量的财富,却如同傻子一样就等着中国人跑去把茶叶,丝绸和瓷器一股脑的卖给他们,然后就能收获数不尽的财富。

    从逻辑的两头来看,这的确倒也是真的,但中间的过程却被省略了太多了。

    大概在这帮人的想象里,所谓的海贸就是一艘船载着货物出发,在海上飘个几个月,然后到了泰西随便某个国家的港口,就有一大堆蠢货商人把金银珠宝或者什么香料之类的堆满港口,等着中国的商人一来,双方就互相交换,中国人载着满船的财富再回来吧。

    真那么容易就好了。

    不过也能理解。

    钱庄不放贷,大多数中小型产业和新兴产业无法扩大规模,创造不了新的价值,旧型产业和大型产业的增长又极其低效。苏州的经济在这种停滞中已经持续了很久了,此时突然出现一个市场,号称他们潜力很大,可以随意发掘,那的确是会引起很多人的狂欢的。

    “有想买的书吗?”

    “你们这个时代的小说没什么意思,感觉如果以后我被你软禁了,估计得无聊死。”

    “你可以玩桌游。”

    “桌......我那位前辈可真是够闲的,还把这种东西给搞出来。”

    “高端的娱乐商品和奢侈品的流通至少能够让上层人把钱给吐出来,而不是存着,反正我也不拒绝这一类商品的流通,而且,这些娱乐商品本身也是文化委员会那边负责的一部分工作,有政治意义的。”

    例如要捧海军打压陆军的时候,就出一大堆海战游戏,要强调和平时期经济建设了,就搞一大堆经营游戏。

    这些被定义为中上层高端娱乐商品的东西基本上只面向少数市民阶层和商人阶层,但也足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政治局面了。

    不如说,政治局面就是在各种各样此类细小的变动中积累优势,然后形成推动力的。

    至于朝堂之上玩辩经和勾心斗角的那种政治手段......不能说没有,也不能说没用,只是李贶生有自知之明,玩那种东西他被整死几十次都不一定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所以他从一开始就不碰这些东西。

    一个本质就是希望天天躲在自己的家里宅着,然后每天最多按照固定时间和路线散步的家伙,就别想着去玩这种‘大人’的游戏了,还不如乖乖躲在家里探讨探讨死亡的价值和苏格拉底喝毒酒对于人类的意义呢。

    而不是被半路拉出来做事。

    “那走吧,我给你介绍个人。”

    “......我们现在的关系理论上来说应该算是敌对来着吧?毕竟你还想囚禁我。”

    “跟我给你介绍人有什么关系?而且,如果你对囚禁的事情那么在意的话,你也可以去赌那些旧时代的傻逼们会不会接纳你。”

    “......那还是算了,我好歹也是知道四一二的。”

    “说什么鬼话,我可不知道你们几百年后的事情。”

    “看样子那位前辈没和你说这些近代的事情啊。”

    也是,毕竟说了也没什么意义。

    卓后人想到。

    这个时代大概也没有进步到会发生四一二的地步。

    不管怎么样,至少这个时代还没有经历过百年黑暗。

    现在,世界正年轻。

    他们正意气风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