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枭雄的江湖 » 132 冯唐讽文帝

132 冯唐讽文帝

    时间还得回到公元前166年。

    这一年,匈奴老上单于单边撕毁“匈汉友好”协议,举兵进犯云中(今内蒙古)。

    云中郡守魏尚,率军拼死抵抗,一次又一次把匈奴铁骑,阻挡外雁门关外。

    历史总是高度的相似,魏尚终因为杀敌数量有误,被朝中文官们抓了把柄,拉进了军事法庭,又被送进了云中监狱。

    云中军区,一时间群龙无首,匈奴大军长驱直入,边关叫苦连天。

    为了消消匈奴进犯之愁,汉文帝刘恒同志,准备让办公厅主任(中郎署长)冯唐同志,陪他下乡调研,看看这几年农业发展的喜人前景。

    在得知冯唐原籍赵国后,汉文帝大喜过望,先是问冯唐知不知道李齐,接着又给冯唐普及起了赵国名将李齐,在巨鹿之战中,领导赵军跟秦军大战的故事,还说自己要是有李齐那样的名将就好了。

    冯唐一听就笑了,“李齐算什么?跟廉颇、李牧是一个级别吗?(尚不如廉颇、李牧为将也!)”

    汉文帝:“如果我大汉有廉颇,李牧,就好了!那样匈奴之患,何足畏惧?(吾岂忧匈奴哉?)”

    接下来的对话,让汉文帝大为汗颜,想不到冯唐一把年纪,还是那么不识时务。

    冯唐:“把廉颇、李牧给陛下您!陛下也未必用得好他们?”

    温文尔雅的汉文帝的修养,还没有高到可以让冯唐这个办公厅主任(中郎署长),在他头上颐指气使,而不发火。

    话不投机半句多,汉文帝扭头就走了!

    几天过后,汉文帝刘恒同志,觉得自己这个皇帝是不是有点窝囊了!连一个副部级干部(其实冯唐当年的地位,没有办公厅主任那么高),也敢打击他这位九五之尊。

    于是,汉文帝备好了课,就把冯唐叫来,准备好好给他上一课。

    汉文帝:“说吧!为何当众侮辱我?你是以为我不敢杀你吗?(吓唬他)”

    冯唐:“我不过实话实说而已!只不过陛下没有听完我的话,所以觉得老臣在侮辱你!”

    汉文帝:“那你就说说吧!”

    接下来的时间,不是汉文帝给冯唐上课,而是刘恒同志又被上了一课。

    冯唐老师这一次上课的内容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从》,冯唐用廉颇、李牧拥有绝对领导权时候的典型案例,分析了两位战国名将为何能战无不胜。

    又给刘恒讲了赵括的纸上谈兵的故事和分析了赵王迁即位,郭开当了丞相以后,李牧的惨淡收场。

    在课后总结中,刘恒同学表示不服。

    “你的意思,我是昏庸的赵王迁?”

    对于刘恒同学的疑问,冯唐老师刘恒举了个例子,“魏尚入狱”。

    课后总结:魏尚治军严明,爱兵如子,就因为报军功,除了面小错误,那些舞文弄墨的文武官员,就用军法给他定了许多莫须有的罪名。

    请问陛下,如果廉颇,李牧在你的手下,您觉得你能用好他们吗?

    汉文帝一听,这一节课的收获实在是太大了,于是,让冯唐拿着他的符节,前往云中君,让魏尚官复原职,任云中军区总司令(云中郡守),冯唐任云中军区副总司令兼任骑兵总司令(车骑都尉)。

    这一系列操作产生的化学反应是,云中守军很快得到整饬,并一鼓作气,把匈奴赶回了老家。直到8年后(公元前1958年),才敢重蹈覆辙,前来挑衅汉王朝。

    刘恒同志虽然不可能得到廉颇,李牧。

    但!

    另一位名垂青史的大汉名将,正在云中地区悄悄成长。

    他就是我们王昌龄同志,曾经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称赞的飞将军李广同学。

    史书原文如下:

    “公元前166年,匈奴大举入侵边关,李广少年从军,抗击匈奴。他作战英勇,杀敌颇众,使汉文帝大为赞赏。九年后,汉景帝即位,李广升为骑郎将,成为景帝身边的禁卫军骑兵将军。”

    李广同学在这一次的云中自卫还击战中,以精湛的箭术,一次又一次,充当了后来一战中,才开发出来的兵种——狙击手。

    由于在对战中大放异彩,斩杀匈奴首级无数,李广同学,很快得到了刘恒同志的亲切接见,并被任为汉中郎,多次陪同顶头上司刘恒同志狩猎,格杀猛兽。

    在一次狩猎中,李广同学成绩优异,汉文帝给了李广同学一句非常高的颁奖词。

    “可惜呀,你没遇到时机,假如让你生在高祖帝代,封个万户侯不在话下!”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李广真的生在刘邦时代,估计也逃不了吕雉的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