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逍遥游 » 第2章

第2章

    古峨眉山,奇木怪草,雾气笼罩,异兽蛰伏,峋岩顶天,怪石林立,鸟鸣声声,猿声欢啼,溪水潺潺,烟雾弥漫,无宗庙之建,呈原始状态。

    歌声起:

    宇宙洪荒,

    修炼至今,

    忍风霜雨雪,

    吸日月天地精华,

    白猿成了仙,

    如今他渐转人形,

    渴求道术,

    虔诚求师拜天!

    歌声中,一白猿枯坐山洞前。

    大雪纷飞,暴雨倾盆飓风狂吹,他仍坚持盘腿而坐;烈日暴晒,大河冰封,他仍盘腿而坐,决不移动分毫。周而复始的风霜雨雪,度过无数个春夏秋冬,白猿立起,跃身四起来至一洞口,躬身下跪:“仙师,请收我为徒。”

    空中有人答道:“你的道行不在我之下,怎能成尔之师,请另求仙师。”

    白猿又来至另一仙洞:“仙师请收我为徒。”

    “我自身尚在苦修,不收徒弟,得罪了,去,求求太乙真人。”

    白猿来到又一山洞前:“太乙真人,白猿想拜真人为师,习学道法。”

    “唔,你为人善学——!”

    “我还是猿猴呀!”

    “不要多久,你会修炼成人,东胜神洲有一昊天大仙,正在招徒,你快去求他,他道行高深,快去!”

    “谢谢真人指点。”

    白猿腾云驾雾,穿过大雪、雨帘、狂风、烈日,他见前面有一座高插九霄的山峰,正在喷火,火中一山人稳坐其间,一任大火烧烤。

    山人周围拜伏数十人,白猿立即拜伏其间。少顷,烈火已向山下扑来,众人皆纷纷逃离,白猿忍痛苦熬,死死撑持。

    短促之间,被焚者感到时间漫长,火渐熄灭,火中人从上走下,掌击白猿头顶三下,欣然说道:“尔一身白毛皆烧光,有点仙气了,快去水中照看面容身姿。”

    白猿飞身而下,来至一湖,在清澈如镜的水中一伸首,呀,自己成了一白面俊俏人形,再跃身飞越湖面,看着全身竟穿上长袍,一身俊雅斯文之气,不由失声大笑。

    突然身后有人击其肩:“刚才之火,并非凡间之火,乃天、地、人三火融成一体,为神火,即三昧真火,火中苦练,师父已成太上老君之徒,是为昊天大仙,名列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之后。你也成人、成仙了。”

    “昊天大师,徒儿拜见。”白猿跪倒一拜,“徒儿乃太乙真人指点而来。”

    “真人可好。”

    “好!”

    “我俩曾从太上老君学道,道行高深,为人谦逊,不久可为天仙。”

    “我成仙人了?”

    “是的,适才一把火,为师三击尔头,助你成人、成仙了。”

    “昊天仙师父,徒儿感恩。”

    “你得有个名,仙人太多了。”

    “我,我得有名?”白猿惊诧而问。

    “你早从洞口出,晚从洞口入,两个口就姓吕吧。”

    “两个口是吕,姓吕?”

    “尔从未与异性交配,一身纯阳,就名纯阳吧!要十分珍惜。”

    白猿:“好!”

    “你是我这洞中之宾,取个号叫洞宾吧!”

    “号洞宾,师父考虑得真周到,谢谢!”

    这时,几十个徒弟从四处赶来,拜伏在地,昊天大仙有些不悦:“适才之火,本可以每人增加五百年道行,谁知你们个个退却,失去良机!”

    众徒弟再次叩拜:“徒儿不知其妙,请师父原谅。”

    “哼,这是天缘!尔等看,这是峨眉山上猿猴,赶来拜师,他更不知情,就跪拜在地,一任天火烧烤一身白毛。为师能坐于火中,尔等就不能跪于远处!”

    “徒儿们错了,师父降罪。”

    “去吧!”天仙拉住纯阳至一僻静处,“你在这儿七天,为师传授你武功。”

    “只七天。”

    “嘿嘿,山间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很长很长了,晚上来。”

    “和大家一起学吗?”

    “不可。”

    “请教?”

    “徒弟贵在有德,品质好,若教一歹人,必出现欺宗灭祖之事,压榨百姓之害,师父就成了元凶,一定要人人通过审查,择优教之!”

    “呀,天仙大师之言极是。”纯阳有些激动。

    入夜,师父领他到一广阔的山坡平地,先是教了他一套精绝的东瀛剑法。后来,又教了他“七十二变”“飞剑除妖”,辨别下界冲天之气的怒、冤、喜、哀诸气之法,纯阳夜里学,白天复习、苦练。

    一周后,昊天大仙拍拍他的肩胛:“呀,你很能吃苦,有悟性,可以回去了。”

    吕纯阳下跪:“徒儿差得很远,再让我在此修炼,苦学一段时日。”

    “不,苦练、修行何处不在,师父领进门,修行在自身。你已进门,今后全靠你自己了。你回去,一是要向太乙真人学文化,苦读古籍,为师这一点不及他。”

    “还要学认字?”

    “不,不仅认字,是要有文化,这世上处世行事,没文化不行,尔将寸步难移。”

    “徒儿记下了。”

    “在识字基础上,要熟读本教的经典著作,太乙兄会布置的,这以后你可找几个已列仙班的好友由峨眉步行来此,听为师讲道。”

    “好,好,有幸再次拜见了,得见师父了。”

    “现在尘世是五代十国乱世,等你东行求道,已到唐代,这时,有一高僧——”

    “高僧?”

    “佛教信徒,叫唐玄奘的,由孙悟空保驾西行……”

    “孙悟空,就是当年那个大闹天宫的?”

    “正是,他也是猴子,其实,人类就是猴子衍化而来。唐僧西行,到印度古国取经,西行路上,妖魔鬼怪横行,要渡过九九八十一难。徒儿东行路上人烟稠密,经济发达,但贫富差别甚大,以强欺弱的不平之事多多。你要一路步行东来,本着伸张正义,惩治凶顽,仁爱公平,救苦救难的要旨,此十六字乃从儒释道三教义中择要综合而成,从中悟出道家之义。再听为师讲学,尔即可结合实际,深切领悟道教之精义。”

    纯阳激动而虔诚地叩了几个头:“谢谢师父教诲。”

    “你去吧,呀,你转来,路上你将有一劫,若落入陷阱,必将沉沦,失落,好自为之,去吧。呀,停!为师还有几句话要告诉你。祖师爷的《道德经》说,为人要有平常心、慈悲心、敬畏心,别自以为是仙人,求道路上自视高人一等,要把自己等同于老百姓。去吧!”

    “师父,这敬畏心何所在?”

    “等你求道完成来此,为师讲给你听。去吧!”

    吕纯阳驾祥云飞驰,忽然有一大束白光夹着一黄色光柱冲天挡道。呀,师父没有讲过这样的光柱呀,下去看看。

    他从高空落下,只见几十名石匠有的在打洞,有的在精雕佛像,已雕刻成的石像个个栩栩如生,不由心生一念,何不在此为师父建一神像,那一束冲天白光就是人们的汗水所形成,但黄光何所指呢?心中满是疑云,便问道:“此像是谁?”

    “一位国王,这儿有释迦牟尼,也有人间王侯。”

    “国王成佛了?”

    “有钱的、有权的均可成像。”

    “要不要请求批准呢?”

    “如今都是胡太后做主,你有事可求她,喏,她来了。”

    全副太后仪仗簇拥下,胡太后坐在华丽轮车上抵达。一位漂亮的三十几岁的贵妇从车上被人搀扶而下,巡视有顷:“呀,雕得好,这儿就叫龙门石窟吧!”

    众臣民匍匐在地:“谨遵御旨。”

    这时,吕纯阳走出,他的仪表、风度、英俊令胡太后和臣民十分惊奇,异口同声发出一阵惊呼。

    胡太后一双秀目斜视着吕纯阳,露出一丝淫欲之念,故作庄严:“尔有何事?”

    “贫道欲为恩师雕一石像,供奉在此,求太后恩准。”

    胡诡谲一笑:“请宫中商议,起驾。”胡太后仪仗走过,走来两个太监:“仙师请随我来。”

    “去何处?”

    “宫中,太后命你画你恩师图像,以便交匠人雕刻,你交好运啦!”

    “呀,此事办得如此顺利,真乃三生有幸。”

    “咱们太后美不美?”

    “美。”吕纯阳是一个从未近色情,从未交配过的男人,确实内心怦然一动,欲念萌动。

    “好,今夜让你品品、尝尝、亲亲——”

    “不,不。”

    “太后千岁每夜若无俊男陪伴,要打人、骂人、杀人……”

    吕纯阳心中陡然一冷,不由想起师父临别之言,说我途中将有一劫,莫非指此。那道黄色光柱即淫欲之光,定是由此而发,心中一下理智了许多。师父曾说过:人不能受情欲支使,必须以理智为重,分清是非黑白,还其本来面目,以净行止。

    纯阳越想越觉得晦气,真是出师不利,还没出世,就碰上这样丑事,想着想着,来到皇宫内院,一桌丰盛的宴席已摆下,胡太后换了一件艳丽上衣,向他招招手:“先生请坐,略备小酌,为先生接风。”

    “贫道甚等样人,劳动太后大驾,罪过,罪过。”

    “客套过了就是虚套、虚假,来,我敬你一杯。”

    吕纯阳无奈端起酒杯,碰了碰嘴唇,过去他的饮食都是山珍蔬食,今日却是大鱼大肉,他感到恶心。这时,胡太后夹起一肉圆送上,纯阳咬了口:“太后千岁,请问能否为吾师雕像?”

    胡太后眼一眨,笑了一笑:“可以,只要你要求的都成,我们有缘嘛!先生可在这儿住下,先画一张你师图像,我一点头,交给工匠,他们便会按你的要求雕刻完成。”

    “呀,谢太后恩典。”

    “呀,先生从哪儿来?”

    “从海洋之滨来。”

    “唔,在龙门石窟相逢。”太后边说边移坐靠近吕纯阳,色迷迷地低声浅笑,“真巧啊,真个是姻缘一线牵呀!”

    吕纯阳夹了几口蔬菜。

    胡太后色迷迷地:“来杯交杯酒。”

    纯阳应付地碰了杯子,便作佯醉状,胡太后见状嗲声嗲气地吩咐:“来呀,扶先生上床。”

    上来四五个太监、宫娥搀扶吕纯阳,众人刚走近,纯阳早变成小猫,往地上一坐,三叫、三揖,然后窜出宫外——太后愤然,大怒,掀翻酒宴,大吼道:“畜生敢逆天行事,污辱哀家人格,杀!国师。”

    一道士:“有。”

    “快,跟踪追赶,望其份,知踪迹。”

    “是——”

    道士腾空而去。

    纯阳回到峨眉,立即来到太乙真人仙洞,向真人跪叩。

    太乙真人笑说:“你在东瀛的情况我已知道,天仙对你的为人、苦练很是称赞,嘱我教你文化。行,我愿献丑了。”随手递上《诗经》《道德经》《庄子》《韩非子》以及《论语》等书,“今儿先从诗经教起,你且坐下。”

    吕纯阳从此先识字,后听讲,他深感太乙真人满腹经纶,学术高深。在读《论语》时,太乙真人说:“《论语》乃儒家经典,道家何必读他?其实,天地人是相通的,不能偏爱保守,孔子曾问道于太上老君,我们也应该汲取儒家精髓来丰富自己。”

    吕纯阳深感此论之明智、深邃,合乎顺乎自然之说,越发激起学习的欲望。随着读书学习的日益深入,吕纯阳的气质、举止、风度日益斯文、儒雅,正如真人所说,胸中有书气自华。

    一日,真人说:“你还有很多学问要钻研,很多书要读。如《荀子》《史记》等等,但现在要告一段落了,你已有了很坚实的基础,可以自己攻读。读万卷书,要和行万里路结合起来,下一段,你得按师父的要求,步行东去,听天仙讲道,现在尘世已是唐朝,圣唐天下,最近有一唐朝僧人往西方取佛经,有一徒弟名孙悟空,十分有名,你要东方学道,相背而行。西行,妖魔丛生,东行,人烟稠密,不平之事多多,你要按照师父之言,伸张正义,仁爱公允,惩治罪恶,救苦救难,从现实中学道悟道。去吧!”

    吕纯阳久久跪在太乙真人面前,在真人一再催促下,洒泪拜别。

    峨眉山所有洞窟几乎都有人修道,有的已列仙班,有的即将成仙,多年来,吕纯阳结交了几个仙友,这日齐被请至自家洞前新建的雨篷下聚会。共来了七位,加上吕纯阳共八仙,他们是张果老、曹国舅、汉钟离、蓝采和、铁拐李、何仙姑、韩湘子。

    吕纯阳给大家斟满茶:“诸位,我将遵师命去中土大唐,一路行至海滨,听老师讲道,一路之上,要主持正义,仁爱公允,惩治罪恶,救苦救难,从中悟出道教之真谛。”

    “好。”众仙齐夸此举好。

    “我想请诸位同行,以免一人孤独。”

    张果老、铁拐李、汉钟离、韩湘子、曹国舅等五人:“我们已得道成仙,陪你啦!”

    其他二人说:“我等虽已成仙,道行尚浅,再练一段时间,一起去听东瀛昊天大仙讲道。”

    “好,暂时小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