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春秋之圣徒 » 第二百五十七章·变法之前的准备

第二百五十七章·变法之前的准备

    一场蒙蒙细雨后,整个卫国的人们开始轰轰烈烈的秋收。

    清晨,清新的空气夹杂着小麦成熟气味一阵阵扑面而来。秋天的鸟儿都准备在金黄的麦田里饱餐一顿后,向南方进发了,人们在地与鸟儿抢食,时不时的有人吆喝驱赶。

    从树林中传来一阵沙沙的响声,那是落叶,它们在空中飞舞、飘扬,跳着优美舞姿落在地上。

    早在玄麟府进入秋收以来,整个玄麟府一直都在围绕着秋收,下派许多官吏,到田野走访调查,姬龄还多次查看、询问老农今年的收成情况。

    因为今年有旱灾,加上又有战争,百姓们已经对今年的收成有个大概的估算,在缴纳完赋税、上贡封主后,今年的卫人有超过半数要饿肚子。

    受灾、受到战火波及的地方,免不了要饿死人。

    今年年景不好,姬龄老早便开始担忧,因为自己大举进攻东鄙,而扩大受灾范围。

    不过在取舍之间,姬龄还是选择将卫国收入囊中。

    卫灵公自召见姬龄之后,又先后召见了祝鮀、王孙贾、孔圉、公子郢、君子辄。

    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卫灵公最后还派出使者去请南子,最后等南子出来时,她神情凝重,驾车便回到了自己的封地。

    随后王孙贾被封司马、孔圉封司徒、祝鮀封司空、姬龄封司寇。

    卫灵公已经将自己的身后事安排好了,章恪几乎所有卫人都知道,他们这位荒诞怪异、又能才能国君,即将死了。

    但对于普通国人来说,他们国君死不死的,与自己无关紧要,眼下秋收要紧,国府又要开始征收新一轮的税赋,税赋的征收并不会因为国君的死亡而停止。

    卫侯元四十年八月下旬,玄麟府内气氛颇有些凝重,吏员已经来回续了好几次浆水,却无人喝上一口。

    坐于首位,身穿朝服的姬龄已经开始不耐烦地用手指轻轻敲击案几了,但以胡氏、俞氏、桑氏、卫氏、公孙庶支、为首的几家族长依然在席位上缩着头,没有做出对于这次“减税免息新政”的表态。

    保守,希望延续固有的体制和习俗,这是众族长的通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他们各自宗族的利益,对于所谓的“新政”,几乎是下意识的排斥。

    然而,却也不敢出言反对。

    两个月前姬龄用明谋兵不血刃拿下了卫东大部分邑,又以长垣大军的兵威恐吓稳住了城内的局势,各氏族在洞悉真相后一度起了些异样的心思。

    但在城外观冉求以数千精兵击败两万人的一战后,让在一旁观战的他们心惊胆战,只能半推半就地接受姬龄的统治。

    毕竟,姬龄所谓郡县制和收私兵为郡兵、县兵的政策和卫国所行的旧制差不多。

    虽然私兵变成了郡兵、县兵,可按照姬龄给得承诺这些郡兵、县兵依旧会按照春秋旧制归他们这些封主统领,只不过名义上要听从国府的指挥和调遣。

    这与当年公孙氏只是把这里作为食邑,一切政务都交予当地氏族控制。

    而姬龄虽然解除了公孙氏封邑内各族的族兵,但依然采取了拉拢和维持他们利益的策略,于是众人的心渐渐安定,任由族中子弟作为邑吏,儒门弟子为县令、辅吏,帮姬龄广收人心。

    公孙氏的封邑正式从并入姬龄的封地,虽然换了个主人,这里的生活却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变化,族长们觉得,一直这样下去也挺不错。

    然而姬龄大夫在得到卫侯授土赐民,又进入卫城朝歌完成仪式,确定了名实后,却开始不紧不慢地展开“新政”了。第一步,是提出“五谷粟米,民之司命也”,他让家臣属吏们纷纷下到民间组织开展秋收。

    同时姬龄还上书卫侯,言百姓遭受战火、旱灾荼毒,恐今年的税赋会降低,与其加重百姓负担,使得民无法挨过寒冬,不如降免部分税赋,使民得缓。

    卫侯元欣然同意了,并下诏免去今年受灾严重地区的税赋。

    一时间,卫人无不感激姬龄,也让卫人对自己的国君称颂不已。

    减免税赋有利于稳定朝局,或许是怕留下恶谥,所以卫候元在这一年都在表现得极为像一个明君。

    而战后,因为这场战争是姬龄发动的,所以他也在想办法收拢民心,不仅是为了今后更好的统治,同时也是为了修补战争带来的影响。

    长垣大军过境时并没有祸害当地的民生,所以大多数田亩都种满了粟米,和西面几个卫邑的残破形成了鲜明对比。

    民众平日没少听城邑里来的属吏宣传说,这都是托了姬龄大夫的福,也纷纷信以为真,心存感激。

    经过半旬的忙碌,各地的粟米基本上收割完毕,当仓禀丰实,无论是公孙邑的卫人还是朝歌的卫人,都露出了欣喜的笑容,来年的衣食有了着落后,人心彻底安定了下来。

    于是,在各氏族族长吃到今年第一碗新饭后,姬龄新政的绳索便渐渐收紧。

    “二三子可思索妥当了?现如今朝歌虽已经同意实施新政,只剩下卫邑各族未曾表态,还望各位族长能够配合。

    变封邑为郡县,此事有利于国府政令推行,我曾听闻言,封邑之主,大多只是眼中只有小利之辈,而没有君上、社稷!”

    姬龄威严的目光扫这些不愿意推行“郡县制”的众人,他们的发冠下不由冷汗直冒,有人已经顶不住压力想要屈服,目光定在了作为卫邑旧族领头人的卫伯隽身上。

    卫伯隽暗自苦笑,今日名为公议,其实是姬龄大夫的一言堂,无论允与不允,结果都不会有太大区别。

    这几日卫邑氏族们也在暗中活动,首先是想从冉求等人身上寻找突破口。

    在这个推行新政的过程中姬龄扮演了白脸角色,对执掌各族大权的族长们威逼利诱无所不用其极。

    而冉求则一直以红脸角色出现,有时候出面抚慰,也是考虑到了未来正式施行还需要这些卫邑族长们配合的缘故。

    然而对于这个一直温文尔雅,却长袖善舞的谋士,谁也没法子从他的口中套出一句实在话来。

    真的逼得急了,冉求便推说此事乃是姬龄大夫决断,自己只是预闻和辅佐而已。

    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就算作为卫国公族的卫伯隽,依旧无法抗衡玄麟府。

    PS:抱歉,昨天忘了设置定时发布的时间了,现在发布,让各位读者大大们久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