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末风华 » 第二十八章 血不流干、死不休(作者话里有大彩蛋,一定要看啊!)

第二十八章 血不流干、死不休(作者话里有大彩蛋,一定要看啊!)

    张信一枪将丁继典刺穿,然后双臂猛然发力,居然将一个穿着铠甲的大活人挑到了空中。

    大喝一声:“死!”

    便将丁继典沉重的身躯抛飞了出去,随后长枪在手中打了个旋,蓄力之后猛然横扫,将一面将旗扫断!

    斩将搴旗!

    跟随张信杀出来的蒙古骑兵已经彻底的陷入到了疯狂之中,斩将搴旗!这可是斩将搴旗!

    在这一刻,张信这位老将军已然彻底的成为了他们心中的神灵!

    满脸血污的张信,粗重的喘息着,周围的事物一点点的变得模糊不清,直至再也看不到任何事物。

    张信心知肚明自己快不行了,绝对不能让麾下士卒看见自己的落马!

    左手紧握马缰绳拨转马头,右手长枪前指发出了最后一道命令:“杀!”

    随后便猛夹马腹,朝着声响最大的地方冲了过去,大喝道:“吾乃唐州张禧!吕文焕已被枭首!如今天军已至,还不快快投降!”

    身后的骑兵士气大盛。也纷纷随着张信一路冲杀!

    高声呼喊:“吕文焕已被枭首!如今天军已至,还不快快投降!”

    就这么撵着这支溃败的宋军是向前奔去。一支二百人不到的蒙古骑兵居然撵着上千人的宋军倒卷着撞上了程大元的中军。

    只是混乱的战场上,谁也没有在意一个老人的无声落马,宋军在逃,蒙古军再追。

    很快,这片战场上就只剩下那匹战马孤独的的徘徊在张信的身边。伸出舌头舔舐着张信苍老的面容,希望自己的主人能够再次醒来,纵横沙场!

    而在远处中军的程大元也听见了战场上的叫喊,不由嗤笑一声:“张禧?可笑!唐州据此两日路程,张禧还能飞过来不成?”

    当即沉声下令:“骑兵外围游曳,侦查敌情,中军列阵,箭雨覆盖,防止他们冲撞中军,各将派人收拢溃军,擅自逃离者,斩!”

    随着程大元的命令下达,整个中军都开始运转起来。

    隆隆的马蹄声响起,在数千骑兵在外围游曳,中军布下防御阵型,阵型的中间便是程大元的将旗。

    嗖嗖嗖!

    一阵箭雨洗地,便让溃败的前军士兵想起了军法的严厉,纷纷避开中军的阵型,向两侧逃去。紧接着被程大元撒出去的人给收拢整顿。

    并不明亮的月光下,程大元已经看到了致使自己前军溃败的罪魁祸首。不过百余骑兵!

    程大元脸色十分难看,在心里暗骂一声:“丁继典你真是个废物!”

    这下用不到程大元发话,在外围游曳的上千宋军骑兵便已经冲杀了过去,千骑对百骑,不过一个冲锋,战场上便已经没有了还可以战斗的蒙古骑兵。

    程大元眺目远望,看见一条火龙正向这里飞快的逼近,是骑兵,看规模约有千骑,程大元急忙命骑兵回阵,准备下一次的战斗。

    却见那条火龙突然停在远处,然后一小串火光从阵中分出,向着这里疾驰而来,程大元的队伍里也分出一队骑兵前去探查情况。

    没一会,程大元便知道了那支骑兵的来历,居然是吕家的骑兵。

    不过奇怪的是,领头的吕师望并没有前来与程大元见礼,而是派人道了声:“鹿门山战局未定,失礼之处还请防御使海涵”。便带着人马,转向回了鹿门山。

    吕师望现在心中焦急万分,倒不是因为张信的尸首落在了程大元的手中,凭空让张信分去了偌大的战功。

    而是就在刚才,自己派出去的二百骑兵追上来回禀。说是那支逃遁的骑兵,都是些活不成的伤兵和死尸。

    被人捆绑在马上,由最前面的几名骑兵牵引着逃离战场。所以便留下了几个人牵着那些战马回营。

    吕师望越想这件事情也不对劲,大战之际,为什么要将这些死尸运出去呐,完全没有道理,这里面必定另有隐情。

    果然还未回到鹿门山的前山,吕师望便在一处山坳处发现了那群驮着死尸的战马。周围还有十二具宋军的尸体。

    吕师望大怒之下是急忙派出人马去追踪逃掉的凶手。

    他现在是彻底的明白了,蒙古人一定在这群伤兵里藏了重要的人或东西。利用了自己的大意。从而逃出升天。

    而就在距离鹿门山十几里外的地方,徐南辰骑在马上,用左手摸了摸怀中的功劳簿、襄阳府的详细地形图和那封书信。

    不禁又一次回想起下午发生的那一幕。

    “为什么是我?”

    “因为李连奕不想走。”

    “为何不是三位张将军。”

    “区区百户,他们不配!”

    想到这,徐南辰回头看了看身后的张氏三兄弟。刚才他已经问过,他们是李连奕送出来的。

    好一个忠心耿耿的李连奕。你这是何苦?又为何不自己逃出来呢?

    罢了,且不去想这些,如今之际,当尽快赶往唐州,将鹿门山失守,张信老将军战死的事情告诉唐州总管张禧。

    也不知道张禧知道自己的族兄战死会是何等反应。

    鹿门山内城,如今城中的大火已经被宋军彻底扑灭,士兵们都在找一些避风的地方,点起火堆取暖。

    这些宋军清点着这次的斩获。嘴上有哭有笑。神情各不相同。

    而吕氏叔侄三人看着程大元派人送来的长枪,一时都有些唏嘘。

    这杆长枪本是吕师龙的,后来被蒙古军缴获。在今夜的交战中,吕师望便在与张信交战的过程中认出了他手中的长枪。

    吕师望不自觉的舔了舔掉落两颗门牙的牙床。出言问道:“我三弟的枪是从何处找到的?”

    程大元的亲兵顾林想了想回道:“听下面人说,是在前军溃败的地方,当时马上的老贼不知为何突然跌落下马。战马徘徊在他身边迟迟不肯离去。”

    吕师望心里莫名的一堵,再次问道:“他是如何死的?”

    顾林又是想了一想,才一脸歉意的回道:“这个,小人确实不知,只不过验明尸身的时候,我们发现他右腿上有一道深可见骨的伤痕,应该是流尽了鲜血而死!”

    闻听此言。吕师望当下了然。那道伤口定是当时两人交战之际,自己留下的那道,却没想到能致张信于死地。

    一时间心里即是有些唏嘘张信的落寞离世、又是有些庆幸张信最后的对手是自己,死于吕氏之手。没有辱没这名老将。

    待到顾林走后,吕氏叔侄才再次开始商议此战的得失。待到清点完伤亡过后,叔侄三人是大吃一惊,

    居然在不知不觉中麾下兵马已经战损超过了三成,接近五千名大宋将士的伤亡。

    尤其是这里面还有近千名骑兵的伤亡,要知道大宋向来缺马,到目前为止,大宋在籍的战马也不过五万之数。

    这里面大都是民间养得驮马,真正的战马根本不多,再加上分散到整个国内,想要组建一支成规模的骑兵实在是太难了,

    哪怕是占据大宋三边之一,京湖战区的吕家,也不过是靠着吕文焕在襄阳,近水楼台先得月,从鹿门山榷场搞到了几千匹战马。

    而战马只是组建骑兵的第一步,最重要的是骑兵的素质。

    首先士卒要高大威猛吧,而就之这一条,就让吕家肝疼了好久,

    因为大宋现在的国土大部分都在长江以南,南人少有高大威猛者。

    最后还是靠着吕家在各地的故交亲朋,各方搜集之下,才找到了足够的兵员。

    这还没完,骑兵你要会骑射啊!骑兵讲的就是一个弓马娴熟。

    这一点又让吕家是操碎了心。在加上后期的养马,铠甲、武器装备等等。

    就算吕家背后有丞相贾似道调用朝廷财力的鼎力支持,也是陷入了这个骑兵的坑里是欲仙欲死。

    直到今日,整个京湖战区内也不过有成规模的骑兵七千骑。

    而吕文焕麾下则只有两千骑。再加上吕师望带来的五百骑。战前共两千五百骑,如今折损了一千余骑,还只剩下不足一千五百骑。

    如此惨重的伤亡,让吕氏叔侄都心里发苦。

    不由的心道:“若是再与唐州的张禧一战,收复均州,这一千骑兵还能剩下几人?”

    就在吕氏叔侄伤感之际,远在东方的临安城。

    鲁国公赵葵也终于结束了一天的劳累,离开了功德寺。

    皇帝赵禥目送这位老人离去,是长出了一口气。

    经过这一日的详谈,赵禥只觉得胸中的郁郁之气消散了不少,或许今晚不会再梦到山河破碎的场面了!

    在城中的另一侧,大宋的道宫。盘坐在法坛之上,正在住持罗天大醮的雷渊真人黄舜申突然似有感悟,急忙借助罗天大醮之力在袖中掐指一算。

    心道:“不妙,国运有变!”

    随后悄无声息的运转望气术,只见临安城上方正在盘旋不断的真龙气运似乎更凝实了一些。

    当下心中一松,可在向北方望了一眼之后是大惊失色。喃喃道:“为何武当山的血光之灾会转变成黑云压顶之势?真息你可要万般小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