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末风华 » 第二十九章 京湖捷报!

第二十九章 京湖捷报!

    时光如梭,十余日转眼即逝。

    一支船队已经顺着京杭运河,一路来到了大宋京都临安城的天宗水门。

    为首船头上,一名宋军高举一面令牌,高声叫道:“襄阳府急报,还请城上的兄弟速开城门!”

    城上宋军见状立刻放下一个竹篮接过令牌,拉上去一番查看后。便打开了一侧小门。

    从中涌出一队队守城的宋军,开始勒令这支船队停泊上岸。

    为首将领又亲自检查过令牌后,才牵来一匹快马说道:“皇城司的人,规矩你懂得!自己进去报信。这些人都要留在这里,等明日的安排。”

    来人正是潜伏在吕文德身边十几年的皇城司密探金洛宸。此次进京呈送鹿门山战报,吕文德索性派他前来。以此来表示自己对新皇帝的忠心。

    只见金洛宸牵过战马,翻身而上便进了小门。

    虽是夜间,临安城中却是灯火通明,人流如潮。叫卖声,嬉笑声此起彼伏。

    金洛宸可不敢深入御街大道,若是陷在了人潮之中,冲撞了行人,那朝中的相公们可不介意随手捏死自己这个小人物。

    于是便沿着人迹罕见的北面城墙一路疾驰,直奔临安城东面的凤凰山。那里是大宋皇宫所在!

    深夜,功德寺。

    皇城司指挥使卢允升,快步来到大宋皇帝赵禥的寝室外。对着守在门外的几位御前班直说道:“有劳各位班直通报钱押班一声,就说京湖捷报到了。”

    几名御前班直相互对望一眼,其中一人说道:“卢指挥使稍等片刻,弟兄们这就通报。”

    然后转身,轻轻的扣响了房门。

    房内外室,正坐在小凳上打瞌睡的钱贵猛然惊醒。目光如电直扫传来声响的房门。

    起身缓步走到房门侧面三步远的位置,缓声问道:“何事?”

    “钱大人,皇城司卢大人求见官家,说京湖捷报到了。”

    房门外,敲门的御前班直轻声说道。

    须知这些时日,官家都睡的很浅,经常会在半夜惊醒。若是惊扰了官家,那可就万死莫赎了。

    至于钱大人会不会唤醒官家,那又是另一件事情了。

    至少唤醒官家的人不同,那性质便也不同!官家对此的态度也大不相同!

    房内,钱贵微一沉吟,便想起主子之前说过。若有襄阳或京湖的消息,便第一时间唤醒他。

    可是主子今夜好不容易才睡个好梦,现在去唤醒主子属实有些不忍。

    正这般想着,钱贵突然反应过来,外面说的是京湖捷报!是捷报!

    当即下定决心,缓声回道:“请卢指挥使稍等,咱这就去禀告官家。”

    随即快步走入内室,在烛光的映照下,站在床头轻声唤道:“主子,主子,京湖捷报!”

    只见床上的赵禥眼皮挑动,猛然转醒。掀被起身。沉声说道:“捷报何在?速速呈来!”

    钱贵面皮微不可察的抽动了一下,恭声回道:“回主子,皇城司指挥使卢大人就在房外。老奴这就去请他进来。”

    “老奴恭喜官家,贺喜官家,京湖大捷,请官家过目!”

    卢允升刚进内室,便双手捧着捷报,双膝跪地,快速的膝行到赵禥面前恭声贺道。

    一侧的钱贵想要打开那封用火漆封好的捷报。先检查一番。

    却不料,赵禥已经先一步接过了捷报,钱贵张了张嘴,却还是没有出声劝阻。

    “正月十九,襄阳府出马步水军共计两万五千人,攻打鹿门山、新城、白河口。一日即克!”

    “斩获下万户张信、千户李连奕、李彦宏。余下百户共四十五人。共斩获敌首五千一百三十八人。”

    “鹿门山、白河口焚为白地,得钱共计八十三万贯。”

    赵禥看着捷报,不由缓缓的念出了声。面色骤然阴沉了下来。

    再细看后面的战功分属,军功请赏,伤亡将士的数目。以及均州告急。

    赵禥勃然大怒,一把抛飞捷报,嘶吼道:“反了!打成这个样子,还敢说这是捷报,还敢跟朕邀功!都是一群酒囊饭袋的废物!”

    钱贵吓得噗通一下跪倒,而年迈的卢允升在这一刻仿佛看到了先帝年轻时的模样。颤声道:“主子!”

    随着捷报缓缓落下,砸在地面上,发出一声响。

    赵禥才从震怒中回过神来,沉声说道:“高达!速召高达回京见朕!”

    钱贵和卢允升皆是一惊,高达?两年前致仕的淮西安抚副使——高达!

    卢允升身为先帝的贴身內侍,曾与另一位贴身內侍——董宋臣。靠着先帝宠爱,一起在朝堂上权倾一时。

    故此卢允升知道的更多一些,这个高达,乃是上一次的蒙宋大战的大功臣,因恶了主帅贾似道,故而在上书请功时被列为第二名。

    仅次于吕文德之下。是不折不扣的大宋名将。同样也是吕文德的死敌。

    后来右丞相贾似道又上书,高达在军中贪赃枉法。请杀高达,便是先帝念及昔日功勋,保下了此人。

    如今官家要召闲赋在家的高达入京,那其中的目的自然不言而喻。

    “官家要动吕家了!”

    一时间,卢允升心中翻起惊涛骇浪。

    倒是钱贵虽是赵禥的贴身內侍,但终究入朝不久,不知其中深浅。

    居然真的按照赵禥的吩咐,去书写旨意。打算去令人连夜召高达入京。

    看着一脸阴郁的赵禥,卢允升小心翼翼的提醒道:“官家,这捷报?”

    赵禥努力平息了一下自己的怒火,沉声说道:“将捷报送到枢密院,请值日的相公批复。”

    卢允升心里微安:“能有条不紊的处理此事,看来官家还没有被气昏头脑。”

    当下答道:“老奴这就去办!”

    这时钱贵也已经书写完圣旨,就等着呈给赵禥查看后,方才用印。

    却不料,赵禥看也不看,淡淡说道:“烧了!”

    随着卢允升的离去,窗外也飘出了一股青烟。

    内城中,大宋最高军事机构枢密院中,正在值日的相公是姚希得。官居端明殿学士、同知枢密院事兼权参知政事。

    已是68岁高龄的姚希得,看着手中这份早已被拆开的京湖捷报,是摇头苦笑。

    曾经兼任过太子宾客的他,也算是东宫老人,如何不知当今官家的脾性?

    他想不明白,为什么之前一直平易近人,和善到有些软弱的太子,一旦登上皇位,成了官家,行事便如此的咄咄逼人。

    先是不顾朝中反对,执意要在先帝还未入葬安寝之际,不宣而战,出兵攻打两国定下的鹿门山榷场。如今又打破规矩的截取战报。

    须知,这战报按规矩该先送到枢密院,等到他们这些相公们修改润笔后,才会再送到官家手中。

    至于现在,姚希得看着捷报上被人狠狠捏过的痕迹,以及纸面在地上的磨损。是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很明显,官家对这份捷报并不满意,甚至还大发雷霆过。

    不过好在终究还是送到了这里,让这一切都还不坏。

    细细看过捷报,姚希得隐约明白了官家愤怒的原因,先不说军中虚报战功这一传统的习惯。令这份捷报有多少真实性。

    单单是斩获的首级便大有问题!一个小小鹿门山榷场会有五千多名蒙古鞑子驻守?

    如果这个数目是真的,那么一个问题又来了,驻守襄阳的程大元和吕文焕是瞎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