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和历史缺个约会 » 第7章 泓水之战-楚国

第7章 泓水之战-楚国

    春秋时,宋国的南邻——楚国是一个大国,也是一个强国,自封为“王”。

    历代楚王都野心勃勃,想争夺中原,做中原霸主。与宋国相邻的郑国是一个弱国,为楚国的走狗,一向仗着楚国的势力,给宋国制造灾难。

    公元前638年(周襄王十四年)春三月,郑文公去楚国行朝礼。宋襄公听到此消息非常愤怒,决定倾全国的兵力去讨伐郑国的罪过,让他的哥哥上卿目夷留下辅佐世子王臣在雎阳据守。

    上卿目夷向宋襄公劝谏道:宋襄公若是想去讨伐郑国,出国一定回去救他,这一趟恐怕并不能取胜,还不如现在在家好好发展国力,等待时机,这才是上策

    大司马公孙固赞同目夷的意见。

    宋襄公怒不可遏地说:你们要是不愿意去,那寡人自己一个人去。

    公孙固也不敢再说话,只能跟随宋襄公一起发兵讨伐郑国。宋襄公亲自为将坐镇中军,公孙固为副将,大夫乐仆伊、华秀老、公子荡、向訾守等人都一同前往。

    郑文公听到宋国要来讨伐自己,非常恐惧,于是急忙派人向楚成王求援。

    楚成王听到消息,说:郑国待我如同父亲,应该及时去救他。

    这时候大将成得臣向楚成王谏言说:与其去救援郑国,不如该目标为讨伐宋国。宋襄公不自量力,想用全国兵力去讨伐郑国,那么宋国国内的兵力必然不足。乘着其国力空虚而直捣黄龙,那么郑国就不再可怕了。这一战不用打就已经知道胜负了。如果宋襄公带着军队返回来想守住国都,那么他们的军队必然已经是疲劳之师,而我方以逸待劳,定然能够取得胜利。

    楚成王以为有理。即命成得臣为大将,斗勃为副将,兴兵伐宋。

    宋襄公听闻此消息,兼程而归,在泓水之阳堵截楚军。

    成得臣使人下战书。

    公孙固向襄公建议:楚军之所以来是为了救援郑国,我们可以放弃讨伐郑国的想法,那么楚军必然就会回去,不可能还跟我们在打一仗。

    宋襄公因遵守向霸主齐桓公的承诺,在齐桓公死后平定过齐国之乱,因此想继承齐桓公为霸主,说:过去齐桓公兴兵去讨伐楚国,而现在楚国都出兵来讨伐我了,我要是不站,还怎么继承齐桓公的霸业。

    公孙固便说:我听说上天让一个国家只会强盛一次。上天都已经放弃了这么久了,国君想要将其兴盛,是多么的难呀。而且宋国的甲胄不如楚国的坚硬,兵器不如楚国的锋利,士兵不如楚国的强壮。宋国人害怕楚国人,畏之如蛇蝎,国君有什么方法能够战胜楚国呢?

    宋襄公不以为然,说:楚国虽然兵器、甲胄比我们强很多,但是他们不够仁义。我虽然兵甲不如楚国,但是我比楚王仁义。过去周武王凭借着三千虎贲军而战胜了殷商的亿万军队,只是因为仁义罢了。若是我这等仁义的君主要去躲避那些毫无仁义的君主,我还不如死了算了。

    于是在战书之尾批注,约定以十一月朔日交战于泓水之阳。

    等约定的日期已到,开战之前,宋襄公命将士在战车上树大旗一面,上写“仁义”二字。

    公孙固暗暗叫苦,私下里向宋将乐仆伊说:战争讲的是杀敌,而我们的君主却给敌人讲仁义。真不知道君主是怎么想的。这是上天都要夺走我军之魂啊!这次交战将十分危险。我等一定要谨慎戒备,能保住国家不亡就是好的。

    开战那天,公孙固鸡不叫就起来了,向宋襄公请示提前布兵,严阵以待。

    楚国主将成得臣把大兵屯在泓水之南,他的手下请求五更就做战斗动员,防备宋国先布阵扼制他们。

    成得臣笑道:宋襄公完全不懂兵法,没什么可怕的。

    直到天明,楚军才陆续渡河。

    公孙固向宋襄公说:楚兵天明才渡河,明显是轻视我们。咱们趁他们渡到河中一半,突然袭击,以全军对付楚国的半军,必然得胜。要是等他们全部渡过河来,敌众我寡,恐怕敌不了他们。

    宋襄公手指“仁义”大旗说:你没看见‘仁义’大旗吗?寡人堂堂之阵,岂有趁人家半渡攻杀之理?

    公孙固又暗暗叫苦。

    楚兵全部渡过河来,成得臣腰挂雕弓,手执长鞭,指挥军士,东西布阵,气宇昂昂,旁若无人。

    公孙固又请示宋襄公:楚军刚布阵,还没成列,我们趁机急鼓进攻,楚军必乱,我们可以乘机取胜。不然就难以取胜了。

    宋襄公却说:你贪一击之利,不顾万世之仁义吗?寡人堂堂之阵,岂有人家没成列就攻击之理?

    公孙固又暗暗叫苦。

    楚兵阵势已成,人强马壮,如蜂似蚁。宋兵见了,都有几分怯怵。

    宋襄公让军中击鼓。楚军也击起鼓来。宋襄公手挺长戈,带公子荡、向訾守二将及众多门官,催动战车,直冲楚阵。

    成得臣见他来势凶猛,暗传号令,打开阵门,只放宋襄公一队人马进阵。

    公孙固赶上来护驾时,宋襄公已经杀入阵中。

    公孙固冲入楚军阵中,左冲右突,望不见宋襄公的影子,十分着急,正与楚军厮杀,忽然望见东北角上甲士如林,围裹甚紧,觉得一定是宋襄公被敌人围住了,急忙赶上前去,正遇上浑身是血的宋将向訾守向他大喊:司马速来救主公!

    公孙固感觉到事情不妙,连忙杀到跟前,见宋襄公的弟弟公子荡受了重伤,躺在战车下不能起来,“仁义”大旗已被楚军夺去;而宋襄公满身是伤,右股中箭,被射断了膝筋,不能起立。

    公子荡见公孙固到来,说:司马快救主公!说罢就死了。

    公孙固感伤不已,杀到跟前,把宋襄公救到自己车上,一边用身子蔽护着宋襄公,一边奋勇杀敌。

    宋国兵将一路拥卫着宋襄公且战且走,逃出了敌阵。门官都在保护宋襄公时战死,宋军的甲车损失了十之八九。

    楚军乘胜追击,幸好目夷带兵从城中出来接应,杀退了楚国的追兵,宋襄公才得连夜奔回睢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