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时代2006 » 第21章 友交于微末之时

第21章 友交于微末之时

    随着历时两天半的摸底考试结束,高一年级的新生们才稍稍的松了一口气。

    毕竟考试都已经结束了,多想也无益了。

    大家都满怀着紧张期待的心情等着成绩出炉,只是没想到,仅仅时隔半天,等大伙赶到学校准备上早自习的时候,成绩已经下发到各个班级的班主任手上了。

    梅裕、张萌萌和周珣分别后,就早早的走进了高一(13)班教室里,刚进门就听到消息灵通的同学,公布了今天要出成绩,可能下午就要分班的消息。

    梅裕听完各种小道消息,就在自己座位上沉默了下来,有些紧张和担心,倒不是担心自己的考试成绩,一方面是担忧好友周珣的成绩,另一方面也舍不得已经相处十来天的张萌萌。

    今天早自习前的等待显得格外漫长,梅裕并没有参与到同学间的讨论之中,只不过偶尔会把视线扫过教室门口,但凡窗外有一丝什么动静,都会抬起头望过去,以为是班主任钱春旺过来分发试卷。

    他发现并不是只有自己一个人再这样做,而是每次窗外有点动静的时候,班里也很明显的安静下来,如果发现不是班主任,大家的面部表情也都会明显的松弛下来。

    就在众人一副既紧张偏又装作无事发生的过程中,早自习的铃声终于响起了,而窗外也再次传来一阵皮鞋摩擦地面发出的声音,大家下意识抬头望去。

    黑色厚框眼镜,白色长袖衬衣,笔挺黑色西裤,一只手上拿着厚厚的几沓试卷,另一只手上捧着一个玻璃杯子,这一次真的是班主任钱春旺来了。

    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定定的望着进门的钱春旺,隐隐还夹杂着一些倒吸一口凉气的声音。

    班主任钱春旺虽说任职高中班主任没有几年,但也毕竟常年处在教学一线,学生对考试成绩的那种紧张不安的情绪,早已见怪不怪了。

    径直站上讲台,沉默半晌,却面色严肃,视线从第一排扫到最后一排,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注意到自己的表情后。

    等到教室里已经落针可闻了,方才将所有的试卷“砰”的一声砸落在讲台上,声音在安静的教室里不断回荡起来。

    “这次摸底考试,成绩已经出来了,看来大家暑假期间都过得不错啊,是不是以为上了高中,初中的知识都不重要了?一个个的不当一回事,看看你们的成绩,跟入校前的中考成绩好好比一比,如果就是这样的学习态度,我看你们也不用让家里多花钱上一中,直接去二中多好,还能省下一笔钱呢。”

    钱春旺的话像是一颗炸弹,将台下低头沉默的众人,炸了个人仰马翻,看来这次摸底考试,大家伙的成绩都不是很理想,13班的众人,把头埋的更低了。

    有些心理防线脆弱的同学,甚至已经紧张到想哭,眼含泪花了。

    眼见所有人被自己的一番话,说的更加紧张了,他才漫不经心的说了一句:“不过,还是有一些态度认真的同学,成绩不降反生,值得大家学习。”

    “现在,开始分发语文试卷,点到名字的同学上台来拿。”

    说完就从讲台上拿起一沓试卷,准备开始点名了。

    高中时期的老师,好像都酷爱当众点名来分发试卷,而且还是按照考试成绩的高低顺序来发,这样一来,考到高分的同学会被大家高看一分,而成绩稍低一些的同学也会心存愧疚,激发一丝好胜心。

    毕竟大家又不是分数不够,需要多交钱“借读”才上的一中,都是好面子的,谁也不比谁低一头。

    “付洪波92、蒋亚男88、孙莉86......张萌萌82......刘琦77......梅裕75......”

    钱春旺依次将语文试卷分发下去,每当一个名字和成绩念出来,大家伙是既羡慕又紧张。

    刘琦听到自己的名字,显然十分高兴,毕竟成绩排名是从高到底分发的,还没有念到梅裕的名字,很明显自己比梅裕考的好,下来的时候,还对着梅裕做了一个不屑的挑衅动作。

    梅裕压根没注意到刘琦的动作,哪有闲心看她的惺惺作态。

    等到梅裕上前拿到自己的卷子,看到105分,和张萌萌的差距并不是很大,心里才稍微放松了一些,但又不能彻底放下担忧,毕竟后来还有4科成绩没有公布呢。

    “姜!雅!馨!79!”

    姜雅馨听到自己排名垫底,上前拿卷子的时候,全程低着头不敢抬起,返身回座位的时候,分明看到一张脸早已羞愧的红透了。

    但是钱春旺丝毫没有给大家伙喘息的机会,语文试卷随着姜雅馨的最后一张发完,就拿起了另一沓数学试卷,开始点名分发起来。

    “孙莉96....”

    接下来的几科试卷依次分发下去,钱春旺早已口干舌燥,径直打开玻璃杯子喝起了茶来,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好让大家伙自己消化这次摸底考试。

    梅裕每次听到张萌萌成绩的时候,都留了心眼,将每科成绩写在了一张空白草稿纸上,此刻已经算出她的总分了。

    语文82,数学85,英语88,物理化学生物三科综合106,历史地理政治三科综合122,这样一来她的总分已经达到了483分。

    再瞅了一眼自己的成绩,总分486分,虽然跟中考成绩相比低了大概80多分,但是这其中并没有计算中考的体育素质综合成绩,所以严格说起来,只比中考成绩低了35分。

    2006年的楚西县中考,按照郧阳市教育局的统一安排,中考成绩满分650分,其中语数外三科每科100分,其他6科满分均是50分,还有一科所谓的体育素质综合,虽然满分也是50分,但是基本上这一科9成的同学都是满分,况且此次摸底考试并没有计算这一科成绩。

    但低了终究是低了,幸好跟张萌萌的差距并没有拉开,如果不考虑文理分科,大抵是能做一对三年的高中同班同学了,想通此节,不由得暗自欣喜,现在唯一需要担心的就是周珣了。

    而同一时间,高三(7)班的周珣,也已经统计出了自己的摸底考试成绩,不过中间出现了一个小插曲。

    虽然早已忘记了初中的知识点,但这次考试的内容,对于一个后世的人而言,很多题目可以说是属于常识了,总体下来,如果不包含体育素质综合的50分,周珣的成绩可以说是不降反升了。

    满分600的摸底考试,周珣的总分竟然是512分,表面上是比中考的560低了38分,但实际上应该是高了2分。

    当然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那场英语考试的试卷互换了,高三(3)班的张雅岚学姐居功至伟。

    按照他的中考成绩分布来看,周珣是属于偏科十分严重的类型,偏文科向的语文成绩高居不下,但是同样属于文科向的历史、地理、思想政治,还有英语这一共四科的成绩,可谓是惨不忍睹。

    反而理科向的物理、化学、生物三科,周珣的中考成绩一向不错。

    周珣的摸底考试成绩一出来,不仅让班主任王彦萍摸不着头脑,就连从二中一起过来的同班同学刘媛媛都惊诧不已。

    其他科目的成绩虽然多少有些离谱,王彦萍和刘媛媛也只以为是周珣,在暑假期间好好复习了,有所提高也不意外。

    等到英语成绩公布的时候,别人不知道,但是这两人,一个是掌握着中考各科成绩的班主任,一个是对他还算熟知的初中同班同学,都是一副吓傻了的表情,因为满分100分的卷面,周珣的英语考试成绩竟然是98分。

    唯二的扣分点,竟然是听力的第一道题扣了1分,和最后的英语作文也扣了1分,就这样他的英语卷子上,明晃晃的写着98的班级第一高分。

    按照王彦萍的推测,这个英语成绩,说是年级第一都八九不离十了。

    王彦萍翻来覆去的看着手上的中考成绩单,周珣的英语仅仅只有59分,竟然比60分的及格线都还低了一分,难不成这个学生称着暑假出国了一趟,培养了英语的语感?

    但是望着面前穿着略显寒酸的周珣,也不像是能出国旅游的家庭出身的啊,难道是暑假参加了外语课外培训?也不太对,又不是要参加高考,哪个家庭舍得为了一次中考,花上不菲的价钱给孩子复习英语啊?

    王彦萍是百思不得其解。

    另一边的刘媛媛,倒没有班主任王彦萍的思维活跃,压根就没有这些压根不符合事实的胡思乱想。

    脑海里只是不停的回荡着周珣的英语成绩,一会望向对他夸赞不已的班主任,一会望向沉思不语的周珣。

    心里暗暗的计算起来,如果周珣的中考英语成绩,跟这次的摸底考试一样,岂不是总分还要超过闺蜜赵静雯了,那只能说明他中考失礼了,不然应该也能跟闺蜜一起,进入市里的重点高中:郧阳一中。

    这样看起来,周珣对赵静雯的态度转变,倒也不是无迹可寻了,应该是他中考发挥失常,既然不能跟喜欢的人上同一所高中,那就只能破罐子破摔了,这分明是他“因爱生恨”啊,那对自己“恨屋及乌”倒也说得过去了。

    只是没想到,周珣竟然是一个这么极端主义的男生,以前都看走眼了啊。

    不提这两人的各种猜测,周珣自从拿到自己的英语试卷开始,就一言不发,沉默的盯着卷子发呆。

    毕竟他也没想到,两世都毫无关联的一位陌生学姐,这随便一出手,就是这么的“惊天动地”啊。

    前世互联网圈子里的一位大佬,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

    周珣此刻,俨然感觉自己成了这么一头会飞的猪了。

    头疼不已,完全跟自己的人设不符啊,本想着低调做人,也低调做事的,这下好了,直接站在了风口浪尖上,倒逼着自己激流勇进啊。

    “哎~”

    一声叹息,周珣心知等到年级排名一公布出来,再加上上次的军训演说,自己不可避免的低调不起来了。

    相比那场演说,对于高中生而言,成绩还是更有说服力的。

    只能说是造化弄人了。

    自从成绩公布之后,刘媛媛想明白了周珣的态度转变,视线就没离开过他,总是想从他的蛛丝马迹里,找出明确的证据,来佐证自己的猜测,幻象着给他和闺蜜牵线搭桥,修复一下关系,毕竟现在看来,周珣这分明是个潜力股嘛。

    所以周珣的这一声叹息,虽然没引起其他同学和班主任的注意,但落入她的眼里,自以为是证明了对他的猜测,不由得浮想联翩,苦思着缓和俩人关系的办法起来。

    ......

    沈先玉由于下午接到前去市台的通知,跟胡胜波商量好了第二天出发的时候后,就光明正大的翘班回家了,说是翘班,也不过是提前了半个小时而已。

    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沈先玉虽然已经工作了,但毕竟没有成家,所以下班后照例回了老两口的家。

    加上下午刚刚由实习转正了,心情正是好的时候,路过街边的一家熟食店,径直走进去买了一些平时舍不得买的卤菜,溜达着就进了家门。

    “回来了,今儿下班这么早啊?”

    沈先玉刚进门,正在院子里摘菜的龚怀珍,就神色疑惑的站起来。

    龚怀珍今年58岁,和老伴沈从国育有一子两女,大儿子早夭就不提了,大女儿也早已出嫁,如今跟着自己老两口一起生活的,只有这个刚大学毕业,待字家中的小女儿了。

    “妈~晚上不炒菜了,我买了点卤菜回来,下点面条就行。”

    沈先玉跟老母亲打了个招呼,就将手上买来的卤菜递了过去。

    龚怀珍是个典型的家庭妇女,一辈子柴米油盐的生活下来,早已养成了勤俭持家的好习惯,接过小女儿买的卤菜一看,发现都是一些昂贵的荤菜,什么卤牛肉啊,卤猪耳啊,竟是一个素菜都没有。

    不由得瞥了一眼这个“老来得女”的小女儿,伸出手点在她的脑门上,开始了日常的叮嘱唠叨。

    “家里什么没有啊,还去买这些卤菜,小玉啊,我看你上班挣的那点钱,都填自己的五脏庙了吧,一点都不知道节俭,等以后嫁人了,看你婆婆说不说你?”

    沈先玉面对老母亲的唠叨,一脸生无可恋的表情。

    自己今年才22岁,刚参加工作,老妈就开始暗戳戳的“催婚”起来,也不知道是谁,当年高中大学的时候,对自己耳提面命的,严禁自己早恋,现在是三句不离结婚出嫁的话了。

    只好转过身悄悄的翻了一个白眼,才走到母亲背后环抱着她的胸口,撒起娇来。

    “妈~哪有你这样说自己女儿的,我还想多陪你们老两口几年呢,再说今天不是遇到好事了嘛,买点好吃的,庆祝庆祝呗。”

    “都多大的人了,好(hao,第四声)吃就好(hao,第四声)吃,还跟你妈撒娇呢。”

    龚怀珍到底是心疼女儿,既然买都买了,也不再多说。

    “我爸呢?”沈先玉见老母亲不在唠叨,开始打听起父亲沈从国来。

    “诺,在后院喝茶呢。”

    “那我先去跟爸请教请教去。”

    沈先玉顺着母亲的手指方向,自顾自的走去了后院。

    沈从国如今62岁,早年间是县里的单位一把手,如今退休下来,每天就是在家喝喝茶、养养花,生活过得颇有滋味。

    小女儿回家的动静老爷子自然听到了,但是抬头看了眼堂屋里的时钟,今天却是提前了半个小时下班,心知肯定是遇到了什么事,估计要来跟自己问询,不急不躁的倒好一杯白开水,放在桌子上静等女儿前来。

    果然不出所料,她应该是在前院跟老伴打招呼,耽误了一会才过来。

    不等沈先玉走近,老爷子看着女儿满脸掩饰不住的喜色,径自开口了。

    “说说吧,今怎么提前下班了,看你这脸色,遇到什么好事了?”

    “嘿嘿,老爸,我下午转正了,这不是好事嘛?”

    沈先玉不在隐瞒,在老爷子面前,既没有必要掩饰,也不需要做作,直接道出了喜形于色的缘由。

    “哦?这么快就转正了?恐怕不是正常的工作原因,说说吧,最近遇到什么特殊情况了?”

    沈老爷子久在体制内担任要职,哪里看不出这次之所以急速转正,是另有机遇?

    沈先玉随即就将自己参与一中军训时,偶然获得的一件新闻事件,跟老爷子娓娓道来,顺便还提及了明天要前往市台参与一场现场访谈的录制,也一一道出。

    老爷子听完她的解释,沉思片刻,才缓慢开口。

    “小玉啊,你错过了一个机遇啊。”

    “机遇?”沈先玉闻言一头雾水,但既然老爷子已经点出,必然是已经胸有成竹,有所打算了。

    “不错,你好好把握,未必没有弥补的空间。”

    老爷子肯定道,看着小女儿的迷惑神色,才开始跟她讲解起来。

    原来,老爷子所谓的机缘有两层意思,其一是那场新闻的主要当事人周珣,其二则是明天的市台访谈。

    说是两件事,但根源却跟周珣这个高一新生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

    父女俩交谈良久,一直到沈母进来喊二人吃晚饭之时,才稍作停歇。

    沈先玉走进堂屋的时候,脑海里还在不停的回荡着老父亲的话语,但是总结下来仅有一句:友交于微末之时。

    随即在心里暗自做了一个决定,不顾母亲的催促,径直走到父亲的书房,拨出了一通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