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开局兵谏马谡,大破张郃 » 第十三章 拳怕少壮,棍怕老郎

第十三章 拳怕少壮,棍怕老郎

    街亭城北,数以十计的汉魏两军骑兵,以队为单位,厮杀在一起,他们就像是看到了彼此的仇人一般,频频策马,屡屡冲锋,交错而过,旋即继续奔射,交击,长矛马槊早已弃之不用。

    陷入鏖战之中的两军骑兵们除却长弓之外,尽皆手握环首刀,交击之时装若疯狂的劈砍眼前之敌,直至其中一队肝胆俱裂,作鸟兽散,胜利的一队才会像是饿狼一般去找寻下一个对手。

    而在这数十个鏖战的军阵团体之中,却有一个,十分的诡异,堪称是鹤立鸡群。

    “张”字纛旗周围,数个五十人骑兵队彼此冲杀,却皆是浅尝辄止,似乎心中有种羁绊,是他们都没有陷入忘我的鏖战之中。

    纛旗之下,但见一老将军身着玄甲,直面数名汉骑,仍旧坦然自若,正是张郃与王训等人。

    一伍之卒,连并王训,手持刀槊矛枪,对着张郃劈抹刺挑,无有花哨,招招奔着要害而去,可结果并不尽人意。

    老将军以一敌六,不落下风,甚至于可以借力打力。不过区区一杆长矛,在他手里游龙也似,蜿蜒舞动,不求建功使眼前汉骑皆为矛下之鬼,反而专挑腕臂而击。只顷刻间便打掉了两名汉军骑兵手中的兵器,使得他们短时间内失去了作战能力。

    而在汉军们切换武器之时,张郃故技重施,长矛似鞭抽打,在那二骑抽出环首刀前,又打落一杆长矛。

    后续又有汉骑闻声围来,张郃亦混不在意,游刃有余的应对着,甚至抽冷子来一下,便是血液飞溅,手臂青紫,痛乎连连。

    王训打的十分憋屈,一群人围着他根本施展不开,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张郃如鱼得水,方才心中的自信得意全化作了狂骂。

    于是当张郃再度借一名汉军挝矛之力打在王训槊头,震得他虎口发麻,险些脱手时,这位血气方刚的少年将官终于忍不住大喝命道:“尔等且去,张郃老贼我一人对付!”

    “诺。”

    汉骑们也是心中憋闷,此时听闻王训这般命令,纷纷轻扯缰绳,调转马头,自行拦截魏骑去了。

    原地除却二十余自战斗中抽离出来,谨慎相持,不做动作的亲兵之外,只余下王训与张郃二人。

    王训看着镇定自若的张郃,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出,经过这么一番围攻,任他体力再好,也会有所消耗,力气再大,跟他这个年轻人熬下去,输的必定是张郃!

    王训在心中又一次树立起了自信。

    拳怕少壮,这的确没错,可王训却忘了下一句——棍怕老郎!

    你的确是施展开了,那张郃不也是如此吗?

    为防止张郃这等久经沙场的老将有什么恢复体力的独门经验,王训只是稍稍喘了口气,旋即便再度引矛,口中厉喝“张郃受死”,又向其杀去。

    张郃微微摇头,倾斜长矛,目中已经有了些许无趣。

    “梆!啪!”

    “嘶……”

    王训手背为矛所抽,吃痛之下,只得拉开距离,然而张郃得势不饶人,趁王训甩手之际,长矛翻转,一劈槊头,二挑槊杆,三抽手臂,不过三两下,王训便被被打掉手中马槊。

    王训心中不忿,拔刀而战,已然是上头不顾现实,欲单刀进枪,又为张郃拉开间距,以长矛攻击手臂,兵器再度被打落。

    张郃百无聊赖的收起长矛,以杆杵地,缓缓打了个哈欠,平淡的看向王训。

    谋算和武力双方面的碾压,让王训有了一股深深的无力感,当他看到张郃那淡漠的目光时,心中只觉万分屈辱,血气方刚的少年人如何忍得?

    王训抄出投掷用的手戟,一手一个,策马挥舞之,又向张郃杀来。

    张郃一拽木杆,长矛抛起,又被他抓住,随手舞动,似游龙一般,水泼不进,惹的王训不知如何下手。

    “黄口孺子,这般武艺,也能上阵为将?”张郃停了炫技般的舞矛,终于开口,却是嗤笑道:“老夫不杀无名之辈,蜀国人才凋零,若你折了,怕是今后连敢跟我大魏将士正面交锋之人都没有,岂不无趣?且归家去,练上几年,再领兵回来,领教老夫长矛之利吧。”

    “着!”

    “叮!叮!”

    王训遗憾的垂下双手,张郃看着被玄甲弹飞的手戟,摇头道:“这般下作手段都用出来了,甚至还没奏效,你们蜀国,耍阴招还不如江东鼠辈。”

    “汝若即刻请降,可免一死,老夫宽宏大量,再给你……”

    张郃话说一半,见王训一首执缰,一首扬鞭策马,就这么直愣愣的冲来,便止住了喉中接下之言,冷哼一声,“一心求死?哼!冥顽不灵!”

    旋即挺矛策马,向王训冲去,这是要接着马力,将之一举而杀之。

    “小将军!”

    有汉骑看到如此情景,心中急切,策马欲来,却被魏兵阻挠,那些配合同袍,堪称以二打一围殴魏兵的汉骑们抽出空来,却为时已晚,拍马也赶不上救援。

    说时迟,那时快,就在张郃挺矛刺来之时,只看得王训手中黑影一闪,却是一发手戟再度飞出,随后,洪钟大吕一般的怒喝声响彻战场。

    “喝!”

    众将士纷纷凝眸看来,但见王训闪身躲开矛头,大臂一把夹住刺来的长矛,手若蛇缠绕而上,拉扯几下,却又拗不过偏头躲了手戟,此刻是又惊又怒的张郃,气的王训咬牙切齿,双手攥紧矛杆,奋力向下掰去,目眦欲裂的怒吼——

    “断!”

    长矛在大力的按压下迅速弯作半月,随着一道木头破裂的声音响起,长矛应声而断。

    “噼……啪!”

    二人身形具是一震,旋即顾不上发麻的虎口,各执长矛一端,又战作一团。

    一人是老成持重惊怒交加的花甲貔虎,一人是气血方刚不容欺辱的少年英豪,老辣的眸子不露浑浊,熊熊的双目尽显精芒!

    倏听得忽剌剌几声鼓角,马儿上载驮着名将,人儿手里攥握着长矛,刺躲处处显危豪。

    “咿律律律!”

    鸣叫声中,两匹战马频频交错,打着响鼻,不时凶狠的张开大口,撕咬对方的脸皮。

    王训持有矛一端,屡屡刺击,却皆被张郃拦拿而住。面对狂轰滥炸的攻击,张郃那是轻松写意,格挡攻势于他而言好似探囊取物,反掌观纹。不时还抽打过来,惹的王训手臂频频受击,吃痛之下又怒喝出声,攻势愈发凶猛。活像一只发疯的乳虎,压的张郃不得不提了几分心神,熄了插空换武抽刀的念头。

    二人相斗片刻,最终却是年长的仗着经验丰富,年轻的凭着年富力强,虽然优劣明显,实则谁也没把谁奈何得了。

    王训深知张郃擅长马战,于是便先以攻势压之,再陡然停止,趁着其还未反应过来,飞身而出,欲要将之扑落马下。

    谁承想这张郃久经沙场,虽思维还未转过弯来,身体却已经条件反射,一把年纪,竟在马上来了个铁板桥,堪堪躲过了王训的飞扑。

    “铮!”

    张郃缓过神来,额上也不禁生出些许冷汗来,不过好在如今攻守易形,只需要抽刀斩之,那竖子的头颅便会冲天而起……吧?

    “坏了!”

    张郃猛然记起,方才王训扑来,还有一道声音穿出,那道声音便是……

    “咿律律律!”

    战马凄厉的嘶鸣响起,张郃只觉失去平衡,在滚落马下之前,看向腰间,果不其然,佩刀早已被王训抽走!

    “砰!”

    战马倒地,凝眸看之,可见其前蹄于关节处齐齐而断,切口平整,可见张郃佩刀之利,暗红色的马血涓涓流出,不一会便在不平整的泥地上积起一滩小池来。

    腥臭的气息弥漫,王训顾不上刀上之血,举起长刀,作力劈华山势,奋力向半支着身体的张郃砍去,老将军当即松开支撑手臂,奋力一滚,躲掉长刀,锋利的刀刃,砍入地中。

    王训拔刀而起,一把长刀在其手里那是毫无章法,劈戳砍撩胡乱的搭配,果不其然,皆被临阵经验丰富的张郃滚身躲掉,虽然狼狈,但真的有用。

    “右将军接矛!”

    “接你娘!”

    张郃浑身尘土起身,快跑两步,亲兵扔来长矛,半路为汉骑所拦,只一挑便不见了踪影,想前来送马的魏骑尽皆被汉骑阻拦,汉军想突入进来,却又被魏兵一一拖二,死死拦住。

    张郃见双方僵持,王训紧追不舍,无奈之下,只能绕回哀鸣不止的战马跟前,捡起那无矛头的木杆,作短棍使用。

    王训学精了,为防止张郃瞅准时机夺取兵刃,没有将那半根长矛插在腰身上,反而奋力一丢,抛在了鏖战的军阵之中,砸中了魏军的一个倒霉蛋脑袋上。

    回过头来,冷冷的看着张郃,曲起左臂,右手持张郃佩刀在手肘处抹去了其上血泥污秽,露出了森然锐利的刀锋。

    “杀——!”

    王训持刀,喊杀着向张郃冲去。

    “叮!”

    张郃手中的矛杆被锋锐道长刀砍入一半,却并无断裂。

    “哪里来的蜀蛮子,这般勇武惊人?”

    张郃格住长刀,又忽地抽打,虽疼的王训呲牙咧嘴,却不见他收手退回,老将军心中有些郁闷,若非年少时自兵卒一路杀将上来,怕是要被硬生生耗个半死。

    想到并凉之地,边疆之土,有能征善战之士,不喜排兵列阵,独爱独共对战,来彰显自己的武功,便如演义中的斗将,先秦时的致师一般,郭汜之于吕布,马超之于阎行,之于许褚,皆是如此。

    而并州吕布亡于白门楼,郭汜等死于自相残杀、部将袭击,阎行庞德武侯许褚皆在武皇帝麾下,这小儿如此勇猛,莫非……

    “且住!”

    张郃忽而收起矛杆,伸手阻拦,王训已然癫狂,肾上腺素飙升,双眸死死的瞪着张郃,此刻见他收起手中之兵,根本未听得什么住手之言,当机立断提步持兵向其咽喉抹去。

    “叮!”

    铁木交击,缺如金石相撞,清脆的响声传来传来,老将军怒喝道:“你这孺子,好生无理,老夫只是心中有言要问,待你说了,再打不迟。”

    “老贼!”

    王训一开口,就是熟悉的味道,让张郃心中无语,观者忍俊不禁。

    “有话便说,有屁快放,莫以为占据上风,便能拿乔卖乖,摆出一副胜利者的怜悯姿态,令人作呕。”

    “竖子,汝可是马超族人?老夫与那……”

    张郃听得眉头直跳,但还是出言问道。

    “老贼,我乃王平嫡子!”

    王训持矛前指,当即厉声大喝,打断张郃发言。

    “张口老贼,闭口老贼,王平没教你何为礼仪吗?”

    “我父乃賨人,蛮夷也,如何教汉之礼仪?”

    王训昂首挺胸,指着张郃怒骂道:“况且敌雄我雠,何来礼仪之说?你怕不是老糊涂了,要战便战,不战便滚!”

    与王训所想的气急败坏不同,张郃很平静,并没有跳脚怒骂,疾声厉色,反而看着远处越过股股正鏖战中的战场,负羽插旗,正往此处狂奔而来的十余名魏军缇骑,牵住不知何时握起的缰绳,翻身上马,缓缓握紧刀柄,一脸认同的颔首道:“确乎如此,是老夫冒昧了。”

    王训也没闲着,二人对话之时便心照不宣的各自寻了战马,此刻堪堪上马握刀,忽而耳朵耸动,惊闻高呼酣战,纷杂嘈乱的战场上突兀响起一阵轻快的马蹄声,不待回头望去,又见张郃立于马上,手握刀柄,锋刃出鞘三寸有余,当即反持张郃佩刀作标枪使,一声惊雷大喝,嗖的向张郃飞去。

    “叮!”

    张郃拔刀而起,随手磕飞掠来的佩刀,于将要力竭,呼哧呼哧喘着粗气的王训对峙不动,身虽有些许惊出来的冷汗,但却无半分劲穷之态。

    “右将军!”

    得益于曹魏中军那坚韧不拔的抗压能力,负羽插旗的缇骑并没有多少损伤,除了风尘仆仆,完全可以说是完完整整的站在了张郃身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