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三国:开局兵谏马谡,大破张郃 »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四章

    炒菜一直是金贵人才能吃的东西,哪怕到了明清,正常的乡下百姓也是以蒸煮为主要做法。

    城内倒是另一种场面,什么馓子,煎白肠,炸鹌鹑,并不缺油脂。

    当然,汉朝时,油还不至于这么烂大街,再加以炒菜并未推出,哪怕种类不少,也只是追求原材料,如熊掌甲鱼,鹿胎鱼鲜。

    故而哪怕是诸葛丞相,在得知这个“炒鸡子”时,也是难免讶异,但想了想,还是摇头道:“不可以我一人费力,算了吧。”

    “早知丞相会如此说,朗进帐时便去了庖夫那,让其炒制了。”

    “你哪来的鸡子?”

    “哈哈哈!子教送的,还有鲜嫩的韭菜,不过离地数日,已经没那么好了。”

    “……”

    “丞相还未用膳吧?”

    “食不过朝哺,眼下正午当阳,用什么膳。”

    “可朗听侍卫们说,您朝食也没用啊!”

    “……”

    “庶人春荐韭,韭又以卵相配,当下初春,吃这鸡子正当其时,丞相就莫要推辞了吧。”

    诸葛亮戟指着面带笑容的向朗,哭笑不得,再度摇头,其义却与之前相反。

    “也罢,亮也便尝尝这炒鸡子。”

    军中的庖夫自然比不上肆楼专门赚钱的厨子,不过炒鸡蛋这种菜系……

    总角少年都能炒出来,堪称炒菜的新手任务,他们自然是手到擒来。

    不过第一次操作炒制食物,加以原材料没有多余,难免要慎重些,其余庖夫也围了一圈,你说一句,我说一句,指指点点,看个稀奇。

    “倒油倒油!”

    “莫急莫急,再等等,某总觉得这釜还不够热。”

    “都快冒烟了还不热?”

    “让他滚球!瓜娃子,这是铁釜不是陶釜!”

    自告奋勇,却一时激动忘了铁陶之分的年轻伙夫被几脚踢在屁股上踹在了一边,开口喝骂的是个面容豪迈,年齿颇高的厨子。

    你别说,就他这胡须虬结的模样,再加以因常年给大军做饭,已经魁梧奇伟的身躯,套上一层盔甲,真有点威武将军模样。

    “倒油。”

    面容豪迈的庖夫从容不迫,旁有庖厨用小匙自一陶罐里挖出来一点凝固的油脂,旋即放入铁釜。

    油脂在高温的侵蚀下快速融化,庖夫拿起陶碗,鸡蛋早已被打碎和匀。

    “韭菜。”

    韭菜早已切碎,放于一片砧板上,那被踹开的年轻伙夫屁颠屁颠端来了案板,掌总庖夫没有半分犹豫,捻了一小把撒在陶碗之中,以著快速搅动,铁釜冒起了油烟。

    “呲呲呲……”

    和了韭菜的鸡蛋被倒入铁釜之中,庖夫取了长箸扒拉着,不过顷刻,鸡子在高温下凝成不规则的小块,一股带着油脂的蛋香氤氲而出。

    掌总庖夫吸了吸鼻子,其余庖夫也吸了吸鼻子,扭过头来,互相对视一眼,目中尽是难以言喻的激动情绪。

    “如何?”

    “喷香!”

    “某觉得,此物若是佐以粟饭,只须铺上一层,那吃着肯定狼吞虎咽。”

    “为何不能将鸡子与饭一同……这个,炒制?那岂不更好?”

    想着油脂裹满米粒,散发着光亮的场面,庖厨们下意识的吞了口津液。

    “撒盐!”

    世界上的第一份炒菜,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份——韭菜炒鸡蛋,在掌总庖夫的喝声中大功告成。

    都说厨子不偷,五谷不收,但随军庖夫们没有丝毫偷吃的意思。

    他们只是将鸡子盛了出来,装在饭盒里,让人给丞相送去,铁釜之中只余下些许油脂,和捞不出来的那么几粒细小的鸡蛋沫,还有几片韭菜而已。

    但很显然,现在的它们,已经成了香饽饽,庖厨们瞪大了眼睛,目光灼灼的看着铁釜。

    “咳咳咳!”

    掌总庖夫干咳了几声,板着脸,故作严肃状说道:“那什么,就那么点东西,某家里还算殷实,就不要了,你们看着办。”

    说着,用长箸将那些鸡蛋沫和韭菜夹了出来,取了厚麻布,自己端着铁釜急匆匆的走了。

    庖厨们看着他操作,眼睛从筷子头追到了帐门,直至那庖夫离去,这才回过神来,看着眼前的鸡蛋沫,先是面面相觑,旋即面露警惕,虎视眈眈。

    而当那个年轻的庖夫耐不住性子,举起手中的筷子时,一场“大战”便开始了。

    “某得!”

    “某就要个韭菜,别抢!”

    “某全要了!”

    “滚!”

    有个庖夫想直接抢盘子,接过被一众人踹到一边去,悻悻然的放弃了争夺,只是嗦了嗦沾了油脂的筷子,嘟囔了几句。

    至于那个掌总的庖夫,他取了些水倒在铁釜里,摇了又摇,晃了又晃,最终小心翼翼的倒在一个小瓦罐之中,盖上木塞后,便开始端着铁釜往回走,路上还得意洋洋的自语:“待天黑了吃饭,咱用这水一泡,啧!美啊!”

    庖夫们的争端最终解决了,在场的人不多,一人分一点,鸡蛋沫也不是不能弄得再碎,最终都得了想要的,便停了叫嚷,不然北发现异常,那乐子就大了。

    这些瞒不过上位者都眼睛,可今日多吃了一碗饭的诸葛丞相却不在乎这个,知道了也只是莞尔。

    “亮尚且多食一碗,这算什么?不妨事。”

    美食的力量是强大的,尤其是炒菜显然不止一个鸡蛋那么简单,鸡蛋能炒,别的就不行了?

    很多时候,古人却得只是一个开头而已。

    “如此有趣的少年,真不知还会带来什么惊喜。”

    知兵,晓政,看得到危机,能提出解决办法。

    炒菜,反倒是一个添头了。

    不过这个添头就像催化剂一般,人生百年,各行各业易学难精,你一不及弱冠的年轻人,哪来的那么多鬼点子?

    丞相表示自己饶有兴趣,向朗则是有些漫不经心,一漫不经心,思维就有些发散,一思维发散,他就莫名想到了……

    “丞相。”

    向朗想到了一些事,也不掩饰自己的想法,一五一十的说了,诸葛亮面露思索。

    “青羌万余家,可选十部之卒,五部为备,五部为战,王平此人,生性严谨,更是賨人,还是降将,此次北伐,力挽狂澜,又挫张郃,您看如何?”

    南中人口,登记在册的到八万户,诸葛亮一下迁走万余,还是劲旅,对南中来说堪称釜底抽薪,朝中又多了一支能征善战的彪悍军队。

    但谁为将呢?

    新军就像是白纸,尤其是这等有些雇佣兵属性的部队,选不好将领,那影响会很大。

    直至向朗告辞离去,诸葛亮依旧在想着这个问题。

    不过是否为用,他心中已经有答案了。

    ……

    初春的街亭城很平静,尤其是在魏军拔营,连夜撤走之后,百姓们知道打不起来了,奔走相告,汉军也是喜气洋洋。

    而当得知魏延魏君侯游猎而归,打了不少野物,赏博得彩头,以及前几的军士后,更是欢呼雀跃,在得到准许后,纷纷去城外迎接,路遇百姓也不喝骂跋扈,只是走着,所有人的目中尽是看热闹的跃跃欲试。

    “哈哈哈!子教!你看如何?”

    魏延正对着王训挤眉弄眼,王训看着他们猎捕而来的野雉、金雕、野猪、斑羚、毛冠鹿、林麝甚至还有金钱豹,嘴角有些抽搐。

    而当他看到魏延身后的两名护卫,各抱着一只毛发黑白相间,看着憨态可掬,实则能碎石食铁的动物时,嘴角抽搐的幅度更大了。

    “君侯厉害,小子少见多怪,却是不知这山林之中竟有那么多野味。”

    王训拱手作揖,魏延闻言乐了,戟指着他连连虚点,哈哈大笑。

    “来,这便是匈奴们鼓吹的金雕,没想到在这也有,某回去寻人熬了,给你送去。”

    “这林麝不错,香麝……”

    “这豹子的皮毛水溜光滑,颇为细腻……”

    魏延乐此不疲的送着东西,王训那是“胆战心惊”,这有一个算一个,谁还不是带牌子的保护动物了?

    现在倒是百无禁忌,但当魏延说要将俩大熊猫幼年体送到王家养着玩的时候,王训还是感觉到了头疼。

    蜀中是不缺竹子,小冰河期还没完全道来,淮河也不上冻。

    但你耐不住叶公好龙啊。

    看着憨态可掬的俩大熊猫,王训觉得就自己前世那个养只乌龟都能被自己养死的操作,估摸着到不了成都,这哥俩就得噶。

    王训婉言谢绝了这事,表示还是放归大自然的好。

    魏延也不在乎这个,他只是随口一提,说完后就寻人炮制野味去了。

    他对羌煮很感兴趣,现在鹿头有了,正好能来试试,若是味道不错,丞相来了也能让他尝尝。

    王训却看着俩大熊猫犯了难。

    “这俩……你们在什么地方抓来的?”

    魏延走了,他的亲兵却被王训被逮住,闻言也是一愣,回复了之后,耐不住好奇问道:“少将军,您这是,要原模原样的放回去?”

    这话有些不对味,但王训知道,自己这举动确实有些神经病,想了下才答道:“我却是有些手痒,明日也去游猎一番,正好将其放归。”

    说完,又找补了一句“若是外头的野兽都没了,那便去深处探探”,这才满意的走回城中,一手拎着一个大熊猫,招摇过市,看着让人哭笑不得。

    王平知道了只是轻笑。

    “我儿也要彰显一番武勇吗?”

    “少废话,肉好了,来尝尝!”

    分餐制的当下,魏延却破天荒的跟王平坐了一张席子。两人身前是一张很大很大的案几,食案中央立着一小火炉,炉中炭火旺盛。其上架着铜鼎,铜鼎之中,奶白的汤汁咕咚咕咚。沸腾之中,隐约可见肉料翻滚,一股肉香氤氲着,白气弥漫。

    小炉旁边是一个个陶碗,却泾渭分明,有的放着带皮鹿肉,有的放着粗盐,还有醢醯二酱,以及一些野姜豆豉之类。

    若后世之人在此查看,定然会讶异,并大大咧咧的询问这根火锅有什么区别。

    羌煮,火锅的滥觞,顾名思义,羌人的吃法,但我大中华最擅长的就是把别人的变成自己的,甚至改进后会超过原本。

    此时的羌煮还没有完全传入中土,但王训凭着对《齐民要术》的记忆,还是将其还原了出来。

    羌煮的汤底用猪肉制成,鹿头则是直接清水煮,切块后涮食。

    王训特意提醒最好用小猪,也就是豚、彘,别用长成的大猪,也就是豕。

    不然那股腥臊味……能让你感受到世界第一搅屎棍——带英帝国的人道主义关怀。

    当然,带英更过分,不阉也就罢了,他们甚至不让放血。

    魏延不懂什么带英不带英的,但他知道猪肉腥臊,所以这一锅是母猪肉。

    王平魏延边吃边聊,觉得除了吃多了腻以外,没什么大问题。

    但这时候能吃东西吃到腻,完全可以说是人生一大乐事。

    吃到一半,哥俩觉得太过浪费,就叫人撤了铜鼎,把肉羹给将士们分食,自己个儿则是吃着早就煮熟了的鹿肉,淡了就沾点醢醯盐巴什么的,倒也美味。

    “某觉得,子教这琢磨吃的是不错,就是这法子咋看咋像权贵吃的玩意,还特娘用橘丝煮……啧啧啧!奢靡啊!”

    魏延吃饱了,丝毫没有觉得自己这等放下碗骂厨子的行为有什么缺德的,开始了对王训的“批判”。

    王平没鸟他,得了便宜还卖乖,说的就是这厮。

    “不过味道确实不错,可以给丞相尝尝。”

    “你俩也不怕丞相喝骂奢靡。”

    “嘿!丞相天天案牍劳形,能让他多吃点肉食,骂便骂了呗。”

    王平默然,轻叹一声。

    “言之有理。”

    “是吧?”

    这边还在闲聊,而在街亭城北数里之外的陇道上,百余骑兵偃旗息鼓,正行色匆匆的往南面赶。

    他们神色凝重,衣甲上多有血污,更是携带者伤者。

    一路狂奔,直至街亭城外,看到人去楼空的魏军营寨,这才慢了些许。

    为首的曲军候松了口气,却不敢有丝毫怠慢,策马行至街亭城前,大声喝道:“紧急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