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潜渊秘境 » 第一章:石门有灵无行迹

第一章:石门有灵无行迹

    崇祯末年,汝南(汝宁)西南某个小县。

    是夜,月明星稀。

    闯王李自成带兵席卷,战火蔓延,人烟稀少。

    路途多是白骨,却有鸦雀啄食,野狗咬啮;杂草丛生,田地荒芜。

    “呼哧——呼哧——”

    途中,一具完好的“尸体”忽然动了起来,伸手驱赶了围绕在他身边不断嗅着的野狗。也正是那野狗把他弄醒了,不过此刻它仍然“恋恋不舍”地站在不远处,眼神贪婪,吐着舌头。

    那男人不过是个年轻后生,一身粗布麻衣,已经浣洗的发白,不过此刻遍布灰尘,还有丝丝血迹。发丝凌乱,一根树枝简单的簪住头发。

    “快了,应该就不远了。”

    那后生双眼无神喃喃自语,嘴唇发白,已经皲裂出清晰可见的裂纹,隐隐能看到血红之色。

    不过现在的他哪里管得着这些,脑海里一直回想着白天的事情。

    汝南府衙,今日知府正在府衙院子里晒太阳,躺在一把小叶紫檀醉翁躺椅上,手里拿着一青花茶碗,身旁两边还各坐着一位貌美小妾。

    刚经历一场战乱,知府忙前忙后,统计民生户籍,今日难得消停,忙里偷闲,好在汝南现在人烟稀少,远不如之前富庶,也更好管理,尤其是听闻闯王到来,那些大户人家纷纷逃命,田地府邸全都扔了不要,这些东西都要清点,这当然是他报多少就有多少,此刻心情愉快,嘴里还哼着小曲。

    “大人,大人,门外有个逃难的非要见您!”

    忽然,一个衙役匆匆跑进来,声音不大,恭敬地站在知府前面。

    “哦?让他进来。”

    知府眉头一皱,不过继而又舒展那如同老树皮一样的面庞,缓缓站起身,拢了拢衣袖,然后又大刀阔斧的往堂前走去,直接坐在那黄花梨木四出头式官帽椅上,等候着难民的到来。

    踏踏踏——

    门外一阵略微急促的脚步声,可以显示出主人的焦急,然而这快步走的脚步又表现出他不同于一般难民。

    “知府大人!”

    那难民堂前站定,双手合拢就向着知府行礼。

    “你是何人?来此何事?”

    知府双眼微眯,面无表情,似乎眼前之人不过一阿猫阿狗罢了。

    “大人,早听闻汝南知府大人威严仁慈,公正廉洁,今日一见果然非同凡响。”

    后生先是拜了拜,然后毫不吝惜美言之词,听得那知府面露一丝笑容,不住地捋着下巴上的胡子。

    无怪乎他如此自得,他这副好面皮却是值得一赞,年轻时生得浓眉虎须,阔脸厚耳,虎目含光,身材高大,威风凛凛,只是抵不住岁月这把刀,平白刻了许多皱纹在上面。

    “汝来此何事,本官观汝言谈颇有学识,可是想来谋一份差事?不过还需要检验一番,再做考量。”

    知府已经认为这后生是来投奔他的,也没有追究刚刚他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的失礼之举,观他颇为俊俏,且言语悦耳,若学问尚可,就安排一份差事。想自己那小女儿,却也待字闺中,膝下无子,正有招一贤婿之意。

    那后生面色戚戚,眼眶微红,声音哽咽。

    “大人,小生本是汝南张氏,昔年闯王起兵,吾家族居家迁移,只来得及带一些金银细软,匆匆离去,奈何天不垂怜,多遇磨难,今天下太平,故而回归故里;然而昔日房舍田地尽皆没了,故而来此讨个公道。”

    听闻此话,知府面上不露,实则心里已经开始不悦了,因为清点之后,这些房子都已经核实充公了,有些分给难民,总不能把住进去的人在撵出来吧?

    汝南张氏,曾经也是一富庶家族,他那几件偷偷截留下来的屋舍……

    正进退两难之时,身旁一小妾突然款步上前,在他耳边悄然说了几句。只见那知府眼睛一亮,随即看向那后生。

    “你身世坎坷,作为知府,我肯定是不能坐视不管的,给你指条明路,往西南走百余里,那里有一大宅,荒芜多年,从今往后便是你的了,切记时时勤勉,开垦荒地,勿错过农桑,就此生存,休养生息吧。”

    后生听闻语气,心头苦楚却无可奈何,如今他已孑然一身,有一遮风挡雨之处已经满足。

    “谢过知府大人!”

    ……

    后生又徒步三五里,终于看到那破败老宅,遂居于此,化为一农夫。

    一日,上山砍柴,忽然内心凄苦,想他自小锦衣玉食,如今沦落至此,孤苦伶仃,忍不住悲从中来,潸然泪下。

    “后生,你哭什么?”

    忽的,一白发老叟从身后出来,询问出声。

    后生先是一惊,看到老叟仙风道骨不像凡人,眉眼之间又感觉有些熟悉,却不由自主地将自己生平细细道来。

    良久,老叟长叹一声:“后生,明晚月圆夜,你来此山,面朝东南拜上一拜,大喊三声‘石门’,可解你这凄苦一生。”

    后生不明就里,不过还是拜谢离去,心中思索,只觉得老人绝非常人。

    看着后生离去的背影,老叟再次长叹:“吾之后辈,虽富却不为恶,何以受此大难。”

    言毕,竟化为一片烟雾袅袅消散于天地间。

    翌日,晚,月圆,明月皎皎,万物生辉。

    一光秃秃的小山坡,就像是一座巨大的坟墓一样,不知何时跌跌撞撞飘荡着一道身影。

    噗通——

    “石门!石门!!石门!!!”

    那男人先是小声,后面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急促。

    “轰隆隆——”

    大地震颤,山神发怒,一个怪异的巨大石门从山坡上生长出来。其高不足丈许,若非门上那怪异的猫眼石雕,真的就像是一个普通的门而已。

    后生震撼不已,又想起今日那仙风道骨的老人,只觉得是神仙显灵,自己一无所有,怎么可能会有人害他。

    最终后生深吸一口气,走入了石门。

    其内奢华无比,珠光宝气,金碧辉煌。

    放眼望去,遍地黄金,珠玑行列,一时之间,后生竟然呆愣住了,不知所措。

    纵使他家道尚未中落也没有见过这么多金子,今日竟然看到了这般场面。

    良久,后生心思激动而后冷静下来,思虑良久,

    “想我一生坎坷磨难,到如今所求不过是安稳度日,如此平淡过一生即可,若我拿出金银财宝,别人料想是我祖上阔过,常言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可要是宝物过多,如今无权无势,孑然一身定然招致祸患,唉!”

    后生经历锦衣玉食,又经历天人两隔,许多事情早已看破红尘,于是脱下外衣,只包了两块大金砖用以摆脱困境,最后匆匆离去。后石门隐去。

    自此,后生借助本钱勤勤恳恳,娶妻生子,遂成为此地大户人家,这里逐渐形成村落,得名——石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