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相公 » 第十章 大显身手

第十章 大显身手

    忽然,大街上响起二更鼓的声音,高玲儿急道:“还要多久呀!”

    赵玉城道:“天气太冷,这两样东西混合较慢,请再耐心等等。”

    高玲儿道:“那你放个火炉在下面,不就快多了吗?”

    “不行,水银遇热就会跑出瓶子,飘散到空中,到时会变少很多!”

    高玲儿没太听懂,呆愣了一下。

    许掌柜却已经出声称赞:“赵郎君果然是内行人,水银这东西必须密封盖好,不然就会消失!”

    高玲儿怔怔道:“怎会消失呢?”

    赵玉城瞥了她一眼,道:“你总烧过水吧,水烧开之后,也会变少,一样的道理。”

    高玲儿学点茶时,自然见过烧水,想了一会,还真是这样,瞥了赵玉城一眼,心道:“这人倒有些歪才!”

    又过半晌,赵玉城觉得差不多了,朝正在搅拌的小顺子道:“先倒出一点,瞧瞧颜色!”

    小顺子答应一声,倒出些在药皿中。

    高玲儿惊道:“怎么是黑色?”瞥了赵玉城一眼,掩嘴娇笑:“赵郎君,你弄错了哟!”

    赵玉城道:“没错,这就是丹砂!”

    高玲儿哼道:“你以为我没见过丹砂吗?哪有黑色的丹砂?”转头问:“许掌柜,你说有这样的丹砂吗?”

    许掌柜迟疑了一下,道:“本人确实没见过。”

    赵玉城道:“许掌柜,你将这些黑色的丹砂加热。”

    慕容流盈也露出疑惑之色,道:“赵郎君,你刚才不是说水银加热会跑到空中吗?”

    赵玉城道:“水银确实会。但现在水银和硫磺混合成丹砂。丹砂可以加热,不会跑掉!”

    许掌柜见他胸有成竹,便将所有的黑色粉末都倒入另一个石榴瓶中,点小火加热。

    片刻之后,倒出来一些,竟真变成了红色粉末!

    慕容流盈眼中闪动着光彩,笑得像孩子一样灿烂,喜道:“赵郎君,你全说对啦!小女今日大开眼界了一回!”

    高玲儿勿自不信,急道:“许掌柜,这真是丹砂吗?”

    许掌柜仔细观察了一下,又用鼻子闻了闻,又惊又喜。

    “是丹砂!果然是丹砂!真想不到,丹砂原来是黑色的!”

    赵玉城微笑道:“许掌柜,你称一下重量吧?”

    丹砂过秤称重之后,一共二十二两五钱。

    原本水银有十二两一钱,硫磺十二两,加起来应该二十四两一钱。

    不过水银搅拌过程中,难免有些许挥发,再加上有粉末沾附在药臼和瓶檐,重量少了些。

    赵玉城也没有斤斤计较。

    “许掌柜,这些丹砂可以卖二十二贯五百钱,扣去十二两硫磺的七百二十钱,一共可以卖二十一贯七百八十钱,我没算错吧?”

    宋朝官陌是每贯七百七十钱,不过民间为了方便,还是用的足陌,每贯一千铜钱。

    许掌柜拿出算盘敲了一下,笑道:“您算得一点不错,一共二十一贯七百八十钱,伙计,还不拿钱给赵郎君!”

    二十多贯钱太重,许掌柜便将一部分铜钱兑换成银子。

    赵玉城收好钱,又多买了一斤硫磺,朝慕容流盈和高玲儿一拱手。

    “在下告辞,两位娘子,后会有期!”

    慕容流盈还了一礼,微笑道:“赵郎君,改日小女能否登门拜访,请教水银变丹砂的奥秘?”

    高玲儿听了,便要跟着提出拜访。

    转念一想,这人再有才,也只是个穷秀才,自己堂堂高府千金,怎能去他家里,便住口不提。

    赵玉城朝慕容流盈道:“娘子能来寒舍拜访,自然欢迎之至!”

    明月高悬,繁星闪烁,不知不觉,已到了亥时末牌时分。

    大街上一片寂静,冷冷清清,许久才能看到一两道人影。

    “赵秀才!赵二哥!你可真有本事,转眼间,将十二贯钱的水银变成二十多贯钱的丹砂!”

    返回关帝街的路上,小顺子兴奋地又蹦又跳。

    赵玉城望着天空的明月,脑中却闪过慕容流盈那张俏丽的面容。

    “小顺子,你饿吗?”他忽然问。

    小顺子先是一愣,这才想起自己都忘了吃晚饭,叫道:“怎能不饿?快饿死啦!”

    赵玉城微笑道:“走,我请你吃顿好的!”

    两人回到关帝街,找了家还没关门的饭铺,要了一壶酒,一盘卤干子,一叠炙羊肉,一只酱鸭子,大快朵颐。

    小顺子吃的满嘴是油,擦了擦手,又喝了口酒,眉飞色舞道:“二哥,跟着你果然长出息,今日不仅涨了见识,还跟两位大户人家的娘子说了话!”

    赵玉城道:“你认识她们吗?”

    小顺子笑道:“我哪能认识她们呀?不过听一位娘子称呼另一位慕容……”

    眼中闪过一道异彩,低声道:“二哥,你说她们会不会是太原府,慕容家的千金呀?”

    赵玉城笑了笑,并未回答,转移话题道:“小顺子,你明天帮我去打听个事成不成?”

    小顺子忙道:“您别再说帮这个字啦!二哥,以后我就跟您了!有什么交代,吩咐我小顺子就行!”

    赵玉城道:“那好,明日你去帮我打听一下,折家军剿灭白月俺的情况!”

    小顺子答应了。

    两人在关帝街分手,赵玉城回到槐林巷的小院,在寝屋撒了些硫磺,又用抹布将屋中桌椅擦拭一遍。

    当夜,他在另一间偏房睡,次日在僧侣的报晓声中醒来。

    洗漱之后,在院里打了一套军体拳,出了身汗,倍觉舒爽。

    洗了洗身子,又换了身衣服,来到书房,将赵父留下的书籍翻阅着。

    虽然他继承了赵秀才记忆,但赵秀才并无多少才学,要想在这个时代发展,多看些书,绝不会有坏处。

    约莫午时左右,小顺子来了。

    赵玉城招呼他到大堂,给他倒了杯热水,问:“怎么样,让你打听的事有眉目了吗?”

    小顺子喝了口热茶,笑道:“打听清楚了,攻打的非常顺利,白月俺中的贼人,一个没能逃脱!”

    赵玉城脸色忽然变得极为苍白,喃喃道:“果然是这样!”

    小顺子惊道:“二哥,怎么啦?贼人被捉住不好吗?”

    赵玉城叹了口气,道:“这件事比我想象中的要复杂得多,唉!这就难怪有人要杀我了!”

    小顺子呆呆道:“我觉得你那天说的已经够复杂了,还能更复杂吗?”

    赵玉城看了他一眼,道:“小顺子,我要去趟折家军军营,你跟不跟我一起去?”

    小顺子道:“当然了,你去哪我就去哪,我已经打算脱离青竹团啦!”

    赵玉城点头道:“好,事不宜迟,咱们立刻出发!”

    清源县城北有一条白河,是汾河的支流,从西北方向,向东南而流。

    折家军的军营就位于白河东侧,军营东北方向有一座山岭,名为老爷岭,白月俺位于老爷岭山腰上。

    赵玉城二人出了城,沿着官道一路向北,很快来到军营外。

    “这位上官请了,在下赵玉城,有事求见贺伯勇将军,烦请通报一声!”

    营门士卒问道:“你与贺指挥是何关系?”

    赵玉城道:“在下曾帮贺指挥抓捕过行刺小折将军的刺客,这次求见,也是与刺客有关。”

    那士卒打量了他一会,道:“在这等着,我去通报!”

    等候时,赵玉城目光遥望着北边方向,忽然道:“小顺子,过了老爷岭,就是晋祠镇吧?”

    小顺子道:“对啊。”

    “我听说汾河帮的总舵,就在晋祠镇,是真的吗?”

    小顺子哼道:“那还能有假?汾河帮在县城里还不敢太张扬,在晋祠镇就不同啦!”

    “怎么不同?”

    “听说随意闯入人家民宅,肆意搜刮财物,晋祠镇的百姓们都恨死汾河帮了!”

    赵玉城道:“没人管吗?”

    小顺子嘟囔道:“晋祠镇归巡检司管,金大庆的靠山就是巡检官人,谁能管的着呢?”

    赵玉城点点头。

    便在这时,一道爽朗的声音从军营中传来。

    “哈哈,赵郎君,你来的正好,也免得我入城去拜访你了!”

    贺伯勇大步走了出来,脸上挂着和熙的笑容。

    “见过贺将军!”赵玉城拱手道。

    贺伯勇拉住赵玉城手,道:“不必客气,走,去我营帐,我请你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