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相公 » 第十一章 河东转运相公

第十一章 河东转运相公

    折家军只有三千人马驻扎在清源县。

    六个指挥,贺伯勇是第三指挥使,营帐很大,离帅帐也不远。

    小顺子第一次进军营,一路上东张西望,像个刚入城的土包子。

    来到将帐门口,贺伯勇让人将小顺子带到偏帐招呼,请赵玉城进了帐,备下酒案,筛好酒,举起杯子。

    “多亏赵郎君指点,我军成功击破刺客窝点,将摩尼教一网成擒。来,我敬郎君一杯!”

    赵玉城举杯与他饮了,说:“在下能否冒昧问上一句?”

    贺伯勇笑道:“以后我就托大叫你一声赵兄弟,兄弟有什么事,只管问便是!”

    “抓到的人是否审问过?”

    贺伯勇脸上闪过一丝阴狠之色。

    “那还用说,自然严刑伺候,哥哥还会和这帮贼人客气吗?”

    “他们可说因何行刺?”

    “说了,是因为小折将军在府州处死一个蛊惑人心的妖人,原来那人是食菜事魔教的一个头目!”

    赵玉城点点头,道:“那我再问一句,他们是否承认,利用李存继来完成刺杀计划?”

    贺伯勇皱眉道:“那倒没有。不过也没关系,已经有人受不住打,招出李存继确实不愿刺杀小折将军,这就足够了!”

    赵玉城沉默了一会,道:“贺将军,这件事恐怕还有内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什么内情?”贺伯勇一愣。

    “我现在也只有些猜测,并无证据。要证实这些猜测,需要时间。”

    贺伯勇想了一会,沉声道:“赵兄弟的话,我自然信得过,不过能否说的明白些?毕竟事关小折将军的安危!”

    赵玉城道:“不瞒贺将军,就在这两天,有人想要杀我!”

    “杀你?”

    赵玉城缓缓道:“事情就发生在昨天夜里。在下并无仇人,想来想去,只可能是那天为李存继脱罪之事,惹来杀身之祸!”

    “莫非是摩尼教的漏网之鱼,想要报复你?”

    “应该不是。此事在下还在调查,过几天,在下定给将军一个交代。”

    贺伯勇盯着他看了一会:“好,我信得过你!说吧,需要我做什么?要不要我派几个人给你听用?”

    赵玉城拱手道:“多谢将军好意。人就不用了,在下还有个问题,想问将军!”

    “你问!”

    赵玉城道:“将军是否知晓,齐巡检在太原的靠山是谁?”

    贺伯勇微微一惊:“这事与齐志也有关系?”

    赵玉城道:“目前还在调查,不能肯定,不过据在下推测,此事很可能牵涉到巡检司。”

    贺伯勇深吸一口气,道:“若是牵扯到齐志背后的人,那可就麻烦了!”

    赵玉城目光微闪:“那人很有势力吗?”

    贺伯勇喝了杯酒,方才慢慢道:“赵兄弟,你知道河东路最有权势的三个人是谁吗?”

    赵玉城心中一凛,道:“其中一人,自然是河东经略安抚使,张孝纯相公!”

    “不错,张相公是文官,兼太原知府、是河东路官阶最高之人。除他之外,便数河东路兵马都总管,王禀王将军。”

    宋朝一路相当于后世一省,宋廷为了防止唐朝节度使权力过大,将一路权力分为四司。

    四司分别是:帅、漕、宪、仓。

    帅司是经略安抚司,掌军事和民事,权力最大,长官为经略安抚使。

    漕司为转运司,掌钱粮征运和转运。

    宪司是提点刑狱司,掌司法、监察。

    仓司是提举常平司,管粮仓和盐铁专卖。

    河东路是边境路,军政权力最大,王禀又是枢密使童贯爱将,所以他的影响力,反而超过后三司长官!

    赵玉城动容道:“齐巡检背后的人,莫非就是他?”

    贺伯勇道:“不,齐志背后之人,是河东路转运使,耿南仲!”提到耿南仲时,面露愤慨之色。

    赵玉城察言观色,道:“将军,耿南仲是否与小折将军有仇?”

    贺伯勇深深看了赵玉城一眼:“赵兄弟,有些话能够不提,还是不提为好。”

    赵玉城站起身,拱手道:“在下一介白身,本不愿牵扯到河东高层之间的争斗。将军既不便透漏,在下也不敢再调查,告辞!”

    贺伯勇急忙起身拦住他:“别急啊!”迟疑了一下,说道:“赵兄弟,这事真与耿南仲有关系吗?”

    赵玉城道:“在下目前也只是怀疑。”

    贺伯勇沉默良久,拉着赵玉城坐下。

    “赵兄弟,我也不瞒你了,小折将军确实得罪过耿南仲!”

    赵玉城目光一亮:“能详细说一下吗?”

    贺伯勇摇头道:“具体情况不便透漏,我只能告诉你,是因为‘花石纲’的缘故!”

    赵玉城吃了一惊:“花石纲不是只对江南地区征收吗?”

    贺伯勇冷笑道:“原本是这样,然而自耿南仲当上河东路转运使后,在河东路大肆搜刮奇珍异宝,一年前,向朝廷进献了一批‘花石纲’!”

    赵玉城心中一动,暗道:“又是一年前!齐志当上巡检是一年前,金大庆当上汾河帮帮主,也是一年前,这中间定有某种关联!”

    贺伯勇道:“花石纲原本是为官家搜罗奇花异石,然而时至今日,已变成贿赂朝中权相的名目了!”

    “怎讲?”

    贺伯勇道:“以前的花石纲,确是为搜寻花石!现在不同了,各地趋炎附势的官员,都会想方设法,搜集金银珠宝,以花石纲名义,送入国朝两府!”

    “所以这些宝物,大多落入两府宰相手中?”

    “那是自然。当初花石纲用船运送,十船一纲,才得名花石纲!如今地方官员们为了行贿,竟依托花石纲之名,真是可笑至极!”

    赵玉城思索片刻,问道:“如此说来,耿南仲献的花石纲,队伍并不庞大了?”

    贺伯勇哼道:“全都是金银珠宝,又不像江南运送太湖巨石,能大到哪里去?估摸一辆马车就能装下!”

    赵玉城连连点头,目光不住闪动。

    贺伯勇提醒道:“赵兄弟,你查的时候务必小心,如果牵扯到耿南仲,就立刻来告诉我,莫要擅自行动!”

    赵玉城道:“在下知道分寸。”

    贺伯勇笑道:“那就好,还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吗?”

    “只有一件。”

    “你说!”

    赵玉城道:“您能不能派些人,暗中盯着汾河帮的人?”

    贺伯勇摆手道:“小事一桩,如果他们有任何异动,我会派人通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