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相公 » 第十四章 皇家祭祀园林

第十四章 皇家祭祀园林

    小顺子离开赵玉城的小院后,径直到铁匠铺,买了一柄朴刀。

    次日一早,他扛着朴刀,便要去和赵玉城碰头,刚来到关帝街,有人叫住了他。

    “顺哥,有大热闹,快去瞧啊!”大头从街上奔了过来。

    小顺子小孩心性,听有热闹,笑嘻嘻地问:“什么热闹?”

    大头道:“城东一条大街上,有人跟汾河帮的人打起来了!”

    小顺子哈哈一笑,道:“谁这么不怕死,敢跟汾河帮的人动手?”

    “外地来的几个街头耍棒的人,都厉害着呢,把汾河帮的狗腿打得满地找牙!”大头显得很兴奋。

    小顺子喜道:“好,你在这等我一下。”快步跑进槐林巷,将情况与赵玉城说了。

    赵玉城听说与汾河帮有关,便锁了门,来到大街,在大头引路下,朝城东而去。

    一路上,大头忍不住偷看了赵玉城几眼,朝小顺子低声道:“顺哥,你说的贵人,不会是赵秀才吧?”

    小顺子低声骂道:“怎么不会?赵二哥以前没显露山水,以后你跟久了,就知道他有多大本领了!”

    不一会,三人来到城东一条大街,挤入人群。只见尘土飞扬,四名男女正在街上跟汾河帮的人激斗。

    此时战斗已近尾声,汾河帮虽有十多人,却大都被打倒,躺在地上哀嚎。

    那四名男女有两名女子,一人年纪偏大,两鬓斑白,是个五十多岁妇人。

    另一个是个面色黝黑的年轻女子,与老妇人联手应敌。

    第三人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手中一条棍棒使的威风八面,棍影纷飞间,不断有敌人倒下。

    最后一人是个五十多岁老者,身材矮小,动手时轻描淡写,然而闪躲腾挪之间,将大部分敌人吸引在身边。

    突然间,矮小老者大喊:“四保,小心!”

    话音刚落,一道青影冲入场中,直奔使棍少年。

    围观的赵玉城连那人模样都没看清,便听一道闷响,使棍少年倒飞出去,落地后打了几个滚,吐出一口鲜血。

    一阵‘噗噗噗’的拳脚声响起,那青影刚击倒少年,转瞬间,又和矮小老者斗在一起。

    不到十合,老者中了一脚,倒地不起,余下两名女子没了老者和少年照应,也被小喽啰制住。

    赵玉城向那青影看去,却是一名穿着青袍的威猛大汉。

    初升的阳光照在他身上,只见此人身长八尺,面皮红润,双目炯炯,头顶密密麻麻,生着黑须一样的短发。

    赵玉城正观察那人,袖口忽然被小顺子拉了拉。

    “二哥,那人就是金大庆,咱们快逃吧!”小顺子躲在他身后说。

    赵玉城道:“那又如何,咱们干嘛要怕他?”

    小顺子愣了一下,觉得这话也有理,他们背后有折家军和慕容家两大靠山,今时不同往日了!

    金大庆将卷起的袖子放下,淡淡吩咐道:“将四人带走,还有行李箱子,一样别落下!”

    使棍少年叫道:“你们又不是官府,凭什么抓我们?各位乡亲父老们,你们倒是说句公道话啊!我们在此处卖艺,犯了哪条王法?”

    金大庆一言不发,凌厉的目光在围观人群中扫了一圈。

    众人都不敢惹他,各自散去。

    没一会,围观之人全部走散,只剩赵玉城和小顺子留在原地。大头已跑不见影了。

    金大庆认出赵玉城,刀一般的目光盯在他脸上,仿佛要戳出一个窟窿。

    赵玉城上前两步,拱手道:“金帮主,在下有礼了。”

    金大庆暗暗惊奇。

    他以前见过赵玉城,印象中此人胆小如鼠,根本不敢看自己眼睛,怎么突然胆子变大了?

    莫非他与自己作对,真有人在背后指使?

    想到这一层,有了忌惮,堆出一个假笑,抱拳道:“赵郎君有礼了。”露出一颗闪闪发亮的金牙。

    赵玉城道:“在下能否问上一句,这几位犯了何事,竟让金帮主替官府执法?”

    金大庆淡淡道:“赵郎君说笑了,在下怎敢代官府执法?”

    “那眼前之事……”

    金大庆截断道:“有人控告,说这几人昨夜在晋祠镇偷盗,我是受巡检司委托,将他们抓回去调查!”

    使棍少年叫道:“胡说!我们昨夜只是宿在晋祠镇客店,哪有偷盗?”

    金大庆道:“是真是假,见了巡检司差人,再解释不迟,带走!”

    眼见金大庆带人离去,并未找自己麻烦,小顺子终于从赵玉城背后走了出来。

    “二哥,咱们走吧,这事管不了!”

    赵玉城左右看了一眼,道:“小顺子,你那名同伴呢?”

    小顺子跺脚骂道:“大头那小王八蛋,最没义气,早就跑了!”

    赵玉城道:“你去找他,问问他知不知道这几人来历,金大庆为何抓他们?我在关帝街董家茶棚等你们!”

    小顺子答应一声,转身去了。

    赵玉城回到关帝街,在茶棚点了壶茶喝着,大半个时辰后,小顺子带着大头从西街过来。

    “首领!我刚才不是逃跑,只是见咱们人少,去找狗儿和小五帮忙!”大头一进茶棚,就急忙解释。

    赵玉城哑然失笑:“你叫我什么?”

    “首领啊!我们以后都跟您混了呀!”

    赵玉城道:“别乱叫,你就和小顺子一样,叫我赵二哥吧,你们俩都坐下!”

    大头大喜,把这句话理解为自己在组织里地位上升,和小顺子平起平坐,当即使出马屁神功。

    “二哥,您真厉害,我刚才都瞧见了,金大庆对您客客气气哩!”

    小顺子哼道:“你不是说去找狗儿、小五吗?怎会瞧见刚才情况?”

    大头脸一红,争辩道:“我就瞧了一眼,然后就去了!”

    赵玉城摆手道:“别争了。大头,我问你几句话!”

    “您问!”

    “你知道金大庆为何要抓那帮卖艺人吗?”

    大头道:“听别人说,好像是那帮耍棍的人在文殊寺的长生库里,典当了一件宝贝,被金大庆知道了,就怀疑他们偷了东西!”

    “什么宝贝?”

    大头道:“不知道啊,不过肯定是件好宝贝!”

    小顺子瞪眼道:“你既不知道,怎知是好宝贝?”

    大头道:“听说典当了二十贯钱,当然是好宝贝!”

    赵玉城心道:“这些人没钱才出来卖艺,哪来的宝贝?”脑中一个念头闪过,站起身道:“走,咱们现在就去一趟晋祠镇!”

    西周时期,周成王之弟姬虞被封于唐,人称唐叔虞。

    唐叔虞是晋国开国诸侯,晋王祠供奉的便是唐叔虞和他母亲邑姜后。

    晋王祠修建之后,多次遭地震损毁,又多次重建。

    最近的一次大规模修建,出于宋太宗赵光义之手。

    宋仁宗时期,又在晋王祠修建了圣母殿,宋徽宗继位后,也重修过圣母殿。

    正因如此,晋王祠是河东地区最有名的皇家祭祀园林,每年有数不尽的文人墨客,来晋王祠游玩祭拜。

    晋祠镇便是因游客兴起的一座小镇。

    东邻汾河,西望晋河,周边水土肥沃,形成万亩良田。

    赵玉城站在镇外,望着道旁阡陌纵横的良田,颇为感慨。

    “想不到这小镇周围的田地如此之肥沃,镇民必定富裕,难怪汾河帮要将总舵设在此地!”

    小顺子将朴刀换了一个肩膀扛,嘟囔道:“二哥,晋祠镇的百姓可一点不富!”

    赵玉城道:“这是为何?”

    小顺子道:“那些田不是镇民所有,早被清源县几家大户占去了,镇民们只能给他们当佃户!”

    赵玉城略一思索,点了点头。

    宋朝的国策是‘不抑兼并’,普通百姓保不住自己田地,倒也并不奇怪。

    大头手中拿着一根短木棍,左右张望着,叫道:“二哥,顺哥,咱们还是别去了吧,你们瞧,田里没人,怪阴森的!”

    赵玉城突然指着西边一座小山破,道:“那山坡下有户人家!”

    小顺子抬头看了一眼,道:“那就是冯公鸡家屋子。他们家的人都死了,屋里肯定空了!”

    赵玉城听到‘冯公鸡’三字,心中一动。

    “走,瞧瞧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