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相公 » 第十九章 炼丹的道士

第十九章 炼丹的道士

    听到赵玉成的话,韩里正长长叹了口气。

    “唉,这世道是越来越坏了,你若不说,老汉真瞧不出那位王客官,竟是个人面兽心的东西!”

    一名青年叫道:“翁翁,我就觉得那姓王的不是好东西!”

    这人叫韩石,是韩里正孙子,他爹娘都在今年病死,所以脸上笼罩着一股怨愤之色。

    “对啊,一副贼眉鼠眼的样子,会是什么好东西?”一名麻子跟着起哄。

    韩里正没有理他们,朝赵玉城道:“赵郎君,老汉并不识得那位王客官,只知他三十岁上下,身高和我孙儿差不多!”

    赵玉城问道:“他身上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韩里正想了一会,摇头道:“好像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那麻子忽然叫道:“我觉得他像个出家人!”

    赵玉城道:“兄台何出此言?”

    麻子道:“他和我说话时,我闻到他身上有股檀香味,不是道士就是和尚!”

    韩石忽然道:“胡说,他身上确实有味儿,却不是檀香味,而是一股怪味,绝不是和尚或道士!”

    赵玉城转头问:“什么怪味?”

    韩石挠了挠头,道:“我也说不准,有点像臭鸡蛋的味儿!”

    赵玉城目光一亮。

    麻子叫道:“韩石头,你才胡说,明明是檀香味,准没错。是你们家鸡蛋放坏了,你自己闻错了吧!”

    韩石怒道:“放屁!我们家的鸡早死光了,哪来的鸡蛋?”

    麻子挤出人群,骂道:“你们家只是鸡死了,还有粮食,我们家余粮都没了。老里正,你说说,让大家今年怎么过?”

    韩石怒道:“大家都不好过,你问我翁翁做什么?”

    麻子厉声道:“他是里正,以前做里正时,好处没少拿,如今受了难,他不负责谁负责?”

    另一人道:“王麻子,老里正为人公正,你有怨气去找汾河帮的金大庆,窝里横算什么本事?”

    王麻子被说的面红耳赤,转头朝赵玉城道:“你问完没有?问完了就请大伙吃饭!”

    赵玉城没有推辞,向韩里正问清镇民人数,让小顺子和大头去县城买一百斤面粉。

    小顺子道:“二哥,买那么多干嘛,五十斤就行了呀!”

    当下粮价贵,百斤面粉要两贯多钱。赵玉城给小顺子的五贯钱他一直省着用,如今只剩三贯多,颇为不舍。

    赵玉城道:“五十斤哪里够吃,别讨价还价了,快去!”

    小顺子低声嘀咕了几句,只好答应了。

    正要离开时,慕容流盈突然道:“小顺哥,你把这个拿去,再买五十斤肉,做肉羹吃!”递过一锭十两银子。

    镇民们轰然叫好,纷纷称赞慕容流盈菩萨心肠!

    赵玉城知道这点钱对慕容流盈不算什么,便没有阻止,朝她点头表示感谢。

    最欢喜的还是小顺子!

    宋朝贵羊轻猪,慕容流盈请人吃饭,自然要请羊肉羹,这十两银子买五十斤羊肉的话,余不了多少。

    然而对小顺子这种小老百姓来说,一向吃的猪肉羹或猪肉馒头,听慕容流盈要他买肉,自以为买猪肉。

    五十斤猪肉只要三贯钱不到,以慕容流盈的大千金做派,肯定不会找他要剩钱,多余的钱自然入他腰包!

    当即带着大头,喜滋滋奔出客店,去买面粉和猪肉!

    赵玉城坐在椅上,见镇民们喜笑颜开,心中也很欢喜。

    慕容流盈忽然走到他身旁,低声道:“赵郎君,咱们不继续调查王震了吗?”

    赵玉城道:“当然要查,我已有眉目。”

    慕容流盈道:“那就去查呀!”

    赵玉城道:“不急,先请镇民们吃顿饭,再去不迟。”

    慕容流盈低声道:“这件事背后有耿南仲,还是先把王震找出来,以免夜长梦多!”

    赵玉城一想也是,当即向韩里正和众镇民说明,离开了小镇。

    绑在树边的驴子被小顺子和大头骑走,只剩一匹马。

    昨夜下过雨,官道上淤泥不堪,慕容流盈穿着马面裙,走路不便,于是两人一个牵马,一个骑马。

    慕容流盈骑在马上,望着赵玉城背影,忽然道:“赵郎君,你刚才说已有眉目,是指的什么?”

    赵玉城转头道:“你还记得刚才王麻子和韩石的话吗?”

    慕容流盈蹙眉道:“他们的话似乎互相矛盾!”

    赵玉城笑道:“其实他们都没说错!”

    慕容流盈讶道:“没错?可两人闻到的味儿不同呀!”

    赵玉城道:“你刚才注意到没有,王麻子手上戴着串手串!”

    慕容流盈想了想,道:“似乎是串佛珠!”

    赵玉城回头笑道:“那是串道教的念珠。”

    慕容流盈脸一红,道:“你如何知晓?”

    赵玉城道:“道教的念珠一般有八十一颗珠子,代表太上老君的八十一般变化,佛教的手串珠子通常少一些。”

    慕容流盈点点头,道:“不过这能说明什么呢?”

    赵玉城道:“说明王麻子是个信道之人。像他这种人,经常去道观上香,对檀香味最为敏感,不会闻错,王震一定是个出家人!”

    “那韩石闻到的味道,又如何做解?”

    赵玉城笑道:“你还记得那天在西济堂时,我买了十二两硫磺吗?当时你有闻到什么味没有?”

    慕容流盈怔了怔,恍然大悟:“你是说韩石闻到的是硫磺味?”

    “不错。硫磺的味道,其实就像臭鸡蛋!一个人身上同时有檀香、硫磺两种味道,这说明什么?”

    慕容流盈皱眉思索了一会,摇了摇头。

    赵玉成道:“说明王震是个喜欢炼丹的道士!”

    慕容流盈眸中闪过一道亮光,道:“啊,不错!”

    赵玉成接着道:“清源县这种小县城,炼丹的道士一定不会多!”

    慕容流盈连连点头,笑道:“炼丹的道士自然离不开丹砂,赵郎君,我们可以去西济堂问问!”

    大半个时辰后,两人回到清源城,此时临近午时,入城百姓极多,大街上驴嘶马鸣,正是最热闹的时候。

    穿过几条街,来到月桥街,找到西济堂的许掌柜,向他问起城中善于炼丹的道士。

    许掌柜对此果然了解清楚。

    “这个嘛,咱们清源县小城小庙,城中善炼丹的只有两个道士,一个是东华观的吕道士,一个是流云观的郭道士!”

    “两人年岁几何?”赵玉城问。

    许掌柜道:“吕道士六十多岁,郭道士嘛,正值壮年,大概三十岁左右!”

    两人对视一眼,脸上都有喜色,王震可不就是三十岁上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