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宋相公 » 第五十四章 韩世忠与辛兴宗

第五十四章 韩世忠与辛兴宗

    赵玉城正要再问话,人群之中走出一名中年男子。

    那人快步走到辛兴宗跟前,拱手陪笑:“辛将军,实在得罪,还请包涵!”

    辛兴宗转着酒杯,淡淡道:“原来这愣货是王统制的部下?”

    慕容流盈经常去西北看望父亲,所以认识西军不少将领,低声道:“那中年人是王渊,军阶不低,在西军中名气也不小。”

    王渊军阶虽高,却是寒门出身,不敢得罪辛兴宗,依旧陪着笑脸。

    “这小子市井出身,不懂规矩,还请辛将军别跟他一般见识,回去后我一定重重责罚!”

    辛兴宗一抬手,道:“慢来,你知道他因什么事,与我作对吗?”

    王渊愣了一下,他被辛兴宗派人请来时,只知自己部下韩世忠得罪了辛兴宗,这才慌忙赶来,并不知因何事起冲突。

    侧头瞪了韩世忠一眼,严厉道:“韩副将,你到底因何事顶撞了辛将军,还不速速致歉!”

    韩世忠朝身后看了一眼,没有说话。

    辛兴宗斜睨了他一眼,道:“不用看了,在知道我身份后,他就逃走了。”

    王渊愣道:“辛将军,这到底怎么回事?”

    辛兴宗似笑非笑道:“方才有人在诽意国朝大事,说什么天下群寇而起,是朝廷治理不善!”

    瞟了韩世忠一眼,道:“我过去打了他一顿,这位韩将军倒是好打不平,说那人说的在理,朝廷该广纳民意,降低赋税,百姓才不会造反!”

    王渊暗暗一惊,心知韩世忠这话若是被两府宰相听到,不仅官做不成,还有性命之忧!

    “混账东西!今天是不是又喝酒了?每次喝醉就说些胡话,从今日起,剿灭南方贼寇之前,不准你再沾酒!”王渊厉斥道。

    韩世忠低着头道:“是。”

    赵玉城双眉一扬,韩世忠的话已经非常委婉,却连东京城的街市都无法容纳,更别说朝堂了。

    种因得因,宋徽宗死后被金人烧成灯油,也怪不得别人了。

    王渊陪笑道:“辛将军,他已经知道错了,你看……”

    辛兴宗瞥了韩世忠一眼,见他眉宇之间还带着愤怒之色,冷冷道:“韩世忠,你是不是不服气?”

    韩世忠闷声道:“末将不敢。”

    辛兴宗站起身,负手道:“你别说我拿官职压你,只要你武艺能胜得过我,今日之事就算了。若没那个本事,就怪不得辛某公事公办了!”

    韩世忠双拳紧握,青筋在手背上跳动。

    王渊最知这名部下的性子和武艺,若真把辛兴宗打伤了,这事更加难以收拾。

    “辛将军,这小子哪配跟您动手,您打他两拳,出个气,我保证他绝不还手!”

    辛兴宗捏了捏手腕,冷笑道:“韩世忠,我听过你的事,你杀了个夏将,谎称是监军驸马,幸亏枢相慧眼识破,才没让你得逞。怎么,有胆子谎报军情,没胆子跟我动手吗?”

    韩世忠面色通红,浑身肌肉紧绷,似乎随时就要爆炸。

    王渊急忙拉住他,生怕他动手。

    赵玉城心想,韩世忠将来能成为中兴四将,此事应该有惊无险,自己不必冒然插手。

    正想到这,人群中又走出一人,笑道:“辛将军,这里是天子脚下,大打出手未免太不像话。我倒有个主意,大家切磋一下,不伤和气。”

    赵玉城向那人看去,只见他高鼻深目,约莫四十来岁,看起来不像汉人。

    慕容流盈细心地解释道:“赵郎君,那人是彰化军节度使,叫杨惟忠,是党项人,在西军大大有名!”

    宋朝的节度使是虚衔,虽然远比不上唐朝的节度使手握大权,但也是一种身份和资历的象征。

    辛兴宗、王渊和韩世忠齐齐朝杨惟忠行了一礼。

    辛兴宗心想:“这老番被枢相任命为都统制,倒也得给他一个老面子。”说道:“杨公有何主意?”

    杨惟忠捻须笑道:“我曾听人说,刘仲武老将军有个儿子叫刘琦,一箭射中水缸,拔出箭矢,水涌如柱,两位不妨也试试,能否效仿刘公之子!”

    慕容流盈赞道:“这位杨将军好聪明,难怪爹爹对他推崇有加,称他为番将第一人!”

    转头看去,却见赵玉城面露讶色,笑道:“赵郎君,你也识破了杨将军的用意吗?”

    赵玉城道:“什么用意?”

    慕容流盈奇道:“你既不知,为何如此惊讶?”

    赵玉城摸了摸鼻梁,笑道:“那位刘琦将军,真的这般厉害吗?”

    慕容流盈正色道:“那是自然。其实西军四虎还有一种说法,将辛兴宗划去,加上了刘琦。照我看,这种说法更准确。”

    赵玉城目光一亮,道:“这么说,辛兴宗肯定将刘琦当做竞争对手了!”

    慕容流盈道:“对啊,所以我才说杨将军聪明,他提出这个法子,辛兴宗绝不会拒绝!”

    果不其然,辛兴宗生怕被刘琦比下去,当即答允。

    他命人取来弓箭,又摆上酒坛为标靶。

    酒坛比水缸易碎,用力稍有不足,就会将坛身射裂,水流咕噜一下,就会全部流出。

    赵玉城见他虽然高傲,却也有与脾气相合的气度,暗暗点了点头。

    辛兴宗走到五十步开外,侧头道:“杨公,刘琦射水缸时,是五十步开外吧?”

    杨惟忠道:“不错。”

    辛兴宗笑了笑,又朝后退了十步,右腿后退一小步,拈弓搭箭,挺立如松,倒也有几分气势!

    只听嗖的一声,箭矢如流星般射了出去,啵的一声响,正中酒坛。

    杨惟忠上前拔出箭矢,酒水哗的一下,形成一条弯弯水柱流出,众人齐声喝彩。

    辛兴宗颇为得意,瞟了韩世忠一眼,道:“韩世忠,也让本将军瞧瞧你的能耐!”

    正要命人再摆上一个酒坛,韩世忠一摆手,道:“不用了。”从王渊那里取过弓箭,一拉一射,没有半分迟疑。

    众人都惊得呆了。

    原来韩世忠射出的箭刚好堵住辛兴宗射出的箭孔,刚才还在像泉水一样流出的酒水,瞬间被堵住了!

    连赵玉城这种新手都知道,韩世忠这一箭的难度远在辛兴宗之上,不由跟着人群大声喝彩!

    群众的反应激怒了辛兴宗,只见他面沉如水,死死盯着韩世忠。

    杨惟忠既佩服韩世忠本领,又暗暗摇头,觉得他太过莽撞,不懂得给自己留后路。

    他虽然官职更高,但辛兴宗若非要对付韩世忠,他也难以阻止。

    正琢磨着想个什么法子,让辛兴宗好下台,忽见人群中走出两个人。

    一人和辛兴宗说了句什么,随后走到六十步开外,朝韩世忠道:“姓韩的,瞧好了!”

    弯弓射箭,嗖的一声,正好将韩世忠的箭矢从尾部破为两半,射入小孔!

    人群又爆发出一阵喝彩声。

    赵玉城和慕容流盈相视一笑,原来那射箭之人正是刚才结识的吴家兄弟老大,吴阶。

    赵玉城朗声道:“今日之事,必定流为佳话,上达天听!”

    旁边人听到了,都觉得有理,纷纷出声附和。

    辛兴宗心道:“若真让官家听到,必定赞赏我三人,这时再跟韩世忠犯难,反而不美!”

    说了句:“我们走。”带着吴家兄弟离去。

    杨惟忠和王渊、韩世忠也一起离开了。

    赵玉城见天色已晚,便也离开了樊楼,将慕容流盈送到了马行街。

    离别之际,慕容流盈取出两个平安福。

    “赵郎君,这是我和云姐姐在大相国寺求的平安福,预祝你和李世兄得胜归来。”

    赵玉城接过平安福,微笑道:“你放心,此战必胜,你等我们的好消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