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真没想当千古一帝 » 第2章:地窖藏银

第2章:地窖藏银

    周府,后花园。

    朱慈烺眉头紧蹙,看着众人在花园中翻找半天,却毫无头绪,也是有些心慌。

    明末财政破产,朝廷养不起军队,饷银拖欠,到最后就连官员俸禄也发不出去了,因此数月前,崇祯皇帝下旨命百官捐资助饷,以缓解燃眉之急。

    周奎家资最富,又是当朝国丈,本应该起带头作用。

    可他却是只铁公鸡,只捐了区区两千两。

    但就这两千两,也不是周奎自己的钱。

    实际上周奎一开始压根连一个铜板也没想捐,是皇后周氏知道以后,觉得周奎的做法实在过分,于是变卖了她自己的首饰,得银五千两,送到周府让周奎捐了。

    崇祯皇帝和皇后周氏勤俭节约,周皇后手中也并不富裕,这已经是她能拿出的全部了,虽然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但起码能让崇祯皇帝面子上好看。

    周奎的做法,却是令人大跌眼镜。

    他不仅自己不捐,就连周皇后送来的五千两也被他贪了三千两,最后捐的只有区区两千两。

    周奎是没钱吗?

    并不是,他富裕得很。

    历史记载,大顺军入城后,对明朝官员进行了一系列拷掠助饷,身为国丈的周奎家资最富,自然被重点关照。

    可周奎却是一个为了银子六亲不认的狠人,眼睁睁看着大顺军一个接一个的杀了他全家,也没说出银子的所在。

    但李自成不是崇祯皇帝,不会去跟周奎讲道理。

    他只是下了一道命令,如果周奎不交,那就把他活活打死,然后再把整个周府掘地三尺。

    简单、粗暴,但高效。

    最后周奎被打得只剩下一口气,大顺军依旧没有停手的意思,他这才害怕,供出在后花园藏了七十万两银子,以及周府在京城附近的大量庄园地契。

    这些明末的记载,朱慈烺记得很清楚。

    “咱们到底在找什么啊!”

    “我哪知道,我看太子是被李贼吓傻了,咱们快跑吧!”

    本以为跟着太子混能趁乱逃出城,不想到这挖了半天土,鸟毛都没见一根。

    跟随而来的人群不满情绪愈发高涨,很多人已经扔下铁锹,一个接一个的离开,打算自谋生路,连朱慈烺这个太子都是不管不顾了。

    朱慈烺也没拦着,因为现在就连他自己,也不确定到底在找什么了。

    已经在后花园翻找了这么久,却丝毫不见那些银子的影子。

    难道周奎在后花园藏银子这事,是野史乱记的?

    “挖,掘地三尺也要给我找到!”

    朱慈烺没有犹豫太久,拿起铁锹就是挖。

    周围众人都是看得目瞪口呆,不敢相信眼前这一幕。

    从前温文尔雅的太子,突然之间就跟换了个人一样。

    大顺已经围了京师,外城告破,在这种时候每一分每一秒都万分珍贵,不去赶紧逃出城,也不去组织兵力守城,却突然跑到国丈府花园来挖土?

    怕不是真的被吓傻了!

    尽管有朱慈烺亲自带头,大明却已经没有几个真正的忠臣了,本以为有逃生希望的随从们不愿出力,纷纷四散而逃,剩下的一些也是满脸鄙夷。

    挖了几下土,朱慈烺已经累得不行。

    这十五岁的身体,实在是太过孱弱了。

    正在朱慈烺看着偌大的后花园,满心绝望之时,却忽然听到了一声呼唤。

    “殿下!”

    一名身着蟒袍的太监,带着约十几个手握腰刀的番子走了过来。

    看见这个人,朱慈烺便是想到一个人名——王之心!

    崇祯初年铲除阉党,厂卫被崇祯皇帝亲手废了,接下来继任的几个东厂提督也都没什么作为,后来崇祯已经知道文臣不可用,下旨重新启用了东厂。

    但他知道的太晚了,王之心作为最后的一任东厂提督,已经难有什么作为了。

    朱慈烺很纳闷,这个时候他来做什么。

    “殿下在找的东西,奴婢知道在哪。”

    王之心神神秘秘的凑过来,指着后花园的左侧,一棵老槐树下,叹息一声:“已经到了如此地步,奴婢也顾不得这些规规矩了!”

    朱慈烺也根本不在乎繁文缛节,现在只想着赶紧找到银子,于是朝他微微点头。

    得到许可,王之心随即转身。

    “挖!”

    番子们对视一眼,虽然并不知道是要挖什么,但还是听令上前,纷纷拾起地上的铁锹。

    番子们的行动力很强,三下五除二的功夫,一个地窖的雏形,便渐渐出现在众人眼前。

    等番子们打开地窖,顿时惊呼四起。

    满满一整个地窖,都是白花花的银子!

    天还没亮,但这些银子折射的月光就已经足够闪瞎人了。

    很多人这辈子都是第一次看见这么多银子,一时间呆立当场,不知如何是好。

    很快,更多的人开始蠢蠢欲动。

    这些刚才不愿出力在看笑话的人,现在却想分一杯羹。

    但想归想,做又是另外一回事。

    不是他们不想抢,只是东厂番子的恶名如雷贯耳,虽然现在早已不是魏忠贤时代,但在场的都不是傻子,没人想去用命去试试他们手中的腰刀。

    现场的气氛有些微妙,但这时,周奎却带着周府的人到了。

    此情此景,令他目眦欲裂。

    “住手!”

    “这是我的银子,你们这些下人,真是倒反天罡了!”

    看见白花花的银子暴露在众人面前,他的心都在抽抽。

    为了维护银子,周奎倒是十分果断,几乎没有什么犹豫,就拿着自己的拐杖,带着周府的仆人上前去和周围聚拢来的人们推搡起来。

    “放下银子!”

    “你放屁,这银子上刻你名字了?”

    眼见场面即将控制不住,朱慈烺一方面让王之心带着东厂的人赶紧偷运银子,另一方面也是知道,七十万两不是个小数目,就凭这点人手,再怎么运也要运半天。

    任凭事态这样发展下去,不等运完怕是就要发展成一场暴乱。

    一旦放开手脚打起来,可就不是三言两句能收住的了。

    “都闭嘴!”

    朱慈烺喊了一句,见没有效果,便登上一块巨石,登高而呼。

    “闭嘴!!!”

    众人被这一声暴喝给震慑住,加上朱慈烺皇太子的身份,有所忌惮,渐渐平静下来。

    朱慈烺站在最高处,环视后花园,面容冷峻。

    “周奎!”

    “你莫非忘了,上个月我父皇下旨,令你以国丈之尊领导百官捐资助饷!”

    “那时你只纳了两千两,哭诉说府中无有银钱,如今我看这周府富贵不逊于乾清宫,后花园中又藏有七十万两,抗旨不尊,是何居心!”

    “父皇尚在,本太子尚在,这些银两已经被充作朝廷的军费!”

    “你敢抗旨吗?”

    周奎一脸震惊,倒不是因为害怕抗旨,一个眼看要灭亡朝廷的圣旨没人在乎。

    只是他还从未见过性情文弱的太子,有过这样声色俱厉的神情面貌。

    他自知理亏,哑口无言,但依旧不愿放弃这七十万两银子。

    朱慈烺也知道,周奎嗜钱如命的性格。

    如果让他在七十万两银子和全家人的性命中选择,他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七十万两银子。

    于是,趁着众人没有反应过来,将目光望向周围。

    “尔等是愿跟周家叛国抗旨,还是愿跟随本太子?”

    “跟随本太子者,每人就地赏银五百两,待击退李贼,论功行赏!”

    不知是银子的驱动,还是虚无缥缈的论功行赏,亦或者是被朱慈烺坚定的目光所震慑,周府的仆人们闻言都不再坚持,慢慢退了下去。

    就连那些先前想要哄抢银子的人,也都各有用心的退散开来。

    任凭周奎如何责骂,都是无动于衷。

    说完这番话,朱慈烺的心扑通扑通直跳,见到居然有效果,这才是暗自松了口气。

    但朱慈烺也明白,方才不过是虚张声势。

    除了一个太子的名分,什么都没有。

    他们真想瓜分了这些银两,也拦不住。

    局势暂时得到控制,但情况不容乐观。

    这些人依旧蠢蠢欲动,银子的消息越传越远,聚集的人群越来越多。

    很多人的心思都在那一地窖银子上,他们只需要一个带头的,就会一拥而上。

    护卫的十来个东厂番子,面对暴怒的人群,也不敢贸然动用武力手段,只能是不断的后退。

    “臣护驾来迟,殿下恕罪!”

    就在这时,周围传来一阵脚步声。

    人群让开一条道路,一名身着黑色山纹甲的将领来到朱慈烺脚下,正是得到消息火速赶来的英国公张世泽,以及他带来的京营士兵。

    这些士兵人数也不多,只有三百来人,但控制住场面已然足够。

    “张世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