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真没想当千古一帝 » 第29章:小娃娃,大本领

第29章:小娃娃,大本领

    “是朝廷的人?”

    “怎么来的这么快?”

    大顺军的一众文武闻言,都是十分吃惊。

    “不是朝廷的人,是朱慈烺的人。”

    李岩把事情看得很清楚,明廷的朝野上下其实都是反对议和的,这次看似不可能的盟约,完全是一个区区十五岁的少年在推动。

    结合这些天传回的各地军报,原本建议李自成迅速入主京师抢占先机的李岩,现在也不确定这到底是不是最好的一条路了,他有些忧虑的望向前方。

    “闯王......”

    大顺的一众文武此刻已经在下方喧闹起来,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来都来了,要不要见见?”

    “见个屁,他真能凑齐那一百五十万两?”

    “有这个功夫,不如一声令下,到城里抢钱抢地抢女人!”

    事实上,在刚才他们还对朱慈烺凑不齐后续的一百五十万两深信不疑。

    没有人会相信区区一个十五岁的少年,在这件事上要强于做了十七年皇帝的崇祯。

    就连李自成本人,也已经在昨夜下达了全面戒备的命令。

    刘芳亮的左营在这些天哨探范围仅限于京师的西部及南部,之所以在今晨往北侧喜峰口和西侧兴州去了,主要也是因为李自成在为第二次进围北京做准备。

    如果是按照历史上的进军速度,李自成这个时候已经进入北京城快十天了,他是没有做足这个准备的。

    这十天下来,李自成也并没有闲着,他做的事情不少于朱慈烺。

    正因为有了这十天的缓冲,让李自成得以对畿辅周边的情势有了一些了解。

    他发现,畿辅情势可能并不如一开始考虑的顺利,每一天都是峰回路转的变化。

    首先就是北侧喜峰口,原明军四散而逃,几乎成了一座事实上的空城。

    不少逃散的明军,纷纷选择加入李自成的大顺军,西虏频频调动的消息,也通过他们的嘴传到了整个大顺军中,李自成甚至没有去特意询问,就已经知道了个八九不离十。

    其次,大顺军中也有一些从畿辅东部的蓟州、兴州等地跑来的原明军,他们带来了更多的传言,其中让李自成深为震惊的就是一条。

    多尔衮率领八旗的倾国之师,正陈兵山海关城下。

    山海关总兵高第是个什么人物,李自成和所有的大顺军文武都心知肚明,那是一个只知道吃空饷的酒囊饭袋,如果多尔衮进攻山海关,那个废物高第是绝对挡不住八旗大军的。

    有更大的可能性,是高第会直接向多尔衮投降。

    李自成不得不承认,现如今的情势真的在向朱慈烺十天前警告的那样发展。

    难道朱慈烺可以未卜先知吗?

    还是说,这个十五岁的少年真是一个天才,可以预料到这么多事情?

    李自成摇了摇头,决定不再去想这些。

    既然朱慈烺真的派人来了,那不妨见见再说。

    一百五十万两不是一个小数目,足可以堵住那些主战派的嘴。

    他微微凝神,抬手制止了众人的喧哗,沉声道:“叫他们进来。”

    一人闻声而入,身着精致山文甲,头戴玄武盔,身后披风随风荡漾,正是英国公张世泽了。

    见到他,李自成很意外。

    张世泽虽然不如朱慈烺年轻,但看起来年纪也不到三十岁。

    一个如此年轻的监国太子,还有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国公,竟然把摇摇欲坠的大明就这样撑起来了!

    “大明英国公张世泽,协领京营,见过闯王,及未来的大明西北王!张某奉命交纳余下的一百五十万两白银,与大顺正式订立盟约!”

    张世泽稍稍躬身,不卑不亢,这是国公面见亲王的礼节。

    李自成没有说话,却是李岩笑道:“英国公竟然如此年轻,可谓年少有为啊!你说奉命而来,在下想知道,是奉了谁的命令,毕竟订立盟约乃大事,不知道和谁订盟可不行。”

    “英国公,您说是吧?”

    张世泽看了看李岩,回想到昨夜出城前,朱慈烺的叮嘱。

    昨夜,朱慈烺曾将张世泽和王之心叫到戎政府,挨个单独叮嘱了一堆的话。

    对张世泽所说的,其中就有要交好大顺军中的几个大将,对牛金星、宋献策要谄媚行事,还有一个叫李岩的白面书生,需要千万小心。

    张世泽看着李岩的面相,猜到太子说要小心的应该是他。

    于是微微思虑,向东方一拱手道:“张某此行,是奉未来大明天子,当今太子监国殿下之命而来,代表大明与大顺订立盟约!”

    “不知这个回答,李先生可满意吗?”

    李岩微微凝眸,也没想到张世泽竟然认识自己。

    刚才的话看似简单寒暄,但实际上,李岩挖了不少坑。

    所谓口腹蜜剑,正是他的拿手绝活。

    十天前对朱慈烺的十日之期是如此,现在对张世泽的笑里藏刀也是如此。

    听张世泽的话不卑不亢、滴水不漏,心中全然明白,对方在来之前是做足了功课。

    李岩当即哈哈大笑,看不出半点的变化,依旧是笑意盈盈:“有什么满意不满意的,只不过是随口一问而已。英国公乃贵客,请坐!”

    语落,几名大顺军卒搬来了一个小凳子。

    这凳子很小,周围大顺一众文武都是居于席间,张世泽坐在中间一个小凳子上,这显然又是李岩故意为之,要把他当成猴子观赏。

    但张世泽好似没看出来似的,没有一句二话,甩起盔甲后的披风,两胯分开,大马金刀坐了下去。

    见他如此豪爽,李自成有了些许的好感。

    他抬起手,制止了要继续试探的李岩,问道:“方才来报,说还有一个自称东厂提督的,他怎么没来?”

    张世泽答道:“西北王说的是王公公吧?王公公是本朝的东厂提督,地位很高,但他是一个内臣,内臣在本朝是没有参政之权的。”

    “今日盟约,由我代为签订。”

    李自成哈哈一笑,也不再多问。

    “既如此,那一百五十万两在哪?”

    张世泽顺势站起身离开那个小凳子,站到一侧,向后挥手。

    “带进来!”

    听了他的话,早在帐外准备齐全的京营士卒们,两人一组,抬着一个个大木箱子走进帅帐。

    一百五十万两,足有几十个大箱子,甚至帐外还有几辆马车,如此多的银两,帅帐内摆满了也摆不下来,但所有人都看得出来,张世泽没有说假话。

    朱慈烺竟然真的筹齐了这些军费!

    李自成上前几步,伸手将其中一个大木箱子打开,耀眼夺目的银白色顿时充斥了整个帅帐。

    一名身上甲胄华丽无比,几乎不亚于李自成本人的大顺将领满脸的不可置信,没有请命便起身上前,当众打开了另外一个大木箱子。

    这个大木箱子中,也是满登登的银锭!

    “怪了,怪了!”

    他连声叫着,看向李自成。

    “真是怪事,那狗皇帝几个月凑不齐的银子,这小娃娃几天就凑齐了?”

    “别看他才十五岁,却好大的本领!”

    听到刘宗敏如此耿直的直呼崇祯为狗皇帝,帐内顿时哄笑一片,就连李自成也禁不住直乐。

    众人笑了半晌,这才意识到还有一个英国公在场,李自成这才抬起手制止了他们,咳咳两声道:“捷轩!你怎么能这样说呢?”

    “就凭崇祯生了这样一个替他排忧解难的皇太子,他就是功大于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