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我真没想当千古一帝 » 第30章:回家了

第30章:回家了

    “禀闯王,银两已经核实,有一百五十三万两!”

    如此众多的银两,也是亏了这天一大早就带来了,光是核实就足足搞了一上午,张世泽与一众大顺文武待在帅帐里,见来人禀报,这才是松了口气。

    他倒不是因为害怕银两不够,王之心虽然贪,但不该贪的地方他是一个大子儿也不敢碰,这次的银两比李自成要求的一百五十万两只会多不会少。

    张世泽主要是坐在这难受,回想起十天前,如果不是朱慈烺拦着,他早就带着那三百多名京营的死士在城头战死了,现在却与昔日仇敌共处一室。

    这种感觉他说不上来,就是别扭。

    张世泽听完,立即起身道:“既然银两足够,为免夜长梦多,我等还是尽快签订协议,册封的金印玺绶等物,待西北王退回西安后,朝廷自会有特使前去。”

    “英国公莫慌。”李自成抬了抬手,笑道:“此事毕竟事关重大,英国公请到别的营帐歇息片刻,容我与众位兄弟商量商量。”

    “英国公还是要理解啊,咱们这帮兄弟都是打着造反名头起家的,忽然摇身一变成了朝廷的人,就算是我们答应,下属那些兵卒也需要安抚。”

    “这件事需要一个完整的章程,不是签一个协议就能解决的。”

    张世泽不懂这些政治上的东西,他也并不想在这多待,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挺好,于是起身,朝李自成拱了拱手,转身离开。

    “那我就出去等着西北王的消息了。”

    “请!”

    看着张世泽离开,李自成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转身望向众人。

    “你们都是怎么想的?”

    他说着话,坐到了最前方的位置上。

    “咱们提出的要求,人家都一一做到了,现在是退是留,弟兄们商量商量吧!”

    大顺军在荆襄时确立了基本的五营野战军及地方分守制度,五营的主将各号制将军,但在制将军之上,还设有左右两个权将军,辅助兵事。

    如今大顺军中的两名权将军,分别是汝候刘宗敏和泽候田见秀。

    他们两人在大顺军中的部众极多,五营中人数最多,实力最为雄厚的中营便是刘宗敏的部属。

    除了五营之外,大顺军中还有一支中权亲军,由李自成本人直接统领。

    大顺的制度与明朝不同,大顺是一个新兴政权,还有很多地方没有完备,而明朝立国近三百年,各种制度早已趋于完善,这也是双方的优势劣势之一。

    大顺军的文臣武将极度失衡,基本是以武将为主,文臣为辅助。

    这话还是好听的,实际上大顺内部的文臣现在连辅助的作用都称不上,只是负责一些不识字的武夫们无法处理的政务,基本都是虚职,有没有权力,完全看受不受李自成本人的信任。

    大顺的文官班底非常低劣,尤其是李自成本人的智囊团,根本不像是一个具备改朝换代实力的政权该有的样子。

    大顺文臣体系中权位最高的是丞相、天祐阁大学士牛金星,以及开国大军师宋献策。

    牛金星在明朝虽然中过举人,但天资愚钝,考了十几年,等他中的时候已经快四十了,大明那时候的举人早已经遍地跑一点都不值钱了。

    关键牛金星也并不是那种大器晚成的类型,中举人后马上就飘了,有传言说他在地方上抢占田地、霸占妇女,坏事做尽,因而被革除了举人功名。

    也有人说,牛金星其实是收受了河南当地一家巨富的王姓官绅家中佃农贿赂,巧妙的侵占了王家的田产,导致与王家交恶,被王家花钱买通官府给他落的罪名。

    牛金星早年到底如何,这已经没有确切事实可知了,但举人功名肯定是被官府革除了。

    无论是以上哪种情况,这样的人似乎都不与汉之张良、萧何,或是明之李善长、刘伯温那样的人类似。

    至于宋献策,这货比牛金星还不如。

    宋献策早年一名不闻,号称精读史书,但实际上连个秀才都不是,唯一擅长的就是占卜方术,是被牛金星举荐给李自成才有了如今的地位。

    这样的两个人可以在大顺做到文臣之首,可见大顺其他的文官们,都是一些什么“人才”。

    现在大顺的情况是,刘宗敏的话语权和田见秀相当,都要大于牛金星和宋献策,但牛金星和宋献策深受李自成信任,他们的话又要高于其余的制将军。

    也正因如此,上次签订盟约,朱慈烺是直接让王之心和张世泽去找牛金星和宋献策,把他们贿赂好了,李自成这边基本就成功了一半。

    至于李岩,虽然朱慈烺认为此人乃是大顺军中少有的具有远见卓识者,但其实他并不受李自成的信任,两人的关系更像是好友。

    李岩在大顺军中,其实并没有一官半职,单纯是靠在众人之中的威望,才有了如今的位置。

    年初李自成挥师北进,带刘宗敏在身边,指派另一个权将军田见秀留守西安,负责西北及荆襄这些基本盘的耕种守备。

    刘宗敏现在的部属最多,是大顺军中当之无愧的二号人物。

    他的话语权,甚至要高于牛金星、宋献策和李岩。

    所有人都知道,李自成这番话,看似是在询问他们,其实是在征询刘宗敏的意见。

    现在大顺的很多事,如果没有刘宗敏支持,李自成几乎都办不成。

    大顺军中,李自成虽然位居闯王,但与刘宗敏一向是平起平坐。

    这对兄弟感情极好,刘宗敏早年跟随李自成造反起事,一向甘居其后,听从李自成的吩咐行事。

    但偶尔,两人也有闹分歧的时候。

    一般到了这个时候,李自成都会选择任凭刘宗敏行事,他不去插手。

    历史上刘宗敏霸占了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在李自成三令五申不得拷掠吴家之后,依旧将吴家上下十三口拷掠了一遍,这就是李自成与他的分歧之一。

    李自成劝说无果之后,再一次当起了甩手掌柜,任凭刘宗敏住在吴府自行其事,他从此不再干涉。

    正因如此,给了吴三桂所谓“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借口,以大明忠臣为名,与他的父亲吴襄决裂,堂而皇之的向多尔衮递交降书,打开山海关。

    李自成其实是比较倾向于结盟退回西安的,但这件事他做不了主,刘宗敏要是不愿意回西安,也能凭借中营的兵马自己打进北京。

    到了那时,李自成这个受了封的西北王不就成小丑了?

    他说完话,有些忐忑的看着刘宗敏。

    刘宗敏倒是一副大大咧咧的样子,显然是没有李自成这些复杂的心思。

    “有什么好说?”

    “钱都到手了,告诉弟兄们,收拾收拾回家了!”

    他说完,哈哈大笑一声,顿时打消了李自成心中的忧虑。

    “捷轩说的是啊,下去传令吧!”

    “告诉弟兄们,我们要回西安老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