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穿越北宋末年 » 第四十二章丹书铁券

第四十二章丹书铁券

    我走得很慢,东看看西瞧瞧,看着沧桑的山水画卷,厚重大气有大将之风,古朴凝重有儒雅情怀。那凝固着天趣之意的图案里,有飞瀑流泉,有树幽山远,有彤云出岫,有仙风道骨,它天开图画的笔趣指向,涵尽枯笔皴擦、经历了多少风雨洗礼,依旧坚固清晰可判,想着想着,心中不由的感叹,感叹祖先的智慧和伟大,这一笔一画之中凝结着多少辛勤的汗水和智慧。

    再看古典家具,历经先秦的质朴浑厚、春秋秦汉的浪漫神奇、两晋南北朝的婉雅秀逸、隋唐的华丽润妍和宋朝的简介隽秀,最终沉淀出质朴简练、古雅精丽的明式风格。形之大度,意之深远。

    在工匠的眼中,有千年灵性的红木,历沧桑而隐默,衔天地而浩荡,是天地精神凝聚而成,要顺天机,承地脉。即要上下有别又要有无相资,不会强力强为,不会无中生有,根据传统,传承经典。

    在那翘条几左上方,有一金色券幅,上曰四个赤色大字“丹书铁券”。

    丹书铁券背面原文:

    维建隆元年岁次庚申,八月甲辰朔四日丁未,皇帝若曰:赵代后周,建立宋朝。但陈桥兵变,中间又经几多变故?人知甚少。同时愧疚世宗,故赐丹书,约法北面事之,柴氏及后辈之人,汝辈不得惊犯,要对柴宗训及其母亲以礼相待,是用金代铁之版,申以誓辞。长河有似带之期,泰华有如拳之日,惟念柴氏建国之功,永将延祚子孙,使卿长袭宠荣,克保富贵。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承我信誓,往惟钦哉!宜付史馆,颁示天下。

    正在此时,门外传来一阵吵闹之音。我与赵构,柴进出门查看,只见两个大汉正打成一团。柴进大呵一声:“何事在此宣哗!”

    这时两人才分开,一黑胖大汉响前道:“我宋江酒足饭饱,起身欲去解手,一脚踏翻了他的炭盆。谁知这斯勃然大怒,跳起来揪住宋江就要暴打,幸亏柴大官及时出现,喝住这斯。”

    这什么跟什么啊?电视剧里的宋江不是书生模样吗?就算不是书生或文人墨客的样子,也不能是一彪悍大汉形象啊?这家伙除了胡子都连上人家李逵了。

    宋江?这可是水浒英雄们的老大,今天真是吉星高照啊!见了鲁智深和柴进,又碰到了这宋江。

    但这宋江真是辣眼睛啊!

    话说这宋江起义的导火线是宋朝廷为解决财政困难,宣布将整个梁山泊八百里水域全部收为“公有”,规定百姓凡入湖捕鱼、采藕、割蒲,都要依船只大小课以重税,若有违规犯禁者,则以盗贼论处,贫苦的农民与渔民交不起重税,长期积压在胸中的对社会现实的不满终于像火山一样爆发了。他们在宋江等人的领导下,铤而走险,武装聚险,凭借梁山泊易守难攻的地形,阻杀前来镇压的官兵。到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这支农民队伍正式宣告起义。宋江当上押司有多难?除了考试还要进行资格审查,不比科举简单。

    小吏的宋代的地位并不高,士大夫们对待小吏的态度都是以鄙视为主,甚至就连小吏出身,之后走上仕途的人,也对胥吏这一群体十分鄙视。在电视剧新版《水浒传》中,宋江代替县令接待上级官员,却遭到对方的嘲讽,这样的现象其实在宋代也不少见。

    但就是这样上不受官僚贵族待见,下不受平民百姓喜欢的小吏,为什么宋江还要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