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翡翠古玩宝鉴 » 第六十八章 字画学习(3)

第六十八章 字画学习(3)

    在静谧雅致的房间内,孙教授目光温和地转向隋爷,开口询问道:“隋兄,今日我想借你的画作一用,给马沐上一课,教他如何品鉴,不知你意下如何?”

    隋爷闻言,脸上立刻堆满了笑意,他爽快地答道:“当然可以,孙教授您随意,要不是马沐,这些画是不是我的都不好说。尽管使用,不必客气。”

    隋爷说完,又伸手指向旁边已经鉴定完毕的古画,补充道:“这些画作也一并拿去,或许能对马沐的学习有所帮助。”

    孙教授顺着隋爷手指的方向望去,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微微点头,表示同意:“好,这些画作确实能为马沐提供宝贵的学习素材。多谢隋兄的慷慨相助。”

    隋爷听了孙教授的话,连忙摆手说道:“孙教授,您太客气了,我怎么敢当。”他脸上满是谦逊与敬意。

    孙教授微笑着点头,然后转向马沐说道:“马沐,你把这些已经鉴定过的画拿到旁边那个房间去,他们在这里还有事情要忙,不好打扰。”马沐点头应是,小心翼翼地抱起画作,向另一个房间走去。

    同时,孙教授又对齐博瑞说道:“博瑞,你去把店里的画作也都拿到那个房间去。”

    “好”齐博瑞只说了这一个字,就开始忙碌起来。

    看着马沐把画带走的背影,隋爷一副乐见其成的表情。他知道孙教授对这些画不会怎么样,如果可能。他甚至希望孙教授能偷偷藏起来一副,那样隋爷会更高兴,但是他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等所有的画都搬过来,慢慢的一个房间摆的各种各样的画。

    马沐站在孙教授的身旁,聚精会神地等待着即将开始的学习过程。孙教授看着他,脸上露出了温和的笑容,然后缓缓开口。

    “马沐,今天我要教你的,是鉴定书籍字画的基础知识。这不仅需要你对艺术有敏锐的洞察力,更需要扎实的历史和文化底蕴。首先,我们要从书画的起源讲起。”

    孙教授顿了一顿,继续说道:“书画艺术,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甲骨文和金文,那是最初的文字和图形的结合。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有意识地追求美的表达,于是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书画作品。这些作品,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的传承。”

    “接着,我们再来谈谈书画的发展过程。”孙教授继续说道。

    “书画,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其历史发展过程可谓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早在先秦时期,文字和图画开始有了初步的融合,形成了书画的雏形。那时的文字,不仅仅是记录语言的符号,更蕴含了人们对自然和生活的朴素理解。而图画,也逐渐从简单的记事符号演变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

    到了秦汉时期,随着国家的统一和文化的繁荣,书画艺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秦始皇统一文字,小篆成为官方书体,其规整的字形和优雅的线条为书法艺术奠定了基础。同时,汉代壁画和帛画等艺术形式也逐渐兴起,展现了当时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力。

    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书画艺术进一步走向成熟。王羲之等书法大家的作品至今仍被奉为经典,他们的笔墨之间流露出独特的个性和情感。而绘画方面,也出现了顾恺之等杰出画家,他们的作品注重表现人物的精神气质和内心世界。

    唐宋时期是书画艺术的鼎盛时期。唐代书法以颜真卿、柳公权为代表,他们的作品气势磅礴、雄浑有力。而宋代则出现了以苏轼、黄庭坚为代表的文人画派,他们强调笔墨意趣和文人情怀的结合,为后世文人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元明清时期,书画艺术继续发展并走向多元化。元代赵孟頫等书法家将楷、行、草等多种书体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明代董其昌等画家则推动了山水画和花鸟画的创新与发展。到了清代,扬州八怪等画家以奇特的画风和创新的笔墨技法著称,为书画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可以说,书画的历史发展过程就是一部中华文化的发展史。每一个时期都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代表作品,这些作品更是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审美追求和文化特色。”

    “最后,我们来谈谈书画的艺术流派。”孙教授开始详细地解释,“书画的艺术流派,是艺术家们在长期创作实践中形成的独特风格和表现手法。这些流派各有特色,丰富了我们的艺术宝库。”

    国际流传的有现实主义

    这一流派注重真实地反映社会和自然,强调对细节的准确描绘和对现实的深刻理解。现实主义画家们通过作品揭示社会现象,反映人民生活。

    有印象派:印象派是19世纪末在欧洲出现的一个画派,强调光线和色彩在绘画中的运用。他们追求在户外自然光下直接写生,捕捉瞬间的视觉印象。

    有野兽派:野兽派是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的一个画派,以其鲜艳的色彩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著称。他们强调个性表达和情感宣泄,作品具有浓厚的装饰性和视觉冲击力。

    有表现主义:表现主义强调通过夸张、变形等手法来表达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和内心世界。这一流派的作品常常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和象征意义。

    还有立体派:立体派是20世纪初在法国兴起的一个现代艺术流派,强调将物体分解为几何形体并进行重新组合。他们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抽象性和构成感。

    此外,在中国书画史上也有许多重要的艺术流派,如浙派、吴门画派、扬州八怪等。这些流派各具特色,代表了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不同风格和时期。

    孙教授继续解释道:“要深入了解这些艺术流派,我们不仅需要研究他们的作品和技法,还需要了解他们的历史背景、文化传承和社会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全面地理解书画艺术的魅力和深度。”

    马沐听得津津有味,对书画艺术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层。

    孙教授讲完,看着马沐认真倾听的样子,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知道,马沐是个有潜力有天赋的的年轻人,最主要的是学习能力很强,而且品质还可以只要好好培养,将来必定能在鉴定界有所作为。

    “这些都是学习鉴定书画的基础知识,当然,也是一些概括性的内容。现在没有大量的画作供你比较,我先用现有的几幅来给你做下参考,后期带你去故宫博物馆,那里的画做比较全面,国内国外各种画做都用,到时候再好好给你说一下。”说着,孙教授拿出几幅画作,他先将一幅画轻轻地放在桌子上。

    他拿起的第一幅画,画面上呈现的是当代人民的疾苦生活。破旧的房屋,衣衫褴褛的人们,还有他们脸上那无助和期盼的表情,都被画家细腻地刻画出来。“这张是现代画”孙教授解释道,“但它描绘了当代人民的苦难,属于现实主义画作。现实主义画作注重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通过细腻的刻画和真实的场景再现,让观众能够深刻感受到画家的情感和思考。”

    接着,孙教授又拿起另一幅画,这幅画的风格与前一幅截然不同。画面上的人物表情夸张,色彩鲜艳且对比强烈,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这张也是现代画,”他继续说道,“但它属于表现主义。表现主义画作强调画家的主观情感和自我表达,通过夸张、变形等手法来呈现画家的内心世界。你可以看到,这张画中的人物表情被刻意夸张,色彩和线条的运用也非常大胆,这都是为了表达画家内心的激情和感受。”

    孙教授一边解说,一边让马沐仔细观察这两幅画的细节和技巧。他希望通过这些具体的画作,让马沐更直观地理解现实主义和表现主义这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以及它们在画作中的具体运用。马沐听得津津有味,目不转睛地盯着桌面上的画作,试图从中领悟到更多的艺术精髓。甚至马沐用异能好好观看这些画,试图看能不能发现一些不同的点。

    孙教授再次从画卷中拿出一幅,展示给马沐,并解说道:“这张画是清朝时期浙派的作品。浙派,起源于明代,发展至清代仍然有相当大的影响。

    画面中,山势险峻,峰峦叠嶂,云雾缭绕其间,仿佛仙境一般。树木苍翠欲滴,与山石相映成趣。溪流潺潺,为静谧的山谷增添了一丝生机。画面的构图巧妙,远近层次分明,展现出了浙派山水画的深厚功底。

    浙派注重笔墨的表现力,用笔刚劲有力,墨色浓重。在山水画中,常运用斧劈皴等技法来表现山石的质感和立体感。

    浙派画作的构图通常较为饱满,注重画面的整体感和层次感。通过巧妙的布局,展现出山水之壮美。

    浙派画作不仅追求形似,更重视神似。通过笔墨的运用和画面的构图,营造出一种深远、空灵的意境,引人深思。

    此外,浙派在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既有北方山水的雄浑大气,又不失南方山水的细腻灵秀。这种融合使得浙派画作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占有重要地位。

    孙教授详细解释了这幅清朝浙派画作的特点,并进一步阐述了浙派画作的整体特征。他希望通过这些具体的画作和讲解,帮助马沐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