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都市言情 » 翡翠古玩宝鉴 » 第六十九章 字画学习(4)

第六十九章 字画学习(4)

    孙教授细致地讲完这三幅画后,微微颔首,对马沐说道:“现在的素材有限,你先把这三个派系的不同表现牢记在心。等以后有机会,我们再深入探讨其他派系的内容。”

    孙教授此刻已将马沐视为自己的门生,他决心将自己毕生的鉴定知识和经验倾囊相授。为了更直观地展现各种艺术派系的特点,他决定延续自己在大学授课时的风格,将每一个知识点都剖析得淋漓尽致,确保马沐能够真正理解并掌握。

    甚至为了让马沐理解记忆,孙教授决定以后带他去故宫博物馆拿实物给马沐一一对比分析讲解。

    “讲完流派,我们来讲讲各个流派的代表画家。”孙教授开始详细地阐述现代主义的代表画家。现代主义绘画流派在20世纪艺术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涌现出许多杰出的画家。国外国内都有,比如

    西班牙画家巴勃罗·毕加索。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之一,他的作品总数近37000件,包括大量油画、素描、版画等。其代表作品有《格尔尼卡》、《和平鸽》等,以其独特的立体主义风格闻名。

    还有法国著名画家亨利,荷兰画家皮特·蒙德里等等,今天国外的就先不多少,我们今天先说下国内的著名画家。

    国内现代主义绘画流派在20世纪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代表画家,他们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创新的表现手法,为中国现代艺术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

    比如吴冠中。

    吴冠中是中国现代绘画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融合了东西方绘画的技巧和审美观念。

    他的画作以风景为主,注重色彩和构图的和谐统一,展现了现代主义绘画的风格特点。

    代表作品包括《长江万里图》等,体现了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对自然的深刻感悟。

    再比如林风眠,作为中国现代绘画的重要人物之一,他的作品融合了东西方绘画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的画作以简洁的线条和鲜明的色彩为特点,常常描绘江南水乡、花鸟等中国传统主题,但表现手法却充满了现代感。

    代表作品如《秋鹜图》等,展现了他对传统与现代融合的深刻理解和探索。

    还有常玉,以其独特的绘画风格和主题选择而闻名,他的作品常常描绘女性、花卉和静物等。

    他的画作风格简约而富有诗意,色彩柔和且充满梦幻感,给人一种超脱现实的美感。

    代表作品如《盆中的果树》等,体现了他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之情以及他在绘画艺术上的独特追求。

    当然还有关良是中国现代戏剧人物画的开创者之一,他善于将中国传统戏曲人物作为绘画主题。

    他的画作以简洁的笔墨和生动的造型为特点,捕捉戏曲人物的瞬间动态和表情,展现了戏曲艺术的魅力。

    代表作品如《武松打虎》等,反映了他对戏曲文化的热爱和对人物画创新的探索精神

    等等很多著名画家,这些画家都以各自独特的方式为中国现代主义绘画流派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作品丰富了中国的艺术宝库,也为后来的艺术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说完这些,孙教授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表现主义画派是20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一种艺术流派,它强调画家通过画作来表现内心的情感和主观视角。

    比如挪威画家爱德华·蒙克,被誉为表现主义的先驱。代表作品:《呐喊》、《生命之舞》等。其作品以强烈的情感和视觉冲击力为特点,反映了心理苦闷和对现实的扭曲表现。

    瓦西里·康定斯基,俄罗斯出生的画家和美术理论家,后来成为德国表现主义的重要人物。代表作品:《带有弓箭手的风景》、《构成第十号》等。

    埃米尔·诺尔德,德国画家,表现主义的重要代表之一。以浓烈的色彩和狂野的笔触表现自然与人物,作品充满原始和野性的力量。

    国内表现主义画派的作家在近年来也逐渐受到关注和认可。

    比如顾黎明,其作品以民间艺术元素与现代表现手法的结合为特色。在《杨家埠门神》系列中,他巧妙地将大红大绿的民间色块对比转化为高级灰的色调,展示了抽象表现绘画的色彩逻辑和古朴感觉的结合。

    他的作品既保留了民间艺术的古朴,又融入了西方绘画的线条自由,呈现出一种全新的艺术风格。

    还有王嘉陵教授,作为四川美术学院的资深教授,被誉为中国表现主义的先驱。他的作品如《生命之光》和《彝族火把节》等,体现了明显的写意手法和表现主义趋向。

    他在艺术创作中融入了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的元素,同时又不失现代感,为中国表现主义绘画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然还有很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这些国内的表现主义画派作家都以各自独特的方式,将中国传统艺术与现代表现手法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深刻内涵和独特风格的作品。他们的探索和创新,为中国现代艺术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中国表现主义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孙教授讲完表现主义又开始讲浙派画作。

    “浙派画作是中国画中的重要流派之一,起源于明代前期,由画家戴进创立。戴进是浙江杭州人,他的画作深受李唐、马远等人的影响,取法南宋画院体格。浙派画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法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戴进,字文进,号静庵、玉泉山人,生于1388年,逝世于1462年。他是浙江杭州人,不仅是明代著名的画家,而且在其艺术生涯中创立了浙派,成为该画派的鼻祖。

    戴进早年为一名金银首饰工匠,这段经历可能对他的精细工艺和造型能力有所影响。后来他转行从事书画艺术。

    在明宣德年间(1426—1435),戴进以画供奉内廷,担任仁殿待诏。然而,由于遭受谗言,他被迫离开宫廷,之后浪迹江湖。

    戴进擅长画山水、人物、花鸟、虫草等多种题材。他在山水画方面师法马远、夏圭,中年时保持传统风格,晚年则发展出独特的个人风格,雄俊高爽,苍郁浑厚。

    用笔劲挺方硬,画人物时笔法娴熟,顿挫之间风度愈发显著。所作花鸟、虫草也富有生机。

    戴进被誉为“浙派绘画”的开山鼻祖。他的作品如《春山积翠图》、《风雨归舟图》等,都是浙派画作的代表作。

    戴进的艺术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不仅在绘画技艺上独树一帜,更重要的是他开创了浙派,这一画派在明代画坛占据了近百年的主导地位。

    作为画派鼻祖,他的作品拍卖市场上一般都比较贵。2011年拍过一副他的作品达到了6800多万。”

    孙教授讲到这里,像是反应过来什么一样说道:“给你干巴巴的讲这么多,你可能也记不太清。后续这些流派的信息,我会给你一本书,你一定要熟记。熟记了这些流派的特点,如果以后遇到重要的画作,流派对不上号,那你甚至都不需要再进行深入的鉴定了。

    书里不仅会有关于每个画家的生长年代和个人经历背景,还会详细介绍他们的艺术风格和技巧。了解这些信息,再比对纸张的年份,如果对不上,那也说明画作有问题。鉴定一幅画,需要掌握每一个细节。”孙教授如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