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学习使我富裕 » 第24章 爆肝吧,少年!

第24章 爆肝吧,少年!

    把大概的思路捋清楚后,三人回去睡觉了。

    现在时间也不早了,已经过了12点,先休息一晚,明天估计得通宵。

    唉,数学就是这么令人头秃。

    走时看看机房,还有那么三两只在讨论选题的事。

    选题这一步,确实需要谨慎。

    不过假如是第二次参加的话,就会有经验了。

    回到寝室,苏航倒头就睡着了。

    次日,苏航不到六点就醒了,马上就起床洗脸,赶往机房。

    宋玉函也跟着起来了。

    刘松早就起来了,买了三份早餐,在机房已经开始了建模。

    苏航也开始先把能填进去的内容写进论文模板里头。

    在比赛开始前,苏航就准备好了自己的一个论文格式模板。

    最前面的,也是最重要的摘要要等全文完成后再写。

    像问题重述、问题分析、符号说明与名词解释、模型假设都可以先完成,等到建模完成后再进行一次修改。

    至于核心部分——模型建立与求解,苏航决定全程跟着刘松学长。

    对于问题一,需要建立数学模型,计算温度分布。

    刘松首先借助导热基本定律——Fourier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推导热传导方程。

    然后简化问题,将I、II、III、IV四个介质层视为两个新的介质层介质a、介质b,在只有a、b介质层的情况下,进行二层耦合。

    最后将二层耦合推广到四层耦合,建立模型。

    刘松虽然没有说话,但是苏航从他正在做的工作总结出他在做哪一步工作,并记录。

    刘松也时不时看一看苏航的记录,或者停下来理一理思路。

    苏航感觉刘松是真的大佬,一般人都会在选择模型、解法上卡住,这时就需要团队的力量了。

    看来之前刘松讲述他上次参赛经历很可能还是谦虚了。

    苏航很好奇,上一次的队友究竟是何方神圣,有大腿也不知道抱吗?

    苏航又一次感觉自己真是太弱了。

    学霸尚未长成,苏航还需努力啊!

    宋玉函当然也没闲着,在边上用MATLAB求解问题一中空气系数的范围。

    宋玉函把这两份程序生成文本文档,扭头看向苏航。

    “程序我发你QQ邮箱?”

    苏航坐在刘松边上验算刘松的结果,回道。

    “直接发QQ就行。”

    宋玉函:“OK,接下来要做什么?”

    刘松回道:“编一个可以在已知空气系数范围下,求解问题一中空气系数的精确值的模型。”

    “还有求解问题一中温度分布矩阵,同时绘制温度分布图和部分位置温度分布图,生成题目中所要求的excle文件。”

    “不过你先等一下,苏航刚刚验算到一个错误。”

    三人配合非常默契,这让刘松很是欣慰,上一次的参赛经历他是不想再体验了。

    宋玉函暂时闲了下来,就去食堂买了两份午餐。

    之前也有过奋战一天的集训经验,所以互相对口味都有所了解。

    苏航不喜欢辣,刘松什么都行。

    回到机房,宋玉函面前已经摆着几张纸,上面列着一些数据参数。

    苏航和刘松拿到餐盒直接开吃。

    宋玉函又开始了新一轮工作。

    其实只要思路顺了,后面的事情就变得简单多了。

    刘松当天一直在肝问题一,对A题而言,第一问做好了,才有做下一问的资格。

    光一个转化系数就用了变步长多次枚举法确定最佳转化系数。

    最后总算是把第一问给解决了,后面两问,刘松的速度明显快了很多。

    月亮出来又渐渐隐去,天已微亮,刘松停笔打了个哈欠。

    边上的晚饭已经凉了,这么久也不知道能不能吃了。

    苏航还在整理数据,宋玉函已经回去睡了,明天他是主力。

    揉了揉眼睛,刘松对苏航说道。

    “你先回去睡觉吧,你放心睡,最后一天才是你的战场。”

    苏航其实也很累了,现在不过是强撑着罢了。

    “那一起回去吧。”

    刘松点点头。

    苏航把桌子上喝完了的咖啡罐子收拾了一下,扔到了门口的垃圾桶里。

    苏航还没有见过凌晨的天空,居然有点好看。

    不过再好看也没床香。

    ……

    再醒来时,已经是下午五点了。

    苏航急急忙忙吃了顿晚饭,赶到机房。

    宋玉函已经编好了程序,正在和刘松一起修整优化。

    现在,主要工作就是配合苏航完成论文。

    打开文档。

    问题分析检查一遍,三人都觉得可以,那就过。

    模型假设部分,1.假设四层介质均匀,且保持各向同性;2.……

    符号说明与名词解释,这个苏航早就在刘松建模的时候顺带完成了。

    模型建立与求解,重头戏来了。

    实际问题数学化处理,在高温作业过程中,实际为三维立体的空间温度扩散。由于不计空气对流,不考虑人的体积,因此忽略高度与宽度这两个维数,将服装的三层材料与空气层,简化为只与厚度L有关的一维空间……

    问题一,推导热传导方程、建立二层耦合介质温度分布模型、……、模型的检验。

    问题二,“最优”厚度标准的制定、约束条件的确定、……、模型的求解及灵敏度分析。

    问题三与问题二类似。

    第六部分,模型的评价。

    这一部分当然要好好夸夸自己啦。

    比如自己的模型精度高啊、考虑因素周全啊、模型创新性好啊等等。

    苏航实事求是地罗列了三条优点。

    然后象征性地写了一条缺点:未来保证求解精度,采用极小步长遍历搜寻最优解,导致程序运行缓慢。

    然后再说一说模型的改进方案什么的。

    最后用NoteExpress添加了把参考文献和附录加上去。

    [1]金启胜.利用Fourier变换求解热传导方程的定解问题[J].SR师范学院学报,2011,31(3):54-55.

    ……

    只引用了六篇中文文献,没有引用英文文献,竞赛论文对这方面要求比较低。

    然后还要把宋玉函的代码复制在文档最末尾,作为附录部分。

    终于搞定了!

    此时已经到了竞赛的最后一天,虽然还是凌晨,但是机房已经有几个队在加班加点的继续搞。

    苏航放松地靠在椅子上,喝了一口咖啡,毫无睡意。

    “你要不要去靠一会?”

    宋玉函是已经睡了一会又回来的,刘松还在睡。

    苏航摇摇头,“有夜宵吗?”

    “我去买。”宋玉函转身就出去了。

    苏航又打起精神开始写最重要的摘要部分。

    晚上没有什么吃的,宋玉函只好带了几个面包和一瓶牛奶回来。

    苏航叼着一个面包就又开始码字了。

    等到写完摘要,天已经大亮,刘松也来了。

    “你先去吃点东西吧,我来检查一遍。”

    苏航点点头,面包牛奶虽好,但是他还是喜欢包子豆浆。

    这大夏天的,苏航居然觉得有点冷,该不会感冒了吧?

    苏航回寝室披了一间衬衣,才觉得好一点。

    去食堂点了一碗牛肉面,一口热汤下肚。

    啊,舒畅!

    苏航给另外两个带了早餐,又赶去机房了。

    几番删删改改,把一些口语化的语言改的专业化,会让评委更看好。

    苏航重新坐在电脑前修稿。

    又把排版再整理了一下,在九点的时候交了终稿。

    三人一起去食堂吃了顿夜宵,没有说什么煽情的话。

    熬了这么久,睡一觉比说啥都管用。

    PS.

    由于个人学业和经济缘故,以后每天大概率一更,偶尔两更,上架后视情况而定。

    PS.2

    还有一件事,感谢“鹤唳无声”同学的111点打赏,昨天忘记了,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