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学习使我富裕 » 第078章 论拉近关系(pai ma pi)的艺术

第078章 论拉近关系(pai ma pi)的艺术

    苏航第二天就去到了工地。

    项目经理热情地招待了苏航,只是那热情的笑容在苏航看来,多少显得有些敷衍,难道是自己没拿出钱总名片的缘故?

    项目经理把苏航托付给了一个安全员负责,就匆匆走了。

    那个安全员汉子说话带着很重的口音,苏航也听不出是哪里人,只让苏航叫他小王,可是这年龄,苏航觉得还是叫王叔合适点。

    王叔个子很矮,皮肤也是偏黑,憨厚却又有些木然的脸上露出一丝不自然的笑容,引着苏航参观工地。

    工地上东西并不多,这里只是一处站点而已,而且还没正式开工,很多东西并没有运来,但是已经显得有些杂乱。

    苏航看了看就有些晕头转向,几乎要逛迷糊了,忘了自己还是个路痴。

    草率了。

    但是又不好意思一直占用着王叔的工作时间,于是让他先去忙,自己带着安全帽,在安全区里四处看看。

    之前只是看论文,纸上谈兵和真刀真枪终究是不同的,到了工地,他感觉自己有点肤浅,智能管理,要从哪里开始做起。

    说话不清晰的工人能语音操控吗?

    字都认不全,只有小学学历的人能够操纵智能设备吗?

    多干几次应该可以,但是中间的成本可不是简单的几人工资的总合,而是几个项目浪费的资金总合,甚至还有因此耽误的时间,导致其它项目接不下来的时间成本。

    这样会有市场吗?

    苏航犹豫了,那他做这个的意义何在,多发几篇论文吗?

    搞出来给办公室里的几个人刷科技创新的业绩吗?

    不多说,不多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假如不能实时监测数据,把工作分散给数个安全监理或者施工人员,那对这一批人员的素质要求还是会比较高。

    这样的话,得继续简化操作。

    最好是傻瓜式的,就像地图一样,要看哪里点哪里,要看什么数据点一个按钮就可以了。

    而且还得要能替换算法,最好是可以有多个模式可以选择。

    不过,不同的模式对数据采集又会有不同的需要。

    那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又得要有不同的安排。

    苏航掏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找了个看起来安全点的仓库,蹲在地上开始写写画画。

    这样可以有两个方案。

    第一个方案,每一次项目单独要有人进行数据采集的分析,确定合适的参数。

    这样的话,对项目负责人的要求就会比较高,而且不确定他们能不能get到点,万一不会用自己的算法,导致发生事故,那就臭了自己的名声,自己也会内疚一辈子的。

    但如果要是每次都得自己来,那估计没人会用这个方法。

    即使可以通过培训,那和其它产品有什么区别?

    而且,这样一点都不智能,不满足最开始做这个的“初心”。

    所以得换一个方法。

    第二条路,把之前写好的那个关键参数分析算法也集成进去,他们每次都自己找参数就好了。

    也可以每次都把所有参数、数据采集,然后让算法对不同的数据进行赋权,就可以实现自己找合适的参数作为主要控制点。

    这样的话,要怎么实现?

    苏航拍了拍边上台阶的灰,稍稍干净了点,不过还是很多泥巴,苏航也没在意,干脆就坐了下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正想着,电话响了。

    苏航接听电话。

    是那个学姐到了。

    苏航站起来环视一下周围,虽然记不太清楚施工现场的布置,但是苏航还是认得自己坐的地方是堆放材料的,一堆钢筋。

    稍微描述一下自己的位置,苏航就看到一个人朝自己跑来了。

    工地上的年轻妹子,那可真是稀罕。

    工地上都是大老爷们儿,女的都上了年纪,当得一声大妈。

    所以,一位年轻靓丽的女生还是非常显眼的。

    来人显然有来工地的经验。

    穿着长裤平底鞋,上身短袖还加了一件工作衬衣,带来一个红头盔,苏航摸了摸自己的红头盔,想起一句顺口溜。

    蓝帽儿干,黄帽儿看,红帽儿说了算。

    忘了是在哪个老师的课上听到的。

    说的就是不同颜色代表的身份不同,要做的事情也不同,拿的工资自然也不同。

    这其中自然也有一些干的多、却拿得少的争议,不过没有人能随随便便坐上高位。

    苏航没有继续深想,这里头的事情一句两句说不清,要说开来又是一篇百万字大作,苏航不是卡尔·海因里希·…。

    那个学姐已经走前来了,苏航连忙友好地介绍了一下自己,然后互相请教了一下。

    这个学姐名叫李琪,也是赵汉英老师的学生,已经要研三了。

    这次来是为了准备研究生毕业论文,具体的她没多说,大概就是研究一个项目从立项到施工、到最后竣工接算的信息流失问题。

    苏航稍稍想了想,这是个好问题啊。

    一个项目从概念图到最后的竣工成品之间的差距,大概就跟某个快餐广告上的鸡翅和实际的鸡翅之间的差距那么大。

    都有一句话,图片仅供参考,一切以实物为准,公司保留最终解释权。

    这里头到底有多少流失的信息,每一层级流失了多少,那一段流失的最快,很有搞头啊。

    苏航想了想,开口道。

    “这样要怎么去评价信息量呢?”

    “而且在决策阶段一直到设计阶段都会有一些冗余信息,又要怎么去判别呢?”

    “还有,假如数据量过少的话,怎么样才能有一般参考价值?”

    苏航就事论事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李琪一开始还比较警惕,毕竟事关毕业,要是被对面这个小学弟拿去抢先发表了,那可没处哭去,虽然说这个小学弟长得还不错,但是,人不可貌相。

    但是听着听着,李琪突然感觉自己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对方确实是在思考自己的选题关键点。

    于是也就放开了一点。

    稍稍点了一点自己的想法和处理方式,看着苏航学弟那若有所思、若有所得、到恍然大悟的表情,李琪内心成就感爆棚。

    苏航趁势分享了一下自己目前遇到的困难,安放数据采集点的问题。

    也别怪苏航,第一次上工地,实在是有一点手足无措。

    还好赵汉英老师安排了一个学姐带带自己,虽然赵老师肯定另外交代了学姐要帮帮自己,不过自己肯定也不能“恃宠而骄”。

    虽然自己也不是怎么很“受宠”,不过还是得有点基本礼貌,把学长学姐捧开心了,啥自行车没有啊。

    而夸赞对方用心做的事情,先表示好奇,然后提出疑问,最后恍然大悟(即使啥也没听懂,也要做出一副听懂了的样子,啧,论拍马屁的艺术),就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

    就比如和青色的岩说,“你这书有点地方有问题啊,这里这里,我觉得……”,然后再来一句,“噢~原来如此,高实在是高,不说了懂的都懂。”

    这一捧哏,关系不就近了吗,社会不就和睦了吗,天下大同,指日可待啊。

    果然,李琪一拍胸脯。

    “小事儿,走,找经理去。”

    “不过学弟,以后不要这么冒失地打听别人的论文内容,很犯忌讳的,得亏是我。”

    “嗯嗯,学姐,我知道了,幸亏是你。”

    “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