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学习使我富裕 » 第079章 太极&变脸

第079章 太极&变脸

    一开始项目经理很是不情愿。

    要铺设传感器、架设一些线路,还要很多很多内部数据。

    虽然之前是说过配合相关数据采集及研究,不过,项目经理还是不太情愿,那一手太极打得,让公园老大爷直呼内行。

    这让信誓旦旦的李琪有些挂不住面子。

    刚刚胸脯拍得有多爽快,现在脸打得就有多响亮。

    央求之下,项目经理依旧是悠悠然地坐到椅子上,给自己倒了一杯茶。

    仿佛外面不是隆隆作响的工地,眼前也没有两个人正在请求协助。

    那一瞬间,颇有一种的悠然自得的意境。

    仿佛上古遗风重现,陶渊明在世。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宁静、淡泊。

    如果不是那食指和大拇指不断磨搓着,苏航还真就信了。

    不过这“和谐”的画面很快就被打破了。

    因为苏航掏出手机,拨通了钱总的微信电话。

    在听到总经理那熟悉的声音,以及数次确认之后。

    一切困难都烟消云散了。

    啥宁静、啥淡泊,都烟消云散,项目经理仿佛瞬间有了工作的动力。

    安置传感器,没问题哪能让您出钱呐,我们有,专业人员在线铺设。

    要数据是吗?可以呀,没问题,只要您不外传,好说好说。

    别叫我经理,叫我小张就行。

    变脸之快,更甚川剧。

    这还真是厉害了,学不来,学不来。

    不过,苏航感觉自己有点亏,因为一件小事,又欠了个人情,早知道就掏点钱打发这个“小张经理”了。

    也罢,论文完成问问钱有道学长,把他的名字加上吧,还有成品也优先给他用。

    边上地李琪学姐却是惊讶地张开了小嘴巴。

    学弟,好厉害…

    离开工地上地办公室后,李琪不禁开口问道。

    “苏航学弟,你这是谁的电话啊,这么灵。”

    苏航愣了愣。

    李琪学姐不认识钱有道总经理吗?

    不都是赵汉英老师的学生吗?

    李琪学姐可是跟了赵老师至少两年了。

    难道说,自己是个例外,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会介绍给钱总?

    自己真的有那么“受宠”吗?

    可是为啥?

    没道理啊。

    自己有什么地方很出色吗?

    苏航可没觉得。

    自己又不是一个神童。

    像什么:

    1岁徒步暴走;

    2岁攀登南京紫金山;

    3岁雪地里裸跑;

    4岁参加国际帆船比赛;

    5岁开飞机绕北京野生动物园一圈;

    6岁写自传;

    7岁三次穿越罗布泊;

    8岁考入南京大学;

    9岁机器人大赛冠军;

    10岁通过二十门自考课程;

    11岁南京大学毕业;

    12岁准备同时读硕士和博士。

    这样“豪华”的“传奇”经历苏航可没有。

    毕竟他还只是一个最高学历高中,本科尚未毕业,还有挂科记录的咸鱼大学生。

    他不像*跑弟一样有那么多说不完的故事,真要形容苏航的过去,那也许只有一个“帅”字概括了。

    苏航没有把这个话直接说出来,以免师生之间产生嫌隙。

    把这件事默默地记在心里就好了。

    毕竟这又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苏航甚至觉得自己这是走了后门,颇有些不好意思。

    “那个啊,我认识他们公司的一个高层,就打个电话问问情况咯。”

    李琪“噢”了一声,没有追问,这个毕竟算是私事,她也不是苏航的什么人,总不可能追问到底,这样太不礼貌了。

    ……

    不得不说,虽然很多时候办事效率都会被吐槽,但是有些时候,办事效率是真的高。

    比如现在,苏航安排完布点后,就可以舒舒服服地坐在工地的办公室里用电脑操作了。

    至于中间下隧道、铺线路什么的,苏航惜命,不敢下地下隧道。

    这是赵老师教的,工地上不要随便进坑洞、隧道等,要去也要和领导一起去,这里的领导是指高于项目经理的领导,最好是那种说出来会被屏蔽的领导,这样一起下去,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九九九死不了,还有百分之零点零零零零一的概率,那就怪不得别人了,天要你亡。不过放心,你的死不会默默无闻,不会被轻松挤下热搜,也不会要不到赔偿。

    所以苏航老老实实地呆在办公室,继续着他的论文大业。

    一边在电脑上敲,一边在纸上写。

    上次提交给赵汉英老师的文章已经成为最基础的模型了,早已被苏航改动的面目全非。

    越写越是复杂,苏航感觉自己要做的工程是不是有点大。

    他打算让这个程序形成一个组合作用的系统,可以分为公司总部的母程序和具体到每一个项目部的子程序。

    而子程序又可以分为常驻项目办公室的主程序以及每一个工人随身携带的副程序。

    工人身上的程序用以随时采集信息数据以及提示一些危险区域,这个程序的操作比较简单,不需要多高的专业技能要求,只要会上传数据、会拍照、能听懂指示就行。

    而办公室的主程序就相对复杂一些,需要可以选定关键技术参数、智能预测墙体位移、掘进过程变形预测、……等等。相应的操作者的专业技能要求也要更高。

    公司的母程序则主要是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改进算法、集成计算、反馈计算结果等等,毕竟施工现场的电脑配置不高,需要通过网络把结果反馈回去,而且工地上的东西,不好说,放着不保险。

    这样很有搞头啊。

    都快变成软件工程行业了,这就是学科交叉吗?

    苏航感觉浑身充满了干劲。

    这才是一个大项目,能做出来的,能用得上的。

    毕竟,苏航始终没有忘记一个出发点。

    那就是让一线工人可以有一个简单的操作平台以及可以及时规避风险。

    不过这样还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比如地下信号问题、信息采集的噪声等等。

    不过,首先,苏航先要把一个大概的雏形给弄出来,这样才能先试试水、看看效果如何。

    至于算法,数据正在采集中,苏航可以回去再处理。

    ……

    一连几天,苏航都泡在工地上。

    这天,苏航又双眼无神地望着工地,工人像蚂蚁一样,在“洞穴”边上进进出出,大大小小的机器轰隆隆作响。

    李琪又来了,这次带着口罩。

    “学弟,看啥呢?”

    苏航自然不可能说他在领奖。

    这周的特殊奖励,是一个让苏航有点猝不及防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