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其他小说 » 学习使我富裕 » 第080章 黑科技获取计划

第080章 黑科技获取计划

    这是一套数据库。

    一套超级大的数据库。

    一套包含了超多种类土体在多种开挖情况下的数据库。

    苏航感觉自己要失去梦想了。

    他自己这几天在做什么呀。

    还采集什么数据呀。

    这周他就去研究点石成金好了,或者去研究魔法,要是不行的话,他就去研究变形金刚、三体,然后看系统会不会给他一个歼星舰。

    就是不知道歼星舰领取了要停放到哪里。

    难道要去买个车库?

    要多大的呢?

    不过再大的车库应该也放不下。

    对了,开歼星舰要驾照吗?

    现在考来得及吗?

    我的年龄开歼星舰会不会太小了。

    想远了,现在要做的是整理要研究的影片和科幻小说。

    呸,不是。

    现在是要开始优化算法,然后实现一种高层次的信息化施工变形预测与控制方法。

    无聊的一天就在这里就要结束了。

    苏航站起身,突然想起刚刚是不是有人在和自己说话。

    转过头,看到一张微微生气的脸。

    “李琪学姐,抱歉啊,刚刚走神了,我突然想到一个算法优化了,灵感来了,我先回去了,拜拜。”

    说完,苏航摆了摆手,小跑着离开了工地。

    系统真神奇,连数据库都能给,说不定歼星舰获取方案真的可行,要不先来点实际的,不要太多,来套机甲如何。

    不要在意一套机甲的战争意义,重点是什么,重点是帅啊。

    下次试试,先回去把整套算法搞好再说。

    苏航把数据库转到电脑上之后菜开始仔细打量。

    这套数据主要是地下工程的,选取了相关的施工技术参数,并记录了每次的变形值。

    真不知道这套数据是怎么得出来的,观其开挖水平,与目前的水平类似,居然丝毫不像是之前那个插件一样达到了一种远超目前科技水平的层级。

    也许是投入的积分不够?

    苏航试了试,这个数据库不能投积分。

    这样来看,这套数据库作为一个每周奖励有点小亏啊。

    毕竟这些数据只要肯花时间,还是可以收集到的。

    但是类似于小C这样的“黑科技”,那是花钱、花时间都不能在相同时间内保证能做到的。

    不过苏航确定了一件事,每周的事务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那一周的奖励,而到底是什么取决定性因素。

    在于苏航投入的时间?

    这周,苏航虽然花了近三天的时间在算法上,但是这三天苏航还整理了一篇小型论文出来,总结了“前辈们”在人工智能与土木工程上的交叉运用。

    更重要的是,算法主体是由小C完成的,苏航更多的是整理与集合。

    所以总的来说,苏航花了更多的时间在采集数据上面,所以,系统给苏航来了一套数据。

    那到底是花了很多时间,系统觉得苏航需要,所以来了,还是系统直接“察觉”苏航需要大量的数据,所以给了一套数据,这一点,苏航依旧存疑。

    于是,他决定做一个试验。

    这周七天,每天花超过一半的工作时间研究机甲的可行性,另外的时间继续机器学习、测试程序以及完成一定量的数学练习。

    在笔记本上调整一下规划,苏航重新投入到数据处理中。

    他需要根据这些参数在变形值超过一定阈值后的调整情况,计算出它们对施工编写的影响程度,,以及在后续的调整中的变化情况。

    整理完数据后,苏航就需要对整个数据进行选取测试样本,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进行“学习”、“训练”、“测试”、“演练”。

    然后另一边需要把一个小型系统模板搞出来,起码要能进行简单的操作和图表生成。

    苏航突然想把这一步丢给马志松去弄,想了想,还是算了吧,他们公司正在飞速发展,忙着呢,哪有这么多资源私用。

    算了,剩下的东西也不多,自己慢慢弄吧。

    ……

    另一边,马志松的情况,一言难尽。

    研究院抽调了一批骨干,让原本就捉襟见肘的公司更加雪上加霜。

    虽然目前需要进行开发的方向并不多,但是不进步就等于淘汰啊。

    马志松格外注重自家的专利以及核心竞争力。

    在他看来,短暂的盈利亏损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长远考量的核心竞争力。

    比如核心算法等,还有就是一批高尖技术人才。

    而且这个研究院的保密等级有点高,至少派出去的人短时间内是不能回来了。

    好在主要的算法已经完成,目前依然处于业界领先地位。

    而且老员工带出来的新人也慢慢成长起来了,春招、社招又招了一拨人,各个岗位都有,人才断层不需要太担心。

    至于那批送出去的人,几番沟通,祝庆田表示会在初步完成算筹开发后分批次返回,同时研究院也处于蚂蚁公司和科学院两者的名下,可以承担蚂蚁公司的一些开发项目。

    也就是说,如果蚂蚁公司需要,或者研究院有什么副产品可以用上,蚂蚁公司是可以直接拿来用的。

    而且若是蚂蚁公司不同意,那研究院的专利也不能交给其它公司使用。

    这也是为了让蚂蚁公司心甘情愿地交人,毕竟一线开发者的经验也是非常宝贵的,没必要再去走弯路。

    这就意味着,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蚂蚁公司的技术都将处于全国顶尖,甚至是世界领先。

    这就很舒服了。

    马志松也重新开始担起一点技术开发的担子来了。

    因为黄坤表示他将参与到公司管理中来,不过仅限于辅助,没有实权、没有职位,只是一个出于投资人、接班人的角度参与学习管理,目的还是在未来某一天接手公司。

    马志松也乐得如此。

    一般的经理这个时候就应该会感到惶恐,因为一般这种情况都是要被开除、打包走人的前兆。

    对一个公司的最高掌权人而言,几乎没有降职一说,就像是皇帝被篡位之后不会有留下来当大臣一样的道理,不杀了,留着造反呐。

    但是马志松不担心,手里有股份,心底不慌,虽然没有上市,不过依旧有一定的话语权。

    他甚至有点小开心,他宁愿不要这职位,他只想当一个老老实实的、本本分分的、简简单单的开发工作者。

    每天和各种人打交道,心太累,开发人员多简单,尤其是有点小背景的开发人员,不用怕上司甩脸色,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行了,不用管自己会不会对公司未来布局造成影响,不用担心步子迈太大导致资金链断裂,不用当心……

    想到这里,马志松愈发轻松,就连脚步都轻快了许多,哼着歌,看着在了解公司事务的黄坤,啧,好一张苦瓜脸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