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宋末不偏安 » 第七十八章 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

第七十八章 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

    州桥夜市之美景固然令他着迷,李清照与周女侠笑靥如花的俏脸也足够令他沉醉,李清照见赵明诚瞅他,还害羞的别过脸去,让赵明诚陡然生出无穷的保护欲。

    不知是刚才在清风楼饮酒带来的后劲,还是画的淡淡腮红,又或者两者均有,此时的李清照醉脸匀红,颇有点酒不醉人人自醉的感觉。

    都说红颜易逝,赵明诚也知道,这些美好的人与事物并不能长久。他不由想到了这座桥的后来,更想到了这座城未来的悲惨遭遇,乃至李清照南渡后的痛苦时光。

    一旦大宋陷入疲敝之际,北方从没牙的契丹豺狼改朝换代成更具压迫感的女真老虎,必将重挑边事,那么这些赵明诚所珍视的美好事物到时终将远去。

    赵明诚甚至不敢想象有朝一日,汴京城破,金朝官员拿着赔款账单,而宋徽宗用上万宫廷与城内百姓妇女作为赔款的抵押物全卖于北朝为奴,只为求一个苟且偷生的机会。

    而这些为北宋亡国买单的妇女们,又何其无辜,在金军的营寨中,她们面临的必将是毫无人道的强暴与蹂躏。

    甚至在北宋实际灭亡后,金兵回撤北方,这些女性也一并伴随着北迁,途中又要历经怎样的磨难与死亡威胁。

    即使是侥幸到达金朝的都城,她们多半也是贵族的玩物,玩厌了就丢到洗衣院或赏赐给下面的将领对她们极尽羞辱,至于被卖至民间为奴为娼更是不忍想象其凄惨未来。

    而七十年后,也是在这座桥上,南宋诗人范成大奉旨出使金朝,途中路过了这座已经沦陷四十载左右的北宋故都,汴京百姓就如同见到阔别已久的家人一样,悲喜交加,无不夹道欢送范成大,期望王师尽快收复故土。

    范成大被此幕深深所打动,作《州桥》诗一首:

    南望朱雀门,北望宣德楼,皆旧御路也。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可谓字字血泪,饱含丧国失地之痛苦,此诗后来也传遍大江南北,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南宋主战派。

    这一切如梦一般看似遥远而又难以捉摸,因为起码还有二十来年金人的铁蹄才会踏上这片土地,他赵明诚又何苦庸人自扰呢?娶了李清照好好过日子不就行了吗。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要知道还有七个多月赵煦就要驾崩,而大艺术家就要带着他的最强天团莅临这个风雨飘摇的大宋,又有谁能保证他的荒唐皇帝岁月里不生出什么幺蛾子,提前将大宋送入坟墓呢?

    这位艺术家可是有“青楼天子”的美誉,出了名的不爱江山爱美人,尤其爱艺术的奇葩皇帝,再加上他的北宋六贼时代天团,简直让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以前赵明诚一直把自己当外乡人,仿佛金兵南下还很遥远,老是麻醉自己不要轻易改变历史。

    这一切不过是他不愿面对现实,害怕一个未知的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罢了。老是将自己包裹在一种对未来全知全能的安全感中,根本没有勇气去正视这段惨痛的历史,更不敢冒险尝试不一样的未来。

    而今赵明诚已经融入了这个时代,这里不仅有关心他的家人与朋友,还有汴京这么多活生生存在的百姓,以及举世唯一的李清照,赵明诚无法坐视这些他所珍视的人与物被时代洪流给碾成齑粉。

    艺术家可有不少是疯子,一旦赵佶脑子一抽,这种将来很可能立马变成现实,他赵明诚不敢赌,也不能赌!

    原本赵明诚的打算是先和端王赵佶混个脸熟,自己努力挤进官场,将来不断往上爬,地位高了以后再慢慢影响赵佶促使其往好的方面改变,再在内政上除弊革新,军事上练兵发展科技以图天下。

    作为历史上有名的昏君,赵明诚为什么还奢望将赵佶转变为合格的帝王。

    因为赵明诚看宋史的时候,发现这厮上台的前两年,也就是元符三年与建中靖国元年这段时间,赵佶竟然有一丝仁君之象,其广开言路,励精图治,朝野上下为之一新。

    直到赵佶任命蔡京以后才声色犬马、纵情酒色、沉迷书画艺术,前面发生的一切又好像只是赵佶为了稳固皇位所作的一场收买人心的表演秀。

    赵明诚想起章淳对赵佶的一句评语,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现在看来,章淳果然是眼光毒辣无比,一句话就说明了这个帝王的一生。

    为此,赵明诚改变了他的计划,他决定先让赵佶在明年哲宗驾崩的时候无法顺利继位。

    对此,他有三个方案。

    方案一:哲宗赵煦不死。赵煦的病说法很多,有说是纵欲过度,有说是少年时期因为高太后不许御医为他治病导致有很多病根长期潜伏,还有说是什么梅毒、肺痨之类的。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这个方案以赵明诚目前的情况来说,都应该是最难成功的。

    方案二:哲宗赵煦的子嗣不死。今年八月初八赵煦的唯一一个儿子赵茂出生,可惜天不与时,出生不过三个月就夭折了,要是能救下赵茂的话,按继承制就是他继位了,一定轮不到端王赵佶。

    可是这也有两个问题,主幼臣疑就不说了。肯定是会有太后垂怜听政,这就可能会有更疯狂的人事变动,甚至新法又来一个轮回被废止。

    至于救活这个孩子,如果能寻到儿科鼻祖钱乙,想来不会有太大问题,可行性中等。

    方案三:哲宗赵煦的继承人不能是端王赵佶。

    这个方案可操作性最强,比如让端王赵佶被消灭,这种消灭可以是物理上的,也可以是精神上的,狠一点让他不能人道,也就没有被选为帝王的可能。

    或者控制或影响朝廷要员,一致推举非赵佶的人选,但这个需要赵明诚地位爬的足够高。

    甚至可以通过影响向太后,促使其主动不选赵佶,也能化解这场危机。

    ps:宋金靖康二年的赔款也就是犒军金为一百万锭、银五百万锭,要求宋朝十日内筹齐。怕大宋凑不够,金人在附加条件中增加了赔款不够的解决方案,允许用女人抵价,并按照地位层级为这些妇女明码标价,详细如下。

    “如不敷数,以帝姬、王妃一人准金一千锭,宗姬一人准金五百锭,族姬一人准金二百锭,宗妇一人准银五百锭,族妇一人准银二百锭,贵戚女一人准银一百锭,任听帅府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