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毒计频出,朝臣高呼圣明 » 第十九章 始末原由

第十九章 始末原由

    农家小院中,朱慈烺和耿郅饮过几碗水,朱慈烺恭敬地问道:“老丈,眼瞅着到饭点了,可否让我二人在此吃口便饭。”说罢耿郅递上银钱。

    老丈推辞道:“用不了这么多,快拿回去些。”一番推让后,老丈收下银钱去厨房忙活。

    朱慈烺百无聊赖的逗弄起一只公鸡:“本少主教你蹴鞠,好不好?”耿郅早习惯少主偶尔显露出没溜儿的模样。

    在与公鸡几番交流无果后,朱慈烺喊道:“老丈,能加个菜么?”老丈见是只公鸡,随即同意,秃噜小鸡子去。

    耿郅见那青年回来就擦拭一杆丈三长枪,上前问道:“我看你对这把长枪心疼得紧,会耍么?”青年不答话。

    耿郅道:“听说城内正在招募壮士,我见你虎背熊腰,应是有把子力气,何不去参军博个前程?”

    青年闻言眼神不善瞥了他一眼,别过头去,不理睬他,继续拂拭着长枪,耿郅也不自找没趣。

    大快朵颐后,二人拜别,返回城中。

    近来,朱慈烺无心工作,持续性摸鱼,次日又与耿郅在街上闲逛。

    前方十余步外一伙人围着叫好,二人挤到前面,原来是卖艺的。

    只见场中那人,挥动长枪,如灵蛇出洞,出枪角度诡异莫测。又似重峦叠嶂,将周身防的密不透风,引得众人一片喝彩。

    朱慈烺看向耿郅,发现耿郅也在看着他,这人不就是昨日那青年么?

    长枪舞过一阵,一位十四五岁小姑娘英姿飒爽,脆生生的高声道:“老少爷儿们,来到贵宝地,讨口饭吃,没钱的捧个人场,有钱的捧个钱场,小妹在这里先谢过。”说罢,也抄起杆长枪,与那青年对打起来。

    朱慈烺赞道:“比起那青年,小姑娘一招一式虽有花架子之嫌,好在经过巧妙设计,恰到好处,着实令人眼花缭乱。”

    而后,小姑娘托着个盘子,讨了一圈赏钱,走到朱慈烺面前时,他豪爽的将个十两银锭放在盘中。

    小姑娘吓了一跳,睁大眼睛注视着朱慈烺。

    普通人家平日里多使用铜钱,碎银子都很少用到。

    收不收?这位公子出手如此阔绰,可是有什么别的心思?小姑娘一时拿不定主意,立在原地。

    朱慈烺温声道:“自从昨日见那壮士便有一疑问,还望解答一二。”

    青年见小姑娘身旁二人面熟,上前道:“又是你们,可有什么事?”

    朱慈烺笑道:“我有一事疑惑不解,还望赏光一叙……”

    此时,一帮头戴皂吏帽,穿窄袖衫的衙役上前驱散众人,为首那人走到青年面前道:“懂不懂规矩?还愣着干嘛?”

    小姑娘柳眉倒竖,不忿道:“上午才在西城给过,怎地又来索要?”

    那皂吏道:“西城又不归我管,你交得是西城的钱,此地属南城,莫要纠缠,快交钱!”

    青年指向那皂吏身后一人道:“西城就是他收的,甭管你们是哪个衙门的,也不能一日之内收两次钱。”

    那皂吏道:“我这兄弟路过不行啊,废话少说。”

    皂吏们已失去耐心,作势便要去抢夺小姑娘手里的盘子。

    朱慈烺眼神示意,耿郅心领神会,搂过为首那皂吏肩膀,转身露出令牌。

    那皂吏字认不全,可却识得那把雁翎刀,再看向朱慈烺与耿郅衣着,眼睛嘀哩咕噜乱转思索着。

    不知这皂吏师从何人,学得川剧变脸的技法,赔笑道:“都是误会。”眨眼功夫带着不明就里的皂吏们灰溜溜跑得不知所踪。

    茶铺内角落处,小姑娘欣喜的数着盘子中的铜钱。青年问道:“你们是什么人?”

    朱慈烺笑呵呵地说道:“这不重要,我有个疑问想请这位小姑娘解答,还请壮士移步。”

    青年并未起身。朱慈烺正色道:“我等并无恶意。”

    小姑娘放下盘子,对青年道:“没事,你去吧。”青年起身到门口那桌守着。

    “什么事,问吧。”小姑娘说话时摆弄着手中的一枚铜钱。

    朱慈烺问道:“不知这位壮士可有难言之隐?”

    耿郅适时补充道:“昨日我见这壮士身材魁梧,一直擦拭一杆长枪,就问他会不会使,他也不回;跟他说城中募兵的事,他也不理。”

    小姑娘闻言,压低声音:“你说窦哥哥啊,我是看在二位帮忙的恩情,才肯告诉你们。”

    小姑娘稍作停顿,说道:“其实他还有个哥,前几年投军到一个叫什么,哦,叫卢什么的大官手下。

    后来那个卢姓大官力战鞑子不敌,他哥也跟着战死在顺德府巨鹿。

    那卢姓大官殉国后都迟迟得不到承认,谁会管阵亡兵士。等鞑子兵退了,窦哥哥得悉他哥的死讯,偷偷去寻他哥的尸骨。

    尸骨也没寻到,他回来时手指上满是伤口与血渍,瞧着让人心疼。

    到头来,抚恤银钱没有,邻里听说这事还背后嚼舌根,说谁让他哥去当臭丘八,活该。

    他哥为国战死,却连好名声也没落下……”

    朱慈烺得知了大概,一股悲戚之情由心而生,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可朝廷又如何对待他们的。

    “还不知窦壮士姓名。”

    小姑娘眸子一瞬闪过些许神采,声音柔和几分,道:“他叫窦文抗。”

    朱慈烺起身走到窦文抗身前,嘀嘀咕咕与他说着甚么。小姑娘摆弄着手里那枚铜钱。耿郅则仍沉浸在小姑娘方才所说的故事中。

    翌日,窦文抗见家中来了不速之客,心道,该来的还是来了。

    来人是小姑娘的父亲柴老汉,为的是退婚之事。

    原来当地有一年近七旬的老员外,人老心不老妄想延续香火,媒婆寻到柴老汉说媒。

    可柴姑娘和窦文抗已有婚约,准确说是娃娃亲,柴姑娘爷爷那辈口头定下来的。

    柴老汉一想,那窦家迟迟拿不出符合他预期的彩礼,老员外又送上门来,便心思活泛,应承媒婆。

    那日,小姑娘偷听到对话,哭了个肿眼泡。

    几天后,窦文抗与柴姑娘见面,看她面容憔悴,不停地追问,柴姑娘没办法和盘托出。

    这对鸳鸯尚且清醒,并未去央求柴老汉,而是想办法看能否凑些彩礼钱,才出来卖艺。

    可那老员外自知黄土埋到脖子,许诺的彩礼钱,又岂是这对鸳鸯所能凑齐的。

    “我不同意!世间没这个道理。”

    窦老丈青筋暴起,一巴掌将桌子拍得重重作响,碗里茶水溅了少许,看得出年轻时并非任人揉捏的软弱之人。

    柴老汉道:“你们家拿不出老员外家那么多彩礼,我们双方又没白纸黑字的签契约,怎就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