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武侠仙侠 » 西游之两界山 » 第四章 和尚西行(一)

第四章 和尚西行(一)

    PS:两界山原名——五行山后来唐高宗改名为两界山。西游中曾经这样描述两界山:“有一座大山,真个是高接青霄,崔巍险峻。”

    原文中,镇山太保刘伯钦这样提过:“太保道:“这山旧名五行山,因我大唐王征西定国,改名两界山。先年间曾闻得老人家说:‘王莽篡汉之时,天降此山,下压着一个神猴,不怕寒暑,不吃饮食,自有土神监押,教他饥餐铁丸,渴饮铜汁。自昔到今,冻饿不死。’。”

    ******

    正文:

    “怠,你是哪里来的行者?”刘父(刘伯钦的父亲)

    “贫僧自东来,法号真言。”

    “贫僧?你是个和尚?”刘父问到,在他的记忆中似乎数十年前也有一位行者和尚,不过那个和尚是个秃头。那还是他小时候。他的父亲带那个和尚回家,好吃好喝的招待了一番,但是眼前的和尚确实有寸长的头发。

    “施主可曾听闻我佛?”大和尚面色风尘,手中有婴儿手臂粗细的棍子,背后背着行者的行囊。

    “不曾听过,不过是数十年前,家父尚在的时候,自小见过。我父曾言那和尚乃是真正的高僧。”刘父说道,似乎在自己的印象中,每隔数十年就会有一位年轻的行者,自东西行。

    “施主真是于佛有缘。”真言法师行礼说道,然后继续盯着刘父,说道:“施主可施舍贫僧一顿饭食”

    “法师张口就是饭食,不知以何为报?”刘父问道,似乎在心里对这张口就来讨食的和尚有些不悦。

    “贫僧在这双叉岭曾碰见一头熊瞎子,这就为施主猎来,施主就以此为食,施舍贫僧些许就可以。”这真言和尚说动就动,手把身后的行囊取下来,朝着刘父扔过去,然后给刘父行一礼。

    刘父看着真言离开,只见那和尚脚下生风,几个闪身就消失在林间。刘父顿时有些摸不着头脑,这和尚这么厉害,何不自己打来猎物食用?

    “阿弥陀佛,今日猎杀你,来世还你因果。”真言和尚说完,随着起跳,手中的齐眉棍直接劈头而下。

    “吼!”

    熊瞎子顿时大怒,熊掌朝着真言和尚拍了过去,真言和尚手中的棍迅速格挡,然后借力退出熊瞎子的攻击范围。凌空一个转身,手中的长棍脱手而出,从熊瞎子的左眼穿进去,自后脑而出。

    “嘭!”熊瞎子的尸体重重的倒在地上,砸出声响。真言和尚诵出一声法号:“阿弥陀佛。”随后手持棍,肩扛熊。朝着刘父哪里走去。

    ……

    “真言法师真乃神僧,这般神力当真堪比在世项王。”

    “阿弥陀佛,贫僧只求能到西天求取真经。”真言坐在桌子旁边,文雅的吃着熊掌。

    “请问法师,什么是真经?”刘父看着真言和尚问道,就在旁边伺候的刘伯钦早就馋的口水直流。

    “贫僧不知,贫僧以为,佛经渡己,然后渡人,然贫僧修行的佛经都是今生苦,来世乐。贫僧曾在佛经中看到佛说,苦非苦,乐非乐,只是一时的执念而已。执于一念,将受困于一念;一念放下,会自在于心间。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

    “佛经当真乃是真言。听法师一番话,真是胜读十年书。”刘父听着真言和尚的话,似乎是心有所感,毕竟他也曾读过几年求,真言和尚的这番话,当真是经典!

    “不,贫僧以为今生是今生,来生是来生,教人行善积德,何苦来哉妄谈来世,施主以为来世的你,还是来世的你吗?”真言和尚说到佛经,似乎满眼都是光芒,就好像是数千年前,西方极乐世界金蝉子和如来佛祖辩论佛法的样子。

    “苦非苦乐非乐,贫僧也不知道对错,贫僧曾走过很多的地方。看见天下百姓以吃饱为乐,看见才子以中举为乐,众生百态,皆有乐,有苦。就以贫僧而言,初得佛法很是开心,这便是乐。人生常态当是有苦有乐,这才是众生的百态。灭其心性,当如杀人。因此贫僧以为这不是佛经,这是杀人经。”

    “这……”刘父不知道说什么,手中举起的酒杯就这样停在空中,反倒是旁边的真言和尚把手中的酒一饮而尽。

    “今日得见施主,真乃贫僧之幸。”真言和尚一连三杯。面色红润,然后继续开始谈论佛经。

    “佛说,信我佛者不入轮回,不得厄运。我更觉得像是一场交易,而且这场交易换来的是一个不确定的未来,所以我才想去求去真经。”真言和尚似乎口渴的不行,直接端起桌子上的酒坛子,一饮而尽。

    “法师,不要多饮酒。”刘父在一旁劝阻,真言和尚似乎不管不顾。

    突然旁边的刘伯钦正声道:“你这个和尚真是有意思,佛门戒律中说,和尚不得饮酒,你为何如此嗜酒如命?”

    “伯钦,不得胡言!”刘父有些生气,纵然别人有万般不好,也不能当着别人的面说出来。

    可是一旁的刘伯钦不管不顾,盯着真言和尚继续看,好似在等真言和尚给出一个答案。

    “小施主真是个妙人儿。我给小施主讲一个故事。”

    刘伯钦点了点头

    真言和尚开始讲了起来:“我在经书上看到,有人发问‘世尊,

    我见东方无量菩萨趣向西方,

    以何因缘,舍净妙国趣向秽土?

    “善男子,

    西方过此无量无边恒河沙等诸佛世界,

    彼有世界名曰娑婆,

    五滓具足,弊恶众生充满其土。

    释迦如来于中宣说三乘之法,

    为欲增长佛正法故,

    为不断绝三宝种故,

    为破魔界竖法幢故,

    为法久住不灭尽故。”

    “你懂了吗?”真言和尚讲完问刘伯钦。

    “不是很懂。”刘伯钦说道,但是眼里却不是一个小孩子能表现出来的目光。

    “西方有极乐世界,有真佛,但是真佛久居西方不渡世人,所以真佛也是有私欲的,更何况贫僧只是一个凡人,凡俗之人啊,贫僧心有万般疑惑,所以渡不了自己,也渡不了世人。”真言和尚似乎有很多的无奈和闹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