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读小说 » 女频频道 » 坤明 » 第二十五章:解围

第二十五章:解围

    天色刚刚袒露出一抹乳白色,阳光还没有真正垂洒大地,整个紫荆城都被一层寒霜笼罩。

    这时候,一些身体不好的人如果敢暴露在屋檐外,轻则喷嚏鼻涕,重则引起风寒。

    但是在室内,情况便会好上很多,尤其是在此时的金銮殿中。

    崇祯皇帝微眯着眼睛,如鹰眼锁着面前的人,一股怒气隐隐升起,冰寒刺骨的大殿都隐隐有些炎热焦躁了起来。

    好你个高裕,沽名钓誉都钓到朕的头上,真是反了你了!

    猪鼻子插葱,装什么蒜?

    朱由检心底很清楚这个御史的想法。但,终究因为睡眠质量问题,即使早朝前补了不少营养,也还是精神不足。

    再加上被有心算无心,一时之间也想不到什么好的办法来解决当下的局面。

    只得以内心的愤怒,来彰显天子的威严。

    ……

    面对温度上升些许的大殿,没有人感到一丝暖和,反而似寒气入体。

    殿内所有的大臣都屏息敛声,让自己看起来不引人注目一些——再年轻的少年天子也是皇权的掌握者,手握生杀大权,由不得他们不慎重对待!

    看到群臣这幅嘴脸,皇帝朱由检怕自己被气到,端起不远处的凉茶,挑开盖子便是“咻”的一口灌了下去。

    趁这个节骨眼,站在最前方的温体仁轻轻对着他的学生,同为内阁大臣的钱象坤使了个眼色。

    钱象坤瞄了一眼这位比自己小五岁的老师,知道温体仁想要自己做什么,可心中有些疑惑,高裕这类御史,素来没有什么把柄可纠,该如何下手呢?

    不待他继续疑惑,老师温体仁又用嘴型,默默说出了“寿宴”二字。

    毕竟是内阁大臣,钱象坤瞬间心领神会,立刻联想到不久前高裕老父亲的七十大寿,虽然高裕素来看重清名,看起来抓不到把柄。

    但是,如果扯上惯例呢?

    要知道,就朝廷发的那点工资怎么够日常开销,怎么能够承担的起一次寿宴?

    说的不好听,那顿寿宴,就靠你那点俸禄,就算一辈子不吃不喝,都攒不到。

    “咳咳。”想到这里,钱象坤便咳了两声,站了出来,拱手对着高裕做了个拱手,说道:“高大人,本官听闻,前日令尊寿宴,佳肴美酒无数,大人的孝心,日月可鉴,只是因为公事,没有前往,甚是可惜啊。”

    高裕看了一眼钱象坤,有些不解,但老油条还是非常敏感的,这时候站出来对他说不着边际的事,绝对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钱大人谬赞了,家父辛劳一生,这都是下官应该的。”高裕看了一眼不远处的崇祯正眯着眼盯着他,犹豫了一下,终没有起身,跪着回答钱象坤。

    “确实,高大人作为寒门士子,能荣登朝堂,和令尊的教诲想必有很大的关系,如此,摆出比宫廷宴会更盛大的排场,可把大人的孝心展现了淋漓尽致啊!”铺垫已经做好,钱象坤便直接放大招。

    他着重强调“寒门”两个字,再跟着一番话,一时间,在场所有的官员,都明白了钱象坤的意思:你高裕不是以为国为民自居吗?那以大明的俸禄制度,你哪来的钱办寿宴?

    哪里来的钱?笑话,能走到金銮殿的官员,哪个是不收贿的?不然以明朝那套俸禄制度,你不收受贿赂,就算给你尚书的俸禄待遇,都解决不了日常开销。

    (相信是个人都知道,明代官僚俸禄是相当低的,一个普通知县月俸只有老米7石5斗,按普通市价合银不到10两。)

    (即使官至最高级别的尚书(正二品),一月的俸禄也不过61石米。但一个官员的开支却很大,除了养家糊口之外,还要有大量的上下应酬,要雇用幕僚、跟班甚至轿夫,要在各种场合摆出应有的排场,更不要说奢侈挥霍以及在家乡置办田地房产了。)

    可以说,一个不贪污不受贿又没有大量家底资产的官僚,根本就活不下去!

    但这种事情,虽然人人皆知,但是放到台面上,事情就变味了。

    可以说钱象坤这一举措,一下子得罪了大量官员。

    等等……人人皆知?可这位万岁爷好像不知道诶?

    忽然有官员想到,但是等他想起,崇祯已经“碰”的把手中茶杯摔得粉碎了。

    “高裕,高大人,高爱卿啊,你不是自诩清廉为官,为我大明鞠躬尽瘁吗,那朕想问问爱卿,哪来的银子,能办的比长公主的百岁礼还要盛大?”崇祯一听到钱象坤的话,瞬间想到了许多事情:

    高裕是不是蒙人授意,才会在朝堂上发难?

    是不是收了谁的钱,做了谁的爪牙?

    是不是为了利用自己什么,才会如此?要知道之前自己去清理东林党,可是罢免了不少官员,这才过去不久,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情,是不是有什么联系?

    甚至这件事情有可能只是个契机,企图利用这件事情控制朝堂?

    ……

    一时间,多疑的崇祯想到了很多很多,但很快内心平静了下来,在他看来,这种小把戏在他的聪明绝顶之下,是非常愚蠢的行为,哪怕没有钱象坤站出来。

    “这……这,那个,回禀万岁爷,臣早年有过些许积蓄,所以才办得起这次寿宴。”高裕组织了一下语言就找到了一个借口。

    这次崇祯没有回答,他知道他的臣子一定会替他回答的。

    钱象坤微微一笑,接着说道:“高大人,这场寿宴想必要上千两银子吧!”钱象坤这句话说完,又“啧啧啧”的说道,“高大人的家底可真是厚实啊。”

    高裕脸色瞬间阴沉了下去,近乎可以滴出水来:真的太不讲武德了,本官也算清廉了吧,只收取惯例而已,也就这么小小的几千两银子。

    怎么敢拿出这种上不了台面的常识来攻击本官的。

    确实,明朝的官场收贿经过两百年的发展,大有制度化的趋势,一般来讲,一个官员不搜刮除了惯例意外的贿赂,就已经算得上清廉了。

    比如这个御史高裕,素来看重名声,已经算得上清廉了。

    他今日之所以站出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近日皇帝朱由检大力打压东林党,一时之间朝堂之上东林党成为了众矢之的,被各个派系攻击,他作为亲近东林党的御史,与其被当作别人的踏脚石,不如主动出击,搏一搏!

    今日他是做了充足的准备,这个场景脑海里演绎过无数遍,本应该万无一失,可万万没想到……意外还是来了。

    这个钱象坤,直接把问题牵扯到惯例上,无异于是把朝堂上各个派系给得罪尽了!

    要想在这个北京城立足,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而牵扯到大部分官员唯一的的财路——惯例,则是所有人的底线!

    正所谓:夺人财路如杀人父母。

    哪怕是在最激烈,最没有底线的党争之中,也不会把这件事情拿到台面上来……因为这件事情,最终绝对没有赢家!

    但今天,钱象坤却破了这个例,这是他万万没想到的。

    在骇然中高裕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声音:

    草率了!